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在清拆中幸存 百年滄桑話舊油麻地警署

歷史長河

在清拆中幸存 百年滄桑話舊油麻地警署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在清拆中幸存 百年滄桑話舊油麻地警署

2022年08月09日 10:00 最後更新:08月16日 14:38

走過百年歲月的舊油麻地警署最近舉行開放日,讓大眾重溫昔日油麻地社區發展。舊油麻地警署曾成為不少港產電影及電視劇的拍攝場景,如《無間道》、《黑社會》、《古惑仔》等電影,以及《學警出更》、《使徒行者》等電視劇。大家對於舊油麻地警署的外形並不陌生,但對於它的歷史過去又知道多少?

舊油麻地警署已改為「油麻地報案中心」至今。(資料圖片)

舊油麻地警署已改為「油麻地報案中心」至今。(資料圖片)

認識舊油麻地警署,先從油麻地歷史開始。根據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Simeone Volonteri)1866年所繪製的《新安縣全圖》,油麻地最初欠缺中文地名,只見其被標作「jao ma ti」。據知油麻地最初的中文命名為「蔴地」,而最早的記載見於清代同治九年(即1870年)油麻地天后廟內的石刻碑文。民間傳說,由於漁民習慣靠岸後在漁船上曬「蔴纜」,集眾多的漁船便形成一片「蔴地」,因而得名「蔴地」。隨後,由於「蔴地」上小漁村需要桐油修補漁船以及「蔴纜」捕魚,使區內售賣桐油及「蔴纜」之商鋪林立,故有「油蔴地」之稱。時至今日,舊油麻地警署正門保留了「油蔴地警署」之大名,與現今的功能「油麻地報案中心」形成古今寫法不同的有趣對比。

更多相片
舊油麻地警署已改為「油麻地報案中心」至今。(資料圖片)

舊油麻地警署已改為「油麻地報案中心」至今。(資料圖片)

第一代油麻地警署圖片。(資料圖片)

第一代油麻地警署圖片。(資料圖片)

某年聖誕節的油蔴地警署(現為舊油麻地警署)。(資料圖片)

某年聖誕節的油蔴地警署(現為舊油麻地警署)。(資料圖片)

建成於1922年之舊翼。(資料圖片)

建成於1922年之舊翼。(資料圖片)

舊翼內拱門。(資料圖片)

舊翼內拱門。(資料圖片)

為了保護歷史建築,貼上節省用電的標語。(資料圖片)

為了保護歷史建築,貼上節省用電的標語。(資料圖片)

舊油麻地警署曾成為不少電影取景地。圖為2011年11月22日,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 左一)專程來港為其執導電影《太極俠》(Man Of Tai Chi)選角時,以訪客身分到訪。(資料圖片)

舊油麻地警署曾成為不少電影取景地。圖為2011年11月22日,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 左一)專程來港為其執導電影《太極俠》(Man Of Tai Chi)選角時,以訪客身分到訪。(資料圖片)

2006年12月17日,不滿清拆第二代油麻地警署的社會人士(許德亮/吳寶珊/郭家麒/梁耀忠/馮檢基)。(資料圖片)

2006年12月17日,不滿清拆第二代油麻地警署的社會人士(許德亮/吳寶珊/郭家麒/梁耀忠/馮檢基)。(資料圖片)

第一代油麻地警署圖片。(資料圖片)

第一代油麻地警署圖片。(資料圖片)

某年聖誕節的油蔴地警署(現為舊油麻地警署)。(資料圖片)

某年聖誕節的油蔴地警署(現為舊油麻地警署)。(資料圖片)

別以為舊油麻地警署是最老的版本。歷史記載,舊油麻地警署僅算是第二代產物。第一代油麻地警署於1873年設立,地址位於今天上海街及眾坊街交界,現為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而當時的上海街又名差館街,以當時警署所在地即為差館街,沒有嚴格的規定,後來香港政府作出修正,改名為上海街。隨著香港社會發展,第一代油麻地警署已不能滿足所需,因此在1922年決定遷至廣東道及眾坊街交界,即廣東道627號現址,成為第二代油麻地警署,並在2016年第三代油麻地警署投入服務後,成為舊油麻地警署。

建成於1922年之舊翼。(資料圖片)

建成於1922年之舊翼。(資料圖片)

舊翼內拱門。(資料圖片)

舊翼內拱門。(資料圖片)

為了保護歷史建築,貼上節省用電的標語。(資料圖片)

為了保護歷史建築,貼上節省用電的標語。(資料圖片)

作為昔日殖民時期的保安控制中心,舊油麻地警署採用新古典主義愛德華式建築物,充滿英式建築特色;拱形天花板、木製地板、雲石壁爐和鑄鐵樓梯扶手,昔日建築特色活現眼前。長長的 V 型建築物設有中庭,曾用作檢閱廣場。典型的羈留室予人簡陋、黑暗和潮濕的感覺。該建築物現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舊油麻地警署曾成為不少電影取景地。圖為2011年11月22日,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 左一)專程來港為其執導電影《太極俠》(Man Of Tai Chi)選角時,以訪客身分到訪。(資料圖片)

舊油麻地警署曾成為不少電影取景地。圖為2011年11月22日,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 左一)專程來港為其執導電影《太極俠》(Man Of Tai Chi)選角時,以訪客身分到訪。(資料圖片)

2006年12月17日,不滿清拆第二代油麻地警署的社會人士(許德亮/吳寶珊/郭家麒/梁耀忠/馮檢基)。(資料圖片)

2006年12月17日,不滿清拆第二代油麻地警署的社會人士(許德亮/吳寶珊/郭家麒/梁耀忠/馮檢基)。(資料圖片)

了配合油麻地地區發展,即使1988年已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舊油麻地警署也曾經面臨拆卸厄運。1998年,政府有意拆卸舊油麻地警署以興建中九龍幹線,自此引發保育爭議。第一代油麻地警署於1959年被拆卸,由於當時社會欠缺保育意識,但自回歸後香港社會開始重視保育歷史建築,時在清拆中環天星鐘樓觸發文物保育風,社會各界致力作出保護。由於舊油麻地警署只有舊翼部分建成於1922年,新翼建成於1975年保育價值不大,因此有建議拆卸新翼,並把當中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部分重置及修復。但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清拆舊油麻地警署新翼時,會波及古迹部分而作出反對,最終政府作出妥協決定原址保留。在2016年5月22日,全新油麻地警署正式投入服務,而舊油麻地警署改為「油麻地報案中心」至今。

文︰楊俊發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