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宣佈從10月開始能源價格上限將提高80%,民眾對於飆漲的天然氣和電費賬單越來越感到不滿。有民調顯示,20%以上的英國家庭將不得不在冬季完全關閉暖氣,許多職員則停止居家辦公、冒著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去公司蹭暖氣,一些中小學則要求學生多穿毛衣保暖。《蘇格蘭人報》還警告,許多生活在偏遠地區或貧困家庭的人們可能會「凍死或餓死」。
AP圖片
對於飆升的能源價格,英國人越來越憤怒。對於解決能源危機,英國政府則束手無策。據媒體透露,英國政府正在制定能源價格上漲可能引發大規模騷亂的應對計劃。倫敦市市長簡世德(Sadiq Aman Khan)哀嘆,英國或出現「國家災難」。西班牙《國家報》28日稱,英國不僅正經受能源危機的考驗,還面對通脹危機和經濟衰退危機,「英國面臨一場完美風暴」。
「這是一個全國性醜聞」
「英國面臨的能源危機是史無前例的。」英國「國家能源行動」網站稱,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天然氣和電力市場辦公室(Ofgem)」26日宣佈,從10月起,英國能源價格上限將提高80%,每戶家庭年平均能源支出將高達4188英鎊(1英鎊約合9.2港元)。報道稱,今年以來,英國家庭能源支出飆升,目前每戶家庭能源支出達每年3549英鎊,即平均每月的天然氣和電費支出約為298英鎊,而一年前這一數據為106英鎊,上漲幅度超過181%。有咨詢機構預測,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2023年1月和4月居民的能源賬單將再次上漲,可能將超過年均6000英鎊。
AP圖片
為了節省能源開支,英國人想盡各種辦法「蹭暖」。《每日電訊報》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擔憂被感染,英國居家辦公人數大幅上升。不過高昂的暖氣費、電費可能將在今年冬天改變英國人的工作方式。為了減少家庭能源開銷,有14%-23%的(不同的年齡段)英國民眾表示今年冬天將回到辦公室工作。《太陽報》28日稱,由於電價上漲,中小學校不得不將教室內暖氣溫度下調,為了不讓學生在教室里挨凍,這些學校要求學生們多穿幾件毛衣。
英國《鏡報》29日稱,最新的民調數據顯示,由於能源價格飆升,69%的成年人計劃今冬少開暖氣;23%的調查對象表示將不開暖氣。另外,11%的人表示將會為了支付能源賬單而貸款,這一比例在有孩子的家長中為17%。
「英國的能源危機將比新冠疫情危機更嚴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能源價格升高將對全英國每個家庭都會產生巨大影響,這意味著更多家庭將陷入債務危機,他們將減少暖氣使用或者削減其他生活必需品。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領導人稱,英國將面臨「人道主義危機」,今年冬天很多家庭不得不在取暖和食品之間「做絕望的選擇」。英國在野黨自由民主黨議員克里斯蒂娜·賈丁說:「家長們不得不在取暖和餵養孩子之間作出選擇,這是一個全國性醜聞。」《蘇格蘭人報》28日發出嚴厲警告,隨著能源費用上漲,生活在偏遠地區或貧困家庭的人們可能會「凍死或餓死」。
「他們會到街頭點火」
對於飆升的能源價格,英國人越來越憤怒。27日,在倫敦和格拉斯哥等城市,許多民眾聚集在能源監管機構大樓外抗議,他們當街燒掉能源賬單,並要求政府凍結能源價格。
AP圖片
《衛報》稱,由於普通民眾的工資遠遠跟不上能源價格和通脹的上升速度,近來英國交通、港口等行業工人,甚至中產階級的律師都不斷舉行罷工。許多人還發起「拒絕支付賬單」運動來對能源供應商和政府施加「街頭壓力」。
英國「石油價格」網稱,英國能源公司近來頻頻向政府發出警告,由於今冬人們負擔不起取暖費和電費,英國將面臨大規模騷亂。《英國電訊報》稱,能源公司的老總警告大臣們,他們擔心如果政府不行動起來緩衝賬單上漲的衝擊,英國將發生國內動亂。報道稱,「可能很多英國人今冬將到街頭點火,而不是在家裡支付取暖費」。《太陽報》28日透露,英國政府正在制定因能源價格上漲引發大規模騷亂的應對計劃。報道稱,隨著危機加劇,大臣們「正在為可能發生的騷亂和犯罪浪潮做準備」。
「一場完美風暴」
「英國面臨一場完美風暴」,西班牙《國家報》28日稱,英國不僅正經受能源危機的考驗,還面對通脹危機和經濟衰退危機。英國保守黨仍陷於內部紛爭,9月5日將選出新首相。無論誰最終入主唐寧街10號,都將陷入這場「完美風暴」帶來的矛盾與混亂之中。
約翰遜。AP圖片
《衛報》稱,保守黨政府對目前的能源危機負有主要責任,尤其是約翰遜辭去黨首一職之後,政府幾乎處於癱瘓狀態,對能源價格的飆升無所作為。2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每日郵報》上發表署名文章稱:「未來幾個月將是非常艱難的。我們的能源賬單將令人瞠目結舌。」他稱,這一切都是因為「普京對烏克蘭的入侵嚇壞了能源市場」。約翰遜的這番話立即引發爭議。在《每日郵報》網站的文章下面,眾多讀者留言批評稱,「你不能把你的政黨的貪婪歸咎於普京,是你讓數百萬人遭受了如此可怕的痛苦」,「(英國)民眾正在因為你的無能和不作為而死亡,可恥」。
俄聯邦新聞通訊社29日稱,英國政府顯然正在為國內可能發生比2018年法國「黃馬甲」運動更嚴重的騷亂做準備。報道稱,英國政府對能源危機束手無策,他們不會理會那些走上街頭民眾的訴求,因為制定鎮壓騷亂的計劃比解決騷亂發生的根源更容易。現在英國政府開始明白他們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未來有大量麻煩在等著他們。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遏制中國芯片産業發展一直是其政策重點之一。據《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報道,如今距離卸任只剩幾周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美國試圖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努力並沒有阻礙中國的進步,在芯片競賽中「試圖阻撓中國是『白費工夫』(a fool's errand)」。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當然,雷蒙多說出這番話是替拜登任內出台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賺吆喝」。該法案提出在半導體製造、研發和勞動力等方面投資近530億美元,鼓勵半導體産業到美國投資。《華爾街日報》說,雷蒙多在訪談中表示,聯邦政府對美國國內創新的資金支持「比出口管制更重要」。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AP資料圖片
報道稱,雷蒙多認為,努力將中國排除在「敏感技術」之外仍然很重要,但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只不過使中國向全球技術主導地位邁進的步伐「减速」而已。「打敗中國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在他們前面。」她說,「我們必須跑得更快,在創新方面超越他們,這才是制勝之道。」
這並非雷蒙多首次提出這種論調。去年2月,雷蒙多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做演講時,就公開闡述過拜登政府應對半導體領域中國競爭的「兩套戰略」。
據美媒當時報道,當被問及《芯片與科學法案》以及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如何影響中美關係時,雷蒙多說:「當我考慮我們與中國的競爭時,有一個進攻戰略和一個防禦戰略。防禦戰略就是出口管制,不讓中國獲得我們的超高端技術;但進攻性戰略更重要,這就是投資美國。」
美國總統拜登將《芯片與科學法案》視為其重要的政治遺産。《華爾街日報》提到,本月早些時候,民主黨人拜登自誇其《芯片與科學法案》及相關立法是「羅斯福新政以來對美國最重大的投資」。
然而,鑒於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就將重返白宮,拜登政府的芯片産業政策前途難料。今年10月,特朗普曾批評《芯片與科學法案》「實在糟糕」。他反對通過補貼政策鼓勵半導體企業建廠,認為這吸引到的都不是「好公司」。相反,他建議徵收高額關稅,迫使企業「自願」回流美國。
特朗普還提議,加速對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項目的審批,包括豁免相關環境審查程序等,鼓勵企業投資。據悉,這有望促成軟銀一筆價值1000億美元、與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術領域相關的投資在美落地。
對此,雷蒙多承認,拜登政府的一些監管措施阻礙了美國的競爭力,但她也反駁稱,像特朗普這樣「給公司一張空白支票,讓他們為所欲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不過,在美媒看來,《芯片與科學法案》的實施確實面臨挑戰。
《華爾街日報》指出,法案的大部分資金被分配給了大型芯片製造商,如英特爾獲得了近80億美元的聯邦補助,但這個美國半導體巨頭在追趕外國競爭對手方面表現不佳。今年8月,英特爾宣布裁員15%,並將暫停向股東派發股息,這是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裁員。在連續多個季度業績不佳後,公司CEO格爾辛格本月早些時候被迫離職。
此外,分析人士也質疑,《芯片與科學法案》是否過度重視芯片製造,而對研發投入不足。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教授、《芯片戰爭》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指出,《芯片與科學法案》劃撥資金的80%都是建廠補貼,這種「不平衡」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2022年10月和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先後出台出口管制措施,針對中國先進芯片和相關製造設備的進口,意在全面加强打壓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先進制程能力。本月2日,BIS又新增136家中國實體和4家中國實體海外子公司至「實體清單」,管制範圍同樣聚焦在先進AI領域相關芯片和所需設備。
對此,中國也對美國出台了半導體相關的原材料管制措施。12月3日,中方决定加强有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
在3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應詢表示,中方此舉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法律規定作出相關决定。
發言人提到,近年來,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無端限制有關産品對華出口,並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進行打壓遏制,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企業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决反對任何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的錯誤做法。中方願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加强出口管制領域對話,共同促進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發言人說。
彭博社當時指出,作為數十種關鍵礦産的全球最大供應國,中國擴大出口管制將對美國相關行業造成嚴重影響。更引發這家美媒關注的是,這是中國首次複製美西方此前慣用的「治外法權」,將出口管制延伸至中國境內外的公司,將中國産品或含有中國零部件的産品納入制裁範圍。
「中國在對美國發起反制方面一向比較行動緩慢或謹慎,但現在似乎很明顯的是,中國開始放開手脚了。」總部位於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湯姆•努尼斯特分析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駱明輝說:「這表明……在芯片方面,中國可以打出一些牌來打擊美國。」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則投書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方的反制措施「是一次外科手術式打擊」,「將對美國的關鍵産業産生重要的戰略影響」。他警告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應謹慎决策,因為「中國手裏還有很多『王牌』(trump c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