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核酸檢測從管控人員和社會層面篩查出一定數量的感染者是正常的。當一個城市例如上海經過多輪反復核酸篩查,還不停地從管控人員篩查出感染者,到底是什麼原因?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5月19日在個人微博上稱,當一個城市發生新冠疫情後,大家都期盼著政府相關部門通報的單日新增感染者人數比前一天有所下降,最好是連續多日下降,看到疫情朝著控制的方向發展。
吳尊友話,這波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發的新冠疫情卻很怪異,即使在全市範圍內實施了封控、管控、頻繁核酸篩查、居家辦公等綜合防控措施,在一段時間內,每天仍然有一定數量的新增感染者從管控的人員中發現,一定數量的新增感染者從社會層面發現。人們不禁要問,封控區和管控區的人員不是都已經隔離管理了嗎,為何還不停地查出新的新冠感染者呢?全市範圍內不是也已經連續一段時間開展了多輪全員核酸檢測,怎麼還不停地發現社會層面新的新冠感染者呢?
先講從管控人員中篩查出感染者。在疫情防控期間,受管控的人員範圍和數量每天都在變化,有的解除,有的新加入。在管控的人員中,如果連續多次檢測沒有發現新的感染者,管控措施就可以解除。但是,每天出現新增加的社會層面感染者時,又立馬新增加了新的封控區和管控區,又增添了新的受管控的人員。每天報告新增加的受管控的人員中查出的感染者,一般都是從新增加的管控人員中發現的。當大家看到每日新增的絕大多數感染者是從受管控的人員中查出的,心理就踏實了,他們不會造成社會層面的傳播,不會對大家構成威脅。
至於社會層面,吳尊友稱,不停地從社會層面篩查出新冠感染者,這是大家最擔心的。當疫情發生後,開展較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是非常必要的,一是摸清疫情規模,二是把已經感染的人篩查出來,切斷傳播。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核酸檢測從社會層面篩查出一定數量的感染者是正常的。當一個城市經過多輪反復核酸篩查,還不停地從社會層面篩查出感染者,提示社會層面的傳播尚未切斷。不是說經過3至4輪核酸篩查,就基本能夠把社會層面的感染者篩查乾淨了嗎,為何還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由傳播速度快、隱匿性高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發的新冠疫情流行。
反復從社會層面篩查出感染者,主要由以下幾種可能的原因。一是感染者處在檢測的「窗口期」即他/她剛剛感染新冠病毒在核酸採樣時還沒有開始向體外排出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即假陰性並留在了社會上由他/她造成的傳播就形成了新的社會層面感染者。二是漏檢雖然防控要求篩查的區域是全員核酸篩查但因種種原因有部分人就是沒有能夠參加核酸檢測雖然安全碼軟件的「彈窗」功能(僅限於智能手機使用者)可以協助督促大家都做檢測如果他/她不去公共場所「彈窗」對其也沒有多大影響。三是,感染者去做核酸檢測採樣時,工作人員操作不規範,咽拭子沒有能塗抹到鼻咽部位的周邊,未能採到符合要求的標本,出現假「陰性」。四是間隙性排毒,有些感染者不是持續地向體外排出病毒,而是間隙性排出病毒,感染者在做核酸採樣的那個時點剛好不排毒。
隱匿性傳播。關於隱匿性傳播,有廣義的概念,也有特指的概念。當某地疫情發生後,防疫系統尚未覺察到,在發現首例病例時,疫情已經「隱匿」傳播了一段時間,這就屬於廣義概念的社會隱匿性傳播。社會隱匿性傳播的狹義概念,通常是指某個感染者,其傳播鏈不清楚,找不到傳染給他/她的上家。廣義概念的隱匿性傳播,需要通過加強疫情監測系統的靈敏性,能夠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監測到。而狹義的社會隱匿性傳播,是大家更關心的,需要具體分析。
吳尊友表示,一聽到社會層面存在隱匿性傳播,大家就非常擔心,以為社會上還有很多隱匿的感染者沒有被發現出來,即使開展了多輪核酸篩查,還持續出現社會層面隱匿性傳播。出現隱匿性傳播,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排毒時間相對比較短的無症狀感染者引發的。一般來說,無症狀感染者感染新冠病毒後,其排毒時間相對比較短,大約為3-5天。當無症狀感染者,甲某,把病毒傳染給健康人,乙某,在乙某被診斷新冠感染後,回頭再找到感染者甲某時,甲某已經康復不再排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顯示乙某為沒有源頭的隱匿性感染。二是間接接觸造成的感染。儘管接觸污染的物體表面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僅相當於人與人近距離接觸飛沫傳播的千分之一,如果不注意手衛生,間接接觸造成的感染,也往往成為沒有源頭的隱匿性感染。
吳尊友稱,對於上述幾種情景,可以通過高頻率的多輪區域核酸檢測手段,把社會層面的感染者,包括社會層面的隱匿性傳播,擠壓乾淨。對於連續多次都沒有篩查出陽性的區域,核酸檢測的頻率可以放寬,比如一週一次;對於近期,比如三輪篩查,任何一輪中出現過陽性的區域,可以增加核酸篩查頻率,一般要求每輪核酸篩查的間隔時間,要短於病毒傳播的代間隔,奧密克戎毒株傳播的代間隔平均為3天,即核酸篩查可以隔日檢測或每日檢測。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