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天氣轉冷,近日多名美國專家警告新一輪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病例的激增正捲土重來,更預計美國秋冬新一波病例將在明年1月達到頂峰。除美國外,全球多國疫情指標上升,面臨疫情反彈的高風險。與此同時,新冠變異還在繼續,可能出現多個變異毒株會同時出現,相互「擴張競爭」的局面。各國衛生官員正考慮要求以佩戴口罩和接種疫苗等方式保護人們。
專家警告美國今冬或面臨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AP圖片
近日,美國《時代》週刊網站上發表了一篇主旨為「美國的第三個新冠冬天即將到來,但它還沒作好準備」的文章。來自美國州立舊金山大學和德雷克大學的兩名學者在文中警告稱,在未來幾個月,隨著氣溫下降、社交活動轉移到室內和假期旅行開始,以及越來越能逃避免疫的新變異毒株出現,可以預見又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病例的激增。
與此同時,由於疫苗接種率過低、相關撥款的削減導致病毒檢測量下降、衛生機構停止向公眾免費提供N95口罩等原因,美國並未就迎接新一波疫情作好充分準備。文章寫道:「如果沒有新的撥款來保障這些基本必需品,美國可能會面臨又一個非常黑暗的疫情冬天。」包括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在內的科學家普遍預計,美國秋冬新一波病例將在10月開始激增,並在明年1月份達到頂峰。
除了美國外,世界多國在今冬也面臨疫情反彈的高風險,有的已經處於新一波疫情當中。在歐洲,隨著天氣轉冷,新冠疫情的捲土重來正在醖釀中。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說,如今該地區15個國家出現新增感染病例數上漲,其中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拉脫維亞和列支敦士登的新增感染率最高。
德國新增感染率高。AP圖片
在德國,10月中旬的統計數字顯示,德國7天內每10萬人中新增確診病例達732例,而實際感染數字很可能更高,因為很多人不再進行核酸檢測。德國醫院協會表示,德國醫院已被逼入絕境,大量感染病例令醫院難以維持正常運轉。德國衛生部呼籲各州加強現行規定,包括在長途列車、醫院和診所重新強制佩戴FFP2口罩。
法國已迎來第八波新冠疫情,每天有超過5萬例新增確診病例,年輕人中的感染數字更是一路飆升。衛生官員正在考慮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
在日本,每7天新增確診病例數時隔兩個月轉為增加。專家認為,臨近年底,人員流動變得頻繁,又隨著出入境政策放寬,海外的病毒極易進入日本,發生第八波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呼籲加強新冠和流感疫苗接種、重建檢測和醫療體制。
日本入境政策放寬,專家認為海外病毒極易進入日本。AP資料圖片
南韓新增病例也出現增多跡象。防疫當局17日表示,預計南韓可能會在12月初再次出現一波大規模疫情。
鑒於世界各地的疫情形勢,世衛組織19日宣佈,新冠疫情仍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該組織可以發佈的最高警告形式。世衛表示,新冠疫苗和治療意味著全世界應對大流行的能力更強了,重症病例明顯減少,但確診病例數再次上升,大流行尚未結束。截至目前,全球已報告了6.2億例新冠確診病例和650萬例新冠死亡病例,而實際數字很可能要高得多。
新冠病毒的變異還在繼續,奧密克戎的新變種開始在全球多地肆虐,並被認為擁有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幾乎所有完成了測序的病毒樣本都有關係,目前記錄到的該變異株的子變體已超過300種。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范克爾克霍夫說,奧密克戎的所有子變體都顯示出增強的遺傳性和免疫逃逸特性,有些組合還表現出明顯的免疫逃逸。她說:「這讓人擔憂,因為我們需要確保全世界使用的疫苗仍然能夠有效地預防重症和死亡。」
不斷出現的新變種可能導致疫情再次擴大,而很多國家壓縮了檢測規模,導致疫情變化趨勢難以把握。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今年秋冬,奧密克戎「變異群」可能會主導新冠疫情,這意味著在全世界范圍內,奧密克戎多個變異株會同時出現,相互「擴張競爭」。
目前美國的主導變異株是奧密克戎BA.5,還有奧密克戎BA.4.6,以及BA.5的分支BQ.1和BQ.1.1。福奇認為,BQ.1和BQ.1.1具有危險的「可能逃避部分干預措施的屬性或特點」,有可能讓疫情惡化。其中BQ.1.1已經開始在多國蔓延,有專家預測,它很可能成為新一波疫情中的主流毒株。
在南韓,BA.5變異株的感染病例佔比逐漸減少,以歐洲為中心流行的奧密克戎BF.7變異株的佔比不斷增加,並且也檢測出了BQ.1和BQ.1.1。
在這些變異株中,另一種需要警惕的變體是XBB,它是由兩種奧密克戎亞變種遺傳因子序列混合排列而來的新變種。世衛組織19日說,已在26個國家發現了XBB——很可能是迄今免疫逃避能力最強的新冠病毒變種。跟蹤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變化的國際研究機構「流感數據共享全球倡議」的數據顯示,新加坡是過去30天內XBB或衍生變種濃度最高的國家,其次是印度、孟加拉國、美國、澳大利亞和丹麥。
目前XBB正在與奧密克戎BQ.1.1角逐迄今為止逃避免疫能力最強變種頭銜。世衛組織表示,雖然XBB似乎比其他奧密克戎變種傳播更有效,但尚不清楚它是否會比其他變種造成更嚴重的疾病。
范克爾克霍夫強調,鑒於新的奧密克戎子變體的廣泛傳播,各國需要加強監測,以便應對病例的增加,或許還有住院人數的增加,「我們得保持警惕」。衛生官員表示,應該利用一切可用的辦法——包括疫苗接種——來保護人們,尤其是最脆弱的群體。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備受Signal群組洩密醜聞困擾的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再被爆亂下軍事指令,甚至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毫不知情,不單凸顯其難以控制,也反映白宮尤其五角大樓內部政策及指揮極其混亂,甚至內訌加劇。
路透社5月6日報道,以「赫格塞斯下令取消烏克蘭武器令白宮措手不及」為題,爆出在特朗普展開第二任期約一星期後,美國軍方向三家以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和卡塔爾美國基地為基地的貨運航空公司發出指令,停止 11 個滿載砲彈和其他武器飛往烏克蘭的航班。
路透社披露,美防長赫格塞思突下令停運援烏武器,而特朗普毫不知情。
幾小時內,來自基輔的烏克蘭人和負責協調物資運送的波蘭官員就,向美方提出大量疑問,究竟誰命令美運輸司令部(簡稱 TRANSCOM)停止飛行?是否永久停止所有援助?但此刻,美國白宮、五角大樓和國務院的高級國安官員竟無法提供答案。一星期之內,航班恢復飛行。
據路透社查閱運輸司令部記錄顯示,口頭命令來自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辦公室。運輸司令部發言人表示,是透過五角大樓參謀長聯席會議收到命令。
路透社引述3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於 1 月 30 日結束在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烏克蘭問題會議,與會的包括赫格塞斯、國務卿魯比奧和其他高級國安官員,但之後特朗普取消了會議。兩位了解會議情況的人士稱,會談中提出了停止對烏克蘭援助的想法,但總統並未下達停止對烏援助的指示。據兩位了解白宮私人討論的消息人士和另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總統和與會的其他高級國安官員都不知道赫格塞斯的命令。
據報,特朗普於 1 月 30 日在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烏克蘭問題會議,與會的包括赫格塞斯、國務卿魯比奧和其他高級國安官員。AP資料圖片
當時白宮告訴路透社,赫格塞斯遵循特朗普指示,暫停了對烏克蘭的援助,並指這是政府立場,惟當時白宮沒解釋為何該項命令被迅速撤銷。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說,結束俄烏戰爭談判一直是一個複雜多變的局面,白宮不會詳細記錄整個過程中政府高層官員之間的每一次談話,最重要是,與特朗普就任時相比,「今天的戰爭更接近結束」。但據記錄,該次取消行動對運輸司令部造成了220萬美元的損失。1個月後,白宮宣布,拜登政府授權的暫停軍事援助的命令正式生效。
報道指,5名知情人士證實,航班暫停數日顯示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國安政策方面存在混亂,而在五角大樓,混亂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許多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外交政策內部分歧、根深蒂固內部積怨、及缺乏經驗的工作人員,都是問題所在。
兩位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烏克蘭和歐洲官員於2月2日起詢問暫停飛行一事。運輸司令部記錄顯示,國防部長「SECDEF」曾下達口頭命令,停止飛行,但飛行於2月5日恢復。
然而,貨物運輸暫停數日,引起基輔民眾恐慌。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其後與烏方的談話中,美國政府將暫停視為「內部政治」。被取消的航班上載有拜登政府早已批准並獲得國會授權的武器。
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大部分是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交付,但仍有少量援助在籌備中,計劃今年夏天完成交付。
事實上,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需多個部門批准,可能需數周甚至數月才能完成。美國的大部分軍援都經過波蘭的物流中心,然後由烏克蘭代表接收並運入國。目前尚不清楚11 個被取消的航班是否是該月僅有的原定航班,波蘭已經儲存多少援助物資。
4月15日赫格塞斯的幾名高級顧問因被指控未經授權洩密而被「炒魷」。AP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此消息曝光之際,正值4月15日赫格塞斯的幾名高級顧問因被指控未經授權洩密而被「炒魷」,美國國務卿的通訊受包括國會在內的審查。
3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稱,赫格塞斯誤解了與總統關於烏克蘭政策和援助運輸的討論,但無進一步說明。另4位了解情況的人士稱,五角大樓內部的一小部分工作人員建議赫格塞斯考慮暫停對烏克蘭的援助,惟當中許多人其實從未擔任過政府職務,多年來一直反對美對烏的援助。有知情人士形容,當時僅是「後勤暫停」。
消息人士透露,1月30日,赫格塞斯到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帶了一份由特朗普一些高級政策顧問起草的備忘錄,促白宮考慮暫停對烏運武,以便在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中獲得籌碼。當時,國務卿與其他參與烏克蘭政策的高級官員出席了會議,包括上周四被迫離職、預計將被提名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國安顧問沃爾茲、及烏克蘭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當時討論了美對俄烏的政策,包括可能加強對莫斯科的制裁,而停止援助烏方確實在討論中出現過。
但消息人士稱,在會談期間,特朗普再次拒絕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也拒絕命令赫格塞特在向基輔運送設備方面實施任何政策變更。
其後,五角大樓有工作人員向特朗普的親密顧問透露了暫停援助的消息,並與總統討論了是否恢復援助,惟運輸司令部已取消了 11 個航班,而當時媒體仍未知道赫格塞斯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消息人士稱,國安顧問沃爾茲最終介入,撤銷了這項決定。
特朗普上任後 承諾與俄烏合作結束戰爭,其兩位特使即基輔支持者凱洛格、及房地產巨頭、總統密友維特科夫,著手與雙方進行談判。另一方面,在五角大樓,赫格塞斯的一些政策顧問私下也開始起草撤回美國對烏支持的提案。另有些人此前曾建議共和黨議員推行「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呼籲美國撤回在中東和歐洲的軍事承諾,美副總統萬斯也支持類似觀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白宮內鬥使政策制定過程變得複雜,正當在凱洛格和維特科夫試圖與俄烏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他們的工作人員在幕後主張美國撤回對基輔的支持,激怒了烏克蘭官員。
4月26日在梵蒂岡出席教宗方濟各葬禮期間,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曾短暫會晤。
而華府已與基輔簽訂一項關於其稀土礦產權的協議,有美官員稱該協議是為收回美國支持烏克蘭戰爭而花費的資金。
但有白宮官員公開表示,若俄烏和談短期內再無跡象取得明確進展,美方將不再參與斡旋。美國Axios新聞網4月22日引述消息人士披露,美國此前在巴黎向烏方提交了特朗普的「最終版」和平協議方案,僅有一頁紙,內容包括美國將承認克里米亞地區為俄羅斯領土,並非正式承認俄羅斯對自2022年俄烏爆發衝突以來幾乎所有佔領地區的控制權。根據方案,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但可加入歐盟,並將由歐洲國家向烏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4月25日,《時代》雜誌刊出專訪特朗普,談及烏克蘭問題時,特朗普指責基輔挑起戰爭,指烏克蘭將失去約20%的領土,克里米亞歸俄羅斯。4月26日,在梵蒂岡出席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期間,特朗普與烏總統澤連斯基進行短暫會晤,之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對普京不滿,聲稱正認真考慮對俄實施大規模制裁。4月3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的協議。5月2日,路透社引述消息稱,美國官員已經敲定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經濟制裁措施,包括針對銀行業和能源領域的舉措,迫使其接受美方盡快結束戰爭的要求。但明顯,特朗普開始失去耐性,因上任逾100日仍未解決其競選期間承諾俄烏衝突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