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疫情已經全面擴散,政府似乎打算推遲全民檢測,將重點放在救助病患和防止高危的地方,例如老人院的疫情爆發。國家衞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早前提出「三減少」,借鑒內地抗疫經驗,優先實現「減少感染、減少重症、減少死亡」。他認為採取這一模式後,患者死亡率能大幅下降。
內地在疫情爆發的時候,一方面要將染疫者和密接者隔離,將他們和健康的人隔開,另一方面要救助染疫患者,會將患者分成不同的層級。
一、大型而廣泛的方艙醫院收治輕症者,方艙醫院有兩種,一種是將室內運動場改建,一晚就可以完成。另一種是建設出來的方艙醫院,例如青衣的方艙醫院,一間房可以住三個人。有入住者抱怨不是單人房間,我們就不要抱怨了,隔離設施不是渡假酒店,目的是要收治大量病人,設施難免因陋就簡,市民應該忍耐。
二、重症醫院,例如內地臨時搭建的火神山醫院,主要收治較嚴重的新冠病人,每個病人都有獨立房間,都是負壓的,目的是減低傳染性。
三、ICU病床。有小部分會變成危急的病人,需要入深切治療(ICU)病房,可能還要使用呼吸機。這類病人雖然屬於少數,但若沒有足夠的ICU病牀,一旦出現較多的危急個案,就要選擇先救誰,而西方國家醫院選擇將ICU病牀和呼吸機留給年輕的人。
現時特區政府正在大量建造專門收治輕症病人的大型方艙醫院,並先調動現有醫院成專門醫院,伊利沙伯醫院3月9日起成為定點醫院,專門收治新冠病人,其他專門醫院陸續有來,集中治療,可以減少重症減少死亡。
截至3月8日,有8359個新冠病人住院,當中有69人危殆要住ICU病床。8000多人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還有每日急增。
這裡涉及一個醫療擠兌的問題,除了病牀數量之外,有病牀也需要人手去運作的。而香港正面對人手短缺的問題,一來是突然之間有大量病人湧現,二來是有不少醫護人員也染疫,雖然醫管局已表示,染疫的醫護人員在7天之後可以重回崗位工作,但是,可以想像香港大量加建臨時醫院的時候,醫護人員將極之缺乏。
據悉在阿爺表示會全力支援香港,要香港提出要求中央協助清單時,醫管局提出香港需要內地支援數千名醫護支援人員。特區政府愛議論,對醫管局的這個要求,政府內部自然會爭論不休。從原則、理念到具體安排,都有反對聲音,例如指若內地數千名醫護來港,單是安排他們的住宿,已有問題;又有人認為香港的私營醫護人手已經足夠,只要政府肯花錢的話,理論上就可以找到本地的私營醫護人員幫手,根本不需要內地醫護人員來港協助。反對聲音背後是香港自我保護心態,心底裡就是不想有內地醫護人員來港。
這些爭論這樣,又爭論那樣的意見,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傷害人命。請特區政府記住「生命至上」這個大原則,即使我們在短期內清零失敗,即使我們暫時仍沒有能力去做全民檢測,即使我們想將救助病人當成現在的目標,但政府都要明白,一、疫情遠未受控;二、現時的醫療擠兌的情況極其嚴重。議而不決,增加死亡。
香港政府就不要再花時間去拗這拗那,應該馬上通過引用《緊急時期條例》,通過法律,讓內地醫護人員可以暫時來港工作。向中央請求派數千名醫護人員來港,一下子解決本地醫護的瓶頸,就可以挽救更多生命。要拗,就留待以後再拗吧。記著現在是在打仗。
盧永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他的瘋狂加稅計劃,向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兩日後強硬回應,宣布反加徵美國商品34%關稅。中國是迄今唯一一個國家,夠膽在美國的恐嚇之下,全面反制美國。國家面對霸權毫不退縮,做得漂亮。
特朗普推動這場荒謬的貿易戰,首先就觸發美股崩盤,繼而引發全球股災和貿易大混亂。美國人選出這樣一個總統,可以對世界造成這麼大的禍害,其中關鍵原因,是他發動一場既鲁莽又無理的貿易戰。
第一,以謊言作決策開端。特朗普首先捏造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然後號稱減一半就是他對各國加徵關稅的稅率。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已經「發瘋失控」,特朗普所指稱外國收取的關稅更是完全虛假。克魯格曼指以歐盟為例,實際上向美國徵收的關稅不足3%,而特朗普就指稱歐盟向美國徵收的關稅達到39%,克魯格曼質疑特朗普究竟是故意撒謊還是純粹無知。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是這次貿易戰的主要推手,他接受訪問的時候,仍然死撐這個所謂外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估算貨幣操縱、增值稅扭曲、傾銷、出口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農業貿易障礙、配額、禁令、仿冒、知識產權竊取等所有因素」。納瓦羅嘗試令人相信,這個所謂外國加徵的關稅是他們精密計算出來。
不過,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就直接踢爆,指這個所謂外國「關稅」是特朗普捏造,方法是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那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將這個比率硬稱作為那個國家對美國的「關稅率」,與納瓦羅所說的計算完全無關。印證美國聲稱各國對美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發現蘇洛維耶斯基的講法百分百正確。
美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可以用謊話作為決策的依據,美國人會不會感到羞恥呢?
第二,以霸權逼人跪低。以中國台灣為例,特朗普一直無理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芯片業,其實是當年美國不願意做芯片製造這些辛苦功夫,讓芯片製造業外流的結果。特朗普一上台就聲稱要對台灣的芯片加徵100%關稅,賴清德當局面對美國霸權,腰骨很軟,馬上跪低,接受台積電在美國逼迫之下,在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後台積電投資了1650億美元,等於將台積電最先進的2、3納米製程芯片產能,一半搬去美國。
台灣滿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美國的善待。在4月1日美國加關稅前夕,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立法院會議時這樣說,「特朗普絕不是你們想像的,我預估美國對台灣加關稅可能在10%左右,明天就會見真章....我夠資格代表部長回答,國安總結我有參加,我看過他們的預估。」
結果一日之後,民進黨就被美國打臉。特朗普就是按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那條神奇公式,計出台灣對美國徵收64%的關稅,所以就決定加徵台灣32%關稅,完全不是台灣預估的10%。台灣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一城,將肉都割光了,但是換來完全無差別對待,這就是對特朗普投降的下場。
第三,以隨意取代規則。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那些對美國並無貿易順差、反而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或地區,特朗普一律創作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然後同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徵10%的關稅。香港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的獨立關稅區,按美國商務部的數字,2024年美國對香港不但沒有貿易逆差,而且有貿易順差,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是219億美元。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香港就應該等同新加坡、澳洲、英國等地,被美國加徵1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就直接將香港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再度加徵34%關稅的時候,同樣加徵香港相同的稅率,可說橫蠻無理,連自己定的規則都不遵守。
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貿易總協定,是美國一手推動之下建立,美國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國際規則說用就用、說丟就丟,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呢?
美國是所謂的民主政制,一般人形容,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有兩個:第一,即使不能選出最好的領袖,但是不會選出最壞的領袖。特朗普看來是一個例外;第二,民主制下即使第一次選舉犯錯誤,選出錯的領袖,但是4、5年之後第2次選舉,就會將壞領袖踢落台,重新選出好領袖。特朗普顯然亦非如此,是被美國人重新選舉推上台的。
不要告訴我4年之後美國會怎樣怎樣,因為4年之內特朗普已經可以搞到世界大亂,他損害美國人,要美國人捱高通脹,我們可以不理。但是他輸出混亂,令全世界人民同樣受苦,這就關乎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試問美國人怎樣去為特朗普做出的災難,負起責任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訪問格陵蘭時表示,「我們對這個多年來我們一直崇拜的國家美國,還能相信什麼呢?」她的話很值得親美派反思。誰能再相信一個謊言帝國呢?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