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在英北洋水師百年墓地 解密海軍發展三大時刻

歷史長河

在英北洋水師百年墓地 解密海軍發展三大時刻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在英北洋水師百年墓地 解密海軍發展三大時刻

2023年08月31日 10:00

有謂墓地是學習近代史的好地方,如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是不少香港望族先人長眠之地,如鄧肇堅、馮秉芬、周壽臣、傅老榕 及高可寧和名人如唐紹儀等。 在英國,一位中國留學生最近發現百年前北洋水師墓地,為我們解封一段曾經封塵的歷史。

在百年前的今天,中國未有建造海軍現代化艦艇的能力,所以要建設新式海軍便得到英國及德國訂購軍艦,並由中方派員到外接收並駕駛回國,順便熟習新艦性能。1874年,日本以「保衛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台灣,這引起清庭的警惕。1875年5月30日,慈禧太后諭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李鴻章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鐵甲艦,是為北洋水師的濫觴。1879年,向英國訂造撞擊巡洋艦揚威、超勇。1880年,李鴻章派李鳳苞出使德國,以三百萬兩白銀,向伏爾鏗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開始北洋水師第一階段的建設。

更多相片
超勇級撞擊巡洋艦 (網上圖片)

超勇級撞擊巡洋艦 (網上圖片)

靖遠號巡洋艦 (網上圖片)

靖遠號巡洋艦 (網上圖片)

1911年海圻號訪問美國紐約 (網上圖片)

1911年海圻號訪問美國紐約 (網上圖片)

訪問紐約期間的海圻號水兵 (網上圖片)

訪問紐約期間的海圻號水兵 (網上圖片)

遼寧號航空母艦的服役使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空母艦新時代 (網上圖片)

遼寧號航空母艦的服役使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空母艦新時代 (網上圖片)

超勇級撞擊巡洋艦 (網上圖片)

超勇級撞擊巡洋艦 (網上圖片)

現在回到英國看看墓地的主人,這包括三位是福建人,一位是山東人,一位是安徽人,姓名為陳受富、顧世忠、袁培福、連金源、連成魁。根據網上圖片所見,三個可見墓碑的內容是︰

光緒七年歲次辛已四月二十八日立
大清故勇山安徽廬州府廬江縣顧世忠之墓
宣統三年歲次辛亥閏六月吉日重修

光緒七年歲次辛已四月二十六日立
大清故勇山東登州府榮城縣袁紹福之墓
宣統三年歲次辛亥閏六月吉日重修

光緒十三年歲次丁亥閏四月十四立
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閩縣連金源之墓
宣統三年歲次辛亥閏六月吉日重修

從內容推測,五位前人分屬兩批海外派員。首批在光緒七年(1881年)客死異鄉者,是來自山東榮成籍袁培福及安徽廬江籍顧世忠。自1879年向英國訂造揚威及超勇兩艘撞擊巡洋艦後,李鴻章命令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組建龐大的接艦團隊前往英國。據了解團員共二百多人,包括林泰曾、鄧世昌、藍建樞、李和、楊用霖等軍官,還有軍醫、文案等人。另外,還有二二四名從山東威海、榮成、蓬萊等地嚴格挑選的舵工及水勇等人。此後,林泰曾又在上海臨時添招了四十人,如此接艦部隊的水兵數量升為二百六十四名。1881年2月27日,接艦團一行從上海乘坐招商局輪船海琛號出發。經過近2個月的航行,4月22日抵達英國。在英國的三個多月時間里,接艦團一行成為當地人關注的焦點,中國歷史上也有記載。

靖遠號巡洋艦 (網上圖片)

靖遠號巡洋艦 (網上圖片)

第二批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客死異鄉者,是來自福建福州籍連金源、陳成魁和陳受富三位先生。在中法戰爭(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結束後,清廷有感海防能力之不足,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共四艘巡洋艦,四艦的排水量均在2,310-2,900噸之間,較揚威及超勇1,380噸大,代表北洋水師發展的第二高峰時期,此後直至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山東省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為了接收致遠及靖遠兩艦,清廷在1887年派出一支四百人組成的接艦隊伍,由北洋水師總教習、海軍提督琅威理率領,其中致遠號的接收管帶為鄧世昌。同年8月20日,致遠號和靖遠號離開紐卡斯爾回國。

1911年海圻號訪問美國紐約 (網上圖片)

1911年海圻號訪問美國紐約 (網上圖片)

訪問紐約期間的海圻號水兵 (網上圖片)

訪問紐約期間的海圻號水兵 (網上圖片)

1887 年 6 月 30 日,清廷負責人以15 英鎊的價格在英國聖約翰墓園購買了五塊墓地,讓五位水兵入土為安,此後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1894年)中慘敗,清廷對海軍建設也沉默了一段時間,直至1911年,英皇喬治五世繼位,清朝被邀請去參加慶典儀式,出國使者把五塊墓碑進行了修繕,即「宣統三年歲次辛亥閏六月吉日重修」,確實時間應在1911年7月26日至8月23日間,為辛亥革命爆發前。

此時中國正進行晚清改革,旨在重振國威,包括復興海軍。1909年,籌辦海軍事務處設立,載洵、薩鎮冰被任命為籌辦海軍大臣,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1909年8月,隆裕太后派遣載洵、薩鎮冰率團出國考察海軍,洽談購買外艦事宜。1911年,墨西哥、古巴發生排斥驅趕華僑事件,隆裕太后調派赴英參加英皇喬治五世加冕典禮的海軍將領程璧光,率「海圻」艦轉往北美撫慰、接運難僑。這段時間的清朝海軍雖不復北洋水師的盛世,但也有所發展。

遼寧號航空母艦的服役使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空母艦新時代 (網上圖片)

遼寧號航空母艦的服役使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空母艦新時代 (網上圖片)

百年已過,在中國留學生發現墓碑的2016年,中國海軍發展迎來新的時期。時在中國第一艘遼寧號航空母艦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開啟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空母艦新時代不久。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式下水,以至在2022年6月17日,中國人民自主設計的電磁彈射技術航母正式下水,滄海桑田,換了人間。

往下看更多文章

關羽為流箭所傷 醫生建議「刮骨療毒」

2024年11月18日 20:00

「刮骨療毒」這個成語出自於《三國志・蜀書》,當中《關羽傳》有言:「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東漢末年,政局風譎雲詭。到了三國時期,世間更是惡戰連場、烽煙四起。那時魏、蜀、吳三國各據一方,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三國鼎立的局勢(網上圖片)

三國鼎立的局勢(網上圖片)

有次蜀國武將關羽正揮軍攻打曹兵之時,右臂不幸被流箭所傷。眼見及此,其他將領便提議他回荊州調治傷口,不宜戀戰。不過關羽聽後卻不為所動,大手一揮的拒絕道:「我豈能讓這小小的創傷耽誤了軍國大事呢?」

關羽表面看似雲淡風輕,但事實上右臂的傷口比他想像中嚴重得多。哪怕後來傷口痊癒了,但關羽的骨頭一到梅雨天就會隱隱作痛。不明所以的關羽只好請朗中來為自己診治。在等待的過程中,關羽的右臂已經痛得十分厲害,不過因為害怕自己痛苦的表情會擾亂軍心,只能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久,醫生就趕到軍營去。他低頭看了一下關羽的箭傷,明白箇中原因後便徐徐道來:「將軍,雖然您治好了表面上的皮肉之傷,卻不曾想到箭頭有毒。因此在毒素深入骨髓的情況下,您不把骨頭上的毒都刮去是難以根治傷口的。」關羽聽過後,便追問道:「可是現在傷口已埋合,該怎樣除去留在骨上的毒素呢?」關羽語音剛落,大夫便仰天大笑道:「那很簡單!若想根治毒素,那就得用刀割開皮肉至白骨。等把骨頭上的毒素都刮去後,再以線縫合。不過⋯⋯我怕將軍會懼怕呢!」

關公聽後笑言自己不是「世間俗子」,更是讓醫生馬上動刀,他讓下人送上些酒食後便馬上伸出了右臂說。醫生見關羽如此爽快,也不多說,馬上從身側包袱中取出一把尖刀。在他看準了位置後,便手起刀落把關公的皮肉割開。

雖然《三國志》有「刮骨去毒」一事,卻沒有點明醫者身份。待《三國演義》出版問世後,醫者就變成了華佗了。(網上圖片)

雖然《三國志》有「刮骨去毒」一事,卻沒有點明醫者身份。待《三國演義》出版問世後,醫者就變成了華佗了。(網上圖片)

眾人屏息以待,很快醫生的聲音便再次響起:「將軍,我現在就用刀把骨上的毒給刮走!」話剛說完,醫生便以嫻熟手法用刀子在關羽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軍營內時不時傳來的「悉悉」聲,以及一盤盤端出來的血盆子都讓那些在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將士們嚇得掩面失色,唯獨關羽本人眉頭都不皺一下,依舊面不改容地喝酒下棋。不久,醫生就把毒給刮盡,並且麻利的替傷口敷上藥後把傷口縫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關羽作為大丈夫的豪邁和勇敢,所以後人從這典故中提煉出「刮骨療毒」這個成語,意思是指徹底治療,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