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俄烏戰爭前5日為何陷入拉鋸?俄軍有政治考慮 也有戰術缺陷

博客文章

俄烏戰爭前5日為何陷入拉鋸?俄軍有政治考慮 也有戰術缺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俄烏戰爭前5日為何陷入拉鋸?俄軍有政治考慮 也有戰術缺陷

2022年03月01日 12:03 最後更新:12:06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內地南方周末分析了戰況。開戰之初俄軍首先以巡航導彈攻擊了烏軍的防空系統和指揮體系,然後在烏克蘭東、南、北三個方向全線出擊,同時空降兵、特種部隊奇襲基輔和機場,擺出「鐵錘砸核桃加斬首」的凌厲打法,企圖一戰定乾坤。

不過,開戰首日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想計劃:烏空軍、防空、指揮系統都遭到打擊,卻未能按俄軍預想被消滅,反而迅速展開反擊。

在東烏前線,俄軍僅推進了21公里便被阻擊,俄特種部隊滲透基輔沒成功,「斬首」澤連斯基的行動也未奏效,最糟的是基輔西北25km的安東諾夫機場機降奇襲,第一波直升機機降先遣隊剛落地,就遭烏軍反擊、受創,後雖在俄軍裝甲部隊救援下免於被殲,但機場被烏軍破壞,奪取空運通道的計劃流產。

俄軍在初段作戰中,風格與以往不同:沒有採取傳統的火力壓倒一切、裝甲軍團排山倒海的攻勢。而是採取多路、中小規模突擊、沿交通線穿插,遇頑強抵抗就繞路迂迴、不啃硬骨頭。但這打法不太奏效,三天時間戰鬥,戰績不顯著,傷亡損失卻不小。

澤連斯基頑強死守。

澤連斯基頑強死守。

俄軍戰術一反常態,有政治和戰略方面原因:俄方戰爭目的之一,是促成烏克蘭政府更迭,為此要考慮建立「戰後秩序」的問題。因此,就要盡可能減少戰爭傷亡和損害,避免引發過大的敵意與仇恨,以便戰後在烏建設親俄的政治與社會新秩序。

俄軍官兵肯定進行了戰場紀律教育,在開進途中沒有大量摧毀烏克蘭的國民經濟和民用建築,以便減少烏民眾反抗,有利於其政治目的實現,但這些措施都限制了俄軍的火力發揮,其戰力當然會打折。

除政治和戰略因素的制約之外,俄軍在戰役、戰術,以及裝備層面,仍暴露出不少特徵與問題:

首先,情報失去先機。戰前,西方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情報途徑,準確獲知了俄軍戰備部署,甚至在媒體上公開俄軍即將進攻的較準確時間。所以,烏軍得以提前應對,使俄軍的「閃電戰」打成「消耗戰」。

其次,高科技戰力有短板。俄軍在電子戰、電磁戰、網絡戰等方面,都沒有取得明顯優勢。首輪導彈打擊,未能徹底癱瘓烏軍的C4ISR系統、防空體系、空軍戰力。

這一方面是因西方在情報方面佔先,烏克蘭做了系統備份,甚至布設了誘餌假目標。另一方面,是西方在情報、信息、戰場偵察等方面對烏軍的支援:北約的偵察機、電子戰機、無人機……雖沒有侵犯俄領空,也未進入烏空域,但始終在其邊緣盤旋,以北約的科技能力,在羅馬尼亞和公海上空,即可準確掌控幾百公裡外的戰局,烏軍因此在部分地域具有一定的戰場信息優勢。

再次,俄軍不擅長夜戰。這三天戰鬥,俄軍地面部隊都是白天進攻,夜間轉入防禦。而烏軍則是白天防禦,夜間屢屢反攻。原因是:俄軍的夜視器材較落後,視距近、成像質量低、易受干擾。而烏軍得到了西方援助的較先進夜視儀器:視距遠、成像質量高、抗干擾能力強。

此外,俄軍先進裝備不足。第一天首輪攻擊,使用了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約160枚,這與美軍在海灣戰爭每天平均2000架次出擊、總計投放8萬多噸彈藥難以相比。

下階段作戰,俄軍可能會調整戰術,恢復昔日蘇軍的剛猛剽悍戰法,當然,這樣造成的戰爭破壞將呈指數級激增。

衛星拍得俄羅斯大量戰車開向基輔。

衛星拍得俄羅斯大量戰車開向基輔。

俄軍的戰術問題,其潛在原因深遠:

2008年「俄-格戰爭」,俄軍摧枯拉朽、閃電般在5天內擊垮格魯吉亞。

2014年「第一次俄烏戰爭」,俄軍佔有較大優勢,烏軍損失不小,但俄軍戰績沒有2008年那樣輝煌。

2020年,「阿-亞衝突」局勢發生了逆轉,使用俄式裝備、蘇式戰術的亞美尼亞,面對土耳其支持的、擁有部分西方裝備並借鑒了西方戰術的阿塞拜疆,吃了大虧。

可以發現:從2008年到現在,14年時間,俄軍在常規作戰方面的優勢逐漸流失,這點才值得深思。

主要原因是由於俄羅斯在科學、技術、經濟等方面相對滯後於西方,比較艱難困窘的經濟形勢,限制了俄在高科技方面的發展,譬如前文所述的情報與信息手段、先進通訊網絡、夜視儀、精確制導武器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

外媒報道俄烏雙方一邊和談一邊激戰。

外媒報道俄烏雙方一邊和談一邊激戰。

而問題根源,在近40年前已埋下隱患:1980年代初,蘇軍中有識之士已敏銳覺察到軍備建設觀念老舊,過於重視坦克、大炮等傳統武器裝備,但對空中力量、制導武器、先進電子設備等高科技裝備的重視與投入不足等問題。因此,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奧爾加科夫元帥,曾試圖推動軍事領域改革,減少傳統裝備權重而增加空中力量、高新科技的研發投入。但此議觸動了太多傳統部門的現實利益和權力分野,結果,奧帥被調離總參謀部,軍事改革無疾而終。此結果,造成俄羅斯在軍事高科技領域的革新步履緩慢。這一教訓,值得反思。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馬斯克捐贈逾億美元Tesla股票   做慈善還是合法避稅?

2025年01月03日 16:39 最後更新:17:18

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在新年前向未具名的慈善機構捐贈了26.8萬股Tesla股份,總值約1.082億美元。有評論指,美國億萬富翁透過捐贈,將資產轉移到私人基金會或捐贈者建議的基金,成為一種合法的避稅工具。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月2日引述的一份監管文件,馬斯克持有特斯拉約12.8%的股份,他將這筆捐款作為其「年終稅務規劃」一部分,捐贈給「某些慈善機構」,而這些慈善機構指目前無意出售這些股份。

《觀察者網》報道,其實早在2021年,馬斯克就出售了價值16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份,同時向馬斯克基金會捐贈了價值57億美元的股份。根據規定,他本應為出售的部分支付107億美元稅款,但透過捐贈獲得的直接和間接稅收優惠則高達46億美元,相當於其年度調整後30%的總收入,意味馬斯克可透過捐贈資產,大幅減少了應繳稅額。

據報,馬斯克向未具名的慈善機構捐贈了26.8萬股Tesla股份,總值約1.082億美元。

據報,馬斯克向未具名的慈善機構捐贈了26.8萬股Tesla股份,總值約1.082億美元。

由馬斯克擔任主席的「馬斯克基金會」,據官方網站介紹,基金為各種事業提供資助,包括「開發安全的人工智慧以造福人類」。

一位矽谷基金前經理人曾經直言,這些基金的運作其實是「為最富有的人服務」。雖然名義上是為了慈善,但不保證這些資金會真正用於社會服務。

據《彭博社》報道,2023年馬斯克基金會擁有95億美元的資產,且創下了2.37億美元的捐贈紀錄,其中大部分資金流向了由馬斯克控制的其他實體。

在美國,非營利組織平均每年必須捐贈或使用其資產的5%,但馬斯克基金會屢次未能達到此標準。作為世界首富的馬斯克,名下淨資產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身家跨越這項門檻的第一人,遠遠領先亞馬遜集團創辦人貝佐斯。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林兆楠日前撰文指出,對包括馬斯克在內的美國億萬富翁來說,捐贈不僅是一種慈善行為,更是一種合法的避稅工具,透過將資產轉移到私人基金會或捐贈者建議的基金,不僅可以規避高額遺產稅,還能透過稅收減免抵扣其他收入的稅款。

據美國政策研究所2023年報告,富豪透過捐贈規避的資本利得稅、所得稅和遺產稅相當於捐贈金額的74%,換言之,富豪每捐贈1美元,一般納稅人就需要為其補貼74%的稅收減免,這樣的機制不僅讓富豪享受了遠超過普通人的免稅優惠,也導致了巨大的稅收損失。

此外,透過私人基金會等進行捐贈,富豪們其實只從左袋轉移到右袋,依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過去幾年,絕大部分美國富豪選擇捐贈給自身控制的私人基金會或捐贈者建議基金,而非捐贈給前線慈善組織,如紅十字會或聯合國下屬機構。這樣,富豪可盡可能地保留資產,而不必實際捐贈出去。

史丹福大學教授羅伯賴希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表示,「慈善是富豪行使權力的手段,缺乏問責制且不透明,完全由捐贈者主導,並且永久性地享受稅收補貼。」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