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4歲女擠破「胸口暗瘡」驚揭患乳癌 6大習慣增罹癌風險

生活事

24歲女擠破「胸口暗瘡」驚揭患乳癌 6大習慣增罹癌風險
生活事

生活事

24歲女擠破「胸口暗瘡」驚揭患乳癌 6大習慣增罹癌風險

2022年10月05日 17:00

女性要經常自檢

一般人認為乳癌的特徵就是摸到乳房有硬塊,但原來生「暗瘡」也可能是患乳癌的警號。英國一名24歲女子早前曾發現胸前有一塊凸起,以為只是普通的「暗瘡」並把它擠破,惟「暗瘡」不僅沒有消退,反而變得更大,且呈青紫色,求醫檢查後才得知患上乳癌,需即時接受治療。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根據美國媒體《Insider》報道,來自英國南威爾斯的24歲女子哈里遜(Siobhan Harrison)於2020年12月發現胸部出現一個疑似暗瘡的腫塊,並嘗試將其擠破,但暗瘡不僅沒有消退,後來更逐漸變大,且呈瘀青色,由於擔心身體出現異常,於是哈里遜隨即致電醫生預約進行檢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被診斷患第2期三陰性乳癌

哈里遜起初打算透過英國國民保健系統(NHS)進行檢查,惟等候名單長達9個月,於是她改到一間私家醫院進行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該「暗瘡」可能是患癌跡象,因此將她列入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的等待名單,並於2021年6月進行詳細檢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經化驗證實,哈里遜被診斷出患有第2期的三陰性乳癌,即意味著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附近組織,但仍未擴散至其他器官。哈里遜後來進行手術切除腫塊,又在今年初接受為期兩周的放射治療,以防止癌症復發,現時仍接受癌細胞復發監測。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資訊,三陰性乳癌是一種傳播速度更快、治療選擇更少、結果往往比其他類型更差的乳癌,多發病於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一般被認為是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機率轉移到腦部,為目前最複雜的乳癌類型。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乳癌6大高危因素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曾表示,年輕女士罹患乳癌,原因大多與以下6大高危習慣有關:

不運動。

很晚睡覺。

少吃蔬果。

愛吃煙燻燒烤肉品。

愛喝手搖含糖飲料。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污染。

英國知名沐浴品牌指出,有近9成人沖涼順序錯誤,並指出正確沖涼3步驟助保護肌膚健康。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錯誤沖涼順序或會無意中增加皮膚敏感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英國知名沐浴品牌 Original Source 近期公佈一項調查指出,雖然每日沖涼是「例行公事」,但是有高達86%的人士沖涼順序完全錯誤。用錯方法沖涼或無意中增加皮膚敏感的風險,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86%人沖涼順序錯誤

Original Source是次調查針對2000名英國民眾進行,結果顯示有44%的人習慣在洗頭前先用沐浴乳,7%的人先使用沐浴露,再用潤髮乳,最後才用洗髮水。22%的人則是先洗頭髮再洗身體,最後才護髮。另有8%的人先用潤髮乳,再用洗髮水和潤髮乳,有5%的人選擇先用潤髮乳,之後才用沐浴乳和洗髮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Original Source指出,正確的洗澡順序應為:

1. 先用洗髮水

2. 洗完頭後用潤髮乳護髮

3. 最後才使用沐浴露清潔身體。

洗髮水與潤髮乳殘留物易引起皮膚敏感或刺激反應

Original Source指出,這個順序有助於徹底沖洗頭髮上殘留的產品與油脂,避免護髮產品或洗髮水的化學成分留在皮膚表層,減少肌膚刺激及過敏風險,「如果先用沐浴乳,之後頭髮沖下來的洗髮水、潤髮乳殘留物可能會留在皮膚上,長期可能導致敏感或刺激」。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僅14%人士採用正確沖涼次序

最終數據顯示,僅有14%的人是採用「洗髮水—潤髮乳—沐浴乳」的正確順序,建議市民可重新審視日常清潔程序,養成科學、健康的洗澡習慣,以保護肌膚健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