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解剖新冠死者驚揭:病毒直攻心臟「全身壞光光」

博客文章

解剖新冠死者驚揭:病毒直攻心臟「全身壞光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解剖新冠死者驚揭:病毒直攻心臟「全身壞光光」

2022年10月26日 13:19 最後更新:13:31

為什麼和流感病毒相比,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轉重症、引發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的多重器官影響?近期,澳洲科學家解剖了多名新冠死者遺體,得出答案。

他們發現,死者心臟組織上的DNA遭到破壞,顯示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的作用方式非常不同,會直接攻擊心臟,令感染者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新冠病毒示意圖。

新冠病毒示意圖。

綜合英澳醫藥新聞網站「News Medical」、澳洲媒體《坎培拉時報》(The Canberra Times)報導,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UQ)研究人員9月在科學期刊《免疫學》(Immunology)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團隊以為何與2009年H1N1流感疫情相比,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重症,出現包括更長期嚴重的新血管疾病在內等多重器官影響的疑問為出發點進行研究。

團隊解剖7名未接種疫苗的巴西新冠死者、2名流感死者、以及6名一般死者的遺體,收集他們的心臟組織進行分析。

研究發現,新冠死者心臟組織的DNA受到損害,不過流感死者的心臟組織卻沒有受損情形。

帶領這項研究的昆士蘭大學癌症、免疫及代謝醫療研究所(Diamantina Institute for Cancer, Immunology and Metabolic Medicine)研究員庫拉辛格博士(Arutha Kulasinghe)表示,雖然COVID-19及流感都是非常嚴重的呼吸道病毒,不過2者對患者心臟組織的影響卻非常不同。

團隊並未在新冠死者的心臟組織上檢測到病毒粒子,不過卻發現了與DNA受損及修復有關的組織變化。DNA受損與修復的機制促進了基因不穩定性(genomic instability),這種情形通常和糖尿病、癌症、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及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

同樣參與這項研究的昆士蘭大學教授佛瑞塞(John Fraser)解釋,當檢視流感死者的心臟組織時,他們發現過度發炎反應,不過新冠死者的組織卻顯示新冠病毒「攻擊心臟DNA」,「可能是直接、而不只是發炎的連鎖反應」,「我們的研究明確顯示,新冠病毒不像流感。」

為什麼新冠死者的心臟組織出現DNA受損情形?

這篇報告引述其他研究內容指出,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誘發的心臟併發症之間的潛在差異,是誘發干擾素(Interferon,IFN)對心臟的作用,新冠病毒釋出了會抑制I型干擾素的蛋白。過去研究顯示,I型干擾素在患者出現新血管疾病中發揮了保護作用。

這項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收集心臟組織樣本是屬於侵入式操作,因此過去關於新冠病毒對心臟的影響研究,多僅限於血液生物標記及生理測量。這篇研究除了進一步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影響心臟外,也有助於未來發展出修復心臟的療法。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檢測Meta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英媒《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稱,英國為了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變得「順從」,更以「吸血鬼」來形容中國,警告英國不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英媒質疑,納瓦羅的言論,顯示其脆弱及好戰,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

據《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道,納瓦羅宣稱英國放任北京將經濟實力擴展到全球,抨擊英國與中國重新接觸的舉動。他指,關稅談判期間,與中國的接觸將是「非常危險」;認為英國過度受隱含附帶條件的中國「恩賜」影響,警告英國應避免成為中國傾銷貨品的地方。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泰晤士報》稱,納瓦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言論引起英國官員的擔憂,因他們正努力與歐盟和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同時又希望不要觸怒白宮。

去年7月,英國工黨贏得大選後,一直在推動與北京重啟溝通,採取「平衡」、「務實」的態度,認為孤立中國、「假裝中國不存在」,不符合國際現實與英國利益。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和外相林德偉先後訪華,都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定、平衡關係的必要性。《每日電訊報》說,李韻晴最近也表示倫敦是中國資金的「天然家園」。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對於納瓦羅的言論,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指,本屆政府將始終以警醒的眼光、清晰的戰略來處理英國與中國的關係,英國的國際貿易方針將繼續致力於促進英國的長期繁榮,但同時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絕不退讓。

英國iNews網站刊登題為「英國不會對中國俯首稱臣,但世界舞台也並非美國一家獨大」的評論文章稱,納瓦羅在英國尋求與美國政府協商關稅問題的敏感時刻,抨擊英國政府,此舉暗示美國對英國及其歐洲盟友的敵意。

文章認為,納瓦羅可能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因為均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到2023年,英國有970家公司實際上由中國所有,創造了超過5.9萬個就業職位,收入超過1160億英鎊。該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對英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文章又稱,納瓦羅的言論表明,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存在弱點。縱使這些言論與美國政府一貫的強硬立場相符,但也掩蓋一個事實,因為特朗普和納瓦羅的關稅策略,全球貿易關係如今已岌岌可危,納瓦羅或許希望看到英國政府為達成與美國的協議,而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舉措,但這一干預行為可能遭到來自美國國內的反對。

雖然英國僅遭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基本稅率10%,但英國仍未能躲過特朗普對汽車和鋼鋁製品實施的25%關稅。儘管批評英國的對中政策,但納瓦羅說,英美貿易協商持續有進度。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曾對英美盡速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不過,英國與歐盟19日將舉行峰會,英、歐官方皆已釋出擬加強合作的訊號,各界預期雙方將就經貿和安全議題推動進一步整合和協調一致,包括在食品法規標準、碳交易等領域。特朗普此前曾指歐盟的存在是為了「搞」美國,又指控歐盟對進口美貨刻意設置障礙。

但英國官方曾強調,英國不需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選邊站,兩者對英國都很重要。食品法規標準是英美貿易協商一大潛在難點。和歐盟一樣,英國目前不開放進口經賀爾蒙處理的牛肉、以及經氯洗滌的雞肉。若英國不願鬆綁食品規範,納瓦羅說,英國將為此付出成本。

在特朗普的經貿財政團隊中,納瓦羅作風一向屬激進派,信奉「關稅」作為政策工具的效用,主張美中應經貿脫鉤、世界應孤立中國。 納瓦羅在特朗普第一及和第二任期皆位居要職;對其「生存之道」,納瓦羅曾說,準則是「全心全意協助特朗普總統實現願景」,且「絕不邀功」,但永遠要「願意出面承擔罪責」。至於去年7月上台的英國工黨政府,則主張對華持平衡、務實態度。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5月3日的公開活動上表示,經貿關係不是零和遊戲,貿易壁壘如同抽刀斷水。他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總體是平衡且雙贏的,美方若濫施關稅,最終「損人害己」,將干擾企業正常經營與民眾生活,甚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破壞世界經濟穩定成長。「我們不願打關稅戰,但不怕打。我們堅定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而且是國際經貿秩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