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少人都接觸過中國古代的地圖,不同時期製作方法都不一樣。我們也感受到不一樣的感覺。其實,中國古代並沒有嚴格的「地圖」概念,而僅以「圖」或「志」的形式來描繪所觀察到的客觀地理面貌。直至明朝西方傳教士帶入較為先進的地圖繪製技術,中國才開始有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地圖」。

古代地圖其實只是簡單的示意圖(網上圖片)

古代地圖其實只是簡單的示意圖(網上圖片)

中國古代的「圖」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天下輿地圖」,以魏晉時裴秀奠定的「製圖六體」原則為基礎;另一種是「方誌附圖」,用於展現一個地區小範圍內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狀況。

更多相片
古代地圖其實只是簡單的示意圖(網上圖片)

古代地圖其實只是簡單的示意圖(網上圖片)

明代《揚州府志》中的揚州城圖(網上圖片)

明代《揚州府志》中的揚州城圖(網上圖片)

北宋《禹跡圖》(拓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計里畫方地圖(網上圖片)

北宋《禹跡圖》(拓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計里畫方地圖(網上圖片)

明代《九邊圖》沿用了元代的山水畫法(網上圖片)

明代《九邊圖》沿用了元代的山水畫法(網上圖片)

《鄭和航海圖》局部(網上圖片)

《鄭和航海圖》局部(網上圖片)

康熙《皇輿圖》(網上圖片)

康熙《皇輿圖》(網上圖片)

「天下輿地圖」因為有一定的地理測量原則為基礎,所以一直傳承至清末光緒年間。而「方誌附圖」由於分支繁多,所以沒有明確的版本傳承,但出現《鄭和航海圖》等重要的古代地圖資料。

明代《揚州府志》中的揚州城圖(網上圖片)

明代《揚州府志》中的揚州城圖(網上圖片)

繪製「天下輿地圖」的基本原則,是由西晉裴秀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製圖六體」。所說的六體是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類似於現代地圖中的比例尺、水平方向、里程距離等概念。「製圖六體」在中國古代地圖史中有重要地位,唐代賈耽就據此研究出「計里畫方」的具體製圖方法,宋代沈括亦研究出「二十四方至」和「製圖七法」。

北宋《禹跡圖》(拓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計里畫方地圖(網上圖片)

北宋《禹跡圖》(拓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計里畫方地圖(網上圖片)

「計里畫方」即以地圖上的一寸代表固定里數,畫成方格,然後在方格中根據測量資料和方位繪製,並用特定符號標識不同的地理事物。限於古代的科技和資源,「計里畫方」的地圖數量十分稀少,大多數的地圖還是「方誌附圖」。

「方誌附圖」屬於示意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地圖,類似現在旅遊景點的簡易地圖。由於它們借鑒了古代山水畫技巧,所以當中的重要建築、地點、景觀、道路等,都沒有詳細距離數據和準確方位。而且方誌附圖多數是根據歷代積累的文字材料來畫圖,欠缺實地考察的地形資料。

明代《九邊圖》沿用了元代的山水畫法(網上圖片)

明代《九邊圖》沿用了元代的山水畫法(網上圖片)

不過歷史上亦有不少方誌附圖是經過實地觀測才繪製出來的,如古代的城防圖、水利圖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鄭和航海圖》,鄭和被派遣出航期間,依據觀測的內容繪編航海圖,對中國古代航海史有重要意義。

《鄭和航海圖》局部(網上圖片)

《鄭和航海圖》局部(網上圖片)

西晉裴秀的「製圖六體」方法,與現代地圖學相似,有基本的繪製原則,又需要實地測量,然後換算成可以用來繪製的數據資料,但中國古人還沒有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也不知道什麼是投影技術,所以以前的「天下輿地圖」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圖」,無法還原真實的地理狀況。

直到明朝晚期,傳教士將西方先進的測量技術和繪圖技術帶到中國,中國才出現較為標準的現代地圖。晚明之後歷朝歷代都有主持全國性的實地測量和地圖繪製工作,巔峰之作便是清朝康雍乾三代時期繪製的《皇輿圖》。

康熙《皇輿圖》(網上圖片)

康熙《皇輿圖》(網上圖片)

當時康熙下令讓西方傳教士負責《皇輿全覽圖》的實地測量和繪製,此後雍正、乾隆兩朝分別完善了西藏、新疆地區的內容,令歷史上真正出現「中國地圖」。後來西方傳教士亦根據這種方法,繪製出東亞地區的地圖,將它們帶回西方,補充世界地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