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立會31議員表態 主流撐《禁蒙面法》

政事

立會31議員表態 主流撐《禁蒙面法》
政事

政事

立會31議員表態 主流撐《禁蒙面法》

2016年02月23日 07:18 最後更新:07:52

年初一深夜發生的旺角暴動,七百多人參與,至今只有七十多人被捕,不少參與暴動人士都因蒙面而難被認出,影響警方對違法者的調查。經民聯林健鋒及民建聯葛珮帆提出效法歐美國家訂立《禁蒙面法》,防止同類事情再發生。《星島日報》向全體立法會議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三十一名議員支持立法或認為值得研究,十六名泛民議員反對立法,二十名議員則沒有明確表態。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立法會現共有六十九名,除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及正在休假的劉皇發外,本報調查了六十七名議員就立法的取態,結果顯示,四十一名建制派議員中,沒有人反對立《禁蒙面法》,其中二十一人贊成,十人認為值得研究;十六名泛民議員反對立法;另外八名泛民議員及十二名建制議員沒有明確取態。

認為值得為《禁蒙面法》進行立法研究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認為,示威者戴了面罩,沒有法律後果,可能令他們更暴力,是否有豁免等細節議題可以再討論。經民聯主席梁君彥未明言會支持,但也表示對此持開放態度。自由黨田北俊榮譽主席指在外國不少地方都有相類似的《禁蒙面法》,香港可以參考外國法例的運作,「如果這個法例寫得好,我們是會支持的。」

AP圖片

AP圖片

本身是大律師的全國人大代表及總商會議員廖長江表示,正研究歐美國家相關的蒙面法法例,自己就建議持開放態度,但要考慮實際問題,如蒙多少面就屬於犯法。醫學界梁家騮認為事件很政治化,要執行《禁蒙面法》很麻煩,「甚麼叫示威者?我諗應該好難實行,好難界定甚麼情況叫違法。如果傷風又點搞呢?」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認為,應該要有豁免範圍,如何要平衡自由問題可再商討,「香港的遊行,很多時候自己都有糾察,應該要有規矩的。」

但有多位議員反對豁免,民建聯陳鑑林認為,不應豁免如傷風感冒人士戴口罩去遊行,「有病就不應該去遊行,遊行示威就不應戴面具,以為做違法的事可以無人認得。」金融界吳亮星擔心香港的暴力升級,犯案者不應藏頭露尾,有《禁蒙面法》可減少暴力示威的誘因。保險界陳健波亦認為不應豁免,「人家歐洲有廣泛應用,應該已想了患病豁免等問題,我們又不是針對和平示威。」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則表示,已請教過律政司,得悉這做法或會影響人身自由,相信難以成事。她又指,即使有此法例,被捕人士也可以用很多其他方法辯解,如生病等,「警務人員透過這法例當然較易舉證,令不法之徒可被繩之於法」,但相信警方要自行克服舉證問題。

AP圖片

AP圖片

大多數泛民議員都不支持立法。民主黨涂謹申指,很多集會及遊行與政治及暴力無關,當局不應過分反應。如當年雷曼苦主示威、國泰勞資糾紛,甚至反圍標大遊行等,參加者都有不同原因戴口罩,可能擔心被點相、或不想被人笑、怕被報復等。他指,在今次事件中,警方根據閉路電視等抓到的涉事者不算少,警方亦指往後會更多查問戴口罩的示威者,現時未有需要研究立法。

公民黨梁家傑也指,支持民建聯的遊行示威中亦有人蒙面,香港還未有普選產生的特首,難以制衡特首濫權,不宜立法。資訊及科技界莫乃光表示,外界常指參考其他國家也有立法,但如法國立法就是源於宗教問題,並非香港現時面對的問題,立法只會帶來更大社會矛盾。

在立法會大會上,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提出的「優化輸入人力措施」議案,提出延續現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少於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並容許外勞留宿本港親友的住宿地點,以緩解香港現時的人口結構問題。最終邵家輝的議案及顏汶羽提出的修正案都同被否決。

邵家輝。資料圖片

邵家輝。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孫玉菡表示,現時香港勞動力短缺,至2028年將缺少18萬人手,涉及建造、餐飲、安老等行業。現行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截至二月二十八日,勞工處共接獲11342宗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涉及申請輸入98065名勞工,期間批准7380宗申請,涉及51051個輸入勞工配額,暫定26個職位和類別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勞工。他表示,當局將秉持著「實事求是、實證為本」的原則,優先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機會,盡力平衡本地工人和雇主利益,促進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

不過,孫玉菡認為,對於議案中提及的「容許外勞留宿本港親友的住宿地點」一條,涉及到親友責任、審批、監察等一系列複雜的程序,暫時來說可行性並不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勞工及福利局FB

議員普遍認為輸入外勞只是權益之計,最終還是要釋放本地勞動力。但對於立法會議員(九龍東)顏汶羽的修正案中刪除了「檢討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得少於香港相關職位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會議中有不同意見。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為自由黨的議員李鎮強、易志明認為外勞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會推高整個行業的工資中位數,導致薪金水漲船高,造成雪球效應,大幅提升營運成本,致令物價增加。亦有不少議員認為,原議案對於工資中位數的規定是檢討不是取消,需留有討論空間,而非直接刪去。

對此,顏汶羽回應稱,民建聯不接受外勞工資低於行業中位數,認為會導致廉價勞工,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機會,同時會導致同工不同酬的職場矛盾。同為民建聯的李世榮、何俊賢等議員表示支持,認為原議案的表述會讓市民誤解,認為會刪除行業工資中位數的規定。

顏汶羽。資料圖片

顏汶羽。資料圖片

不過,亦有勞工界和工聯會議員表示反對原議案和所有修正案,認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本身弊多於利。工聯會議員陳穎欣認為,現行26個低技術工種的51000個補充外勞進入香港市場後,市民並體會不到好處,但衝擊底層勞工市場。例如僱主用本地勞工名額招外勞,導致本地勞工全職變兼職,飲食業失業率提高。若取消行業中位數的規定,勞工工資將呈現雪崩式下跌。梁子穎則直言行業中位數的規定形同虛設,僱主可修改外勞職位,使其薪金低於行業中位數。

陳穎欣。資料圖片

陳穎欣。資料圖片

針對現行的輸入外勞流程,立法會議員吳永嘉(工業界)表示,業界反應輸入外勞需提交行業短缺人手的證明,流於形式;建議在提交申請的同時開始招聘,縮短所需週期,並引起臨時工、短期工等靈活策略。

對於如何緩解本地勞工短缺的問題,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界)譚岳衡與其他幾位議員認為,行業可利用科技自動化轉型,以技術代替低技能勞動,減少對低端人力的依賴。

顏汶羽的修正案須記名表決,選委界34人岀席會議,5人贊成、5人反對、24人棄權;功能界別及地方直選46人岀席會議,18人贊成、16人反對、11人棄權,最終未獲在席兩部分議員過半數支持,被否決。

而邵家輝的議案同樣要記名表決,選委界34人岀席會議,15人贊成、2人反對、7人棄權;功能界別及地方直選46人岀席會議,20人贊成、10人反對、15人棄權,最終未獲在席兩部分議員過半數支持,同樣被否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