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功能性文盲達人口25%? 前白宮發言人當選州長致力掃盲

博客文章

美國功能性文盲達人口25%? 前白宮發言人當選州長致力掃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功能性文盲達人口25%? 前白宮發言人當選州長致力掃盲

2022年11月12日 14:12 最後更新:14:24

「如果我當選,將致力『掃盲』,提高民眾識字率」。特朗普時期擔任白宮新聞秘書的薩拉•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早前在競選阿肯色州州長時提出以上的文化教育主張,並且成功當選該州首位女州長。

薩拉•桑德斯。AP圖片。

薩拉•桑德斯。AP圖片。

雖然美國號稱全球最大經濟體,擁有眾多一流學府的留學聖地,但當地民眾的「功能性文盲」比例幾乎佔全國人口約25%,以致「掃盲」都能夠成為州長候選人的競選政綱之一。所謂「功能性文盲」指的是,能閱讀、書寫或計算,又不足以處理日常生活事務,例如閱讀報紙、查字典、讀公車時刻表、填寫申請書等。

2013年,美國教育部聯同美國國家識字研究所開展一項美國文盲人數的調查,結果發現全美成年人的文盲比例達人口14%,即3200萬人。全美21%的成年人有閱讀困難,就連小學五年級生的閱讀水平都達不到。

喬納森•科佐爾在其著作《美國文盲》中寫到,美國有2500萬成年人讀不懂殺蟲劑瓶上的毒性警告,也讀不懂孩子老師的來信,或者報紙頭版的內容。更嚴重的是,有高達3500萬人的閱讀能力連滿足社會生存需要的層級都達不到。

加拿大著名主持人里克•默瑟(Rick Mercer)有一檔名為「與美國人交談」(Talking to Americans)的標誌性電視節目。里克在節目中,隨機採訪美國市民,例如詢問他們「三角形有多少條邊」。有美國人回答:「沒有。三角形沒有邊」;另一受訪者則堅稱有「四條邊」。當被問到星球大戰是否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有不少美國人回答「肯定的」。

加拿大著名主持人里克•默瑟主持「與美國人交談」的電視節目。網上圖片。

加拿大著名主持人里克•默瑟主持「與美國人交談」的電視節目。網上圖片。

現時,「功能性文盲」已嚴重影響美國社會的運作。有研究表明,無法閱讀的人口每年給美國帶來2250億美元的損失,對美國醫療系統的影響每年高達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功能性文盲」還與犯罪有極強的關聯性。據美國司法部統計,85%上少年法庭的青少年屬於「功能性文盲」,成年囚犯也有高達70%的人有閱讀困難,60%的人閱讀能力低於小學五年級的孩子。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國際成人能力評估計劃(PIAAC)的研究,美國人識字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美國人的平均讀寫水平只達初中標準。4%的美國人識字能力是低於1級的(全球平均是3%),屬於「純文盲」,例如,看到投票結果的表格,都無法分辨誰得票最低。

14%美國人屬於1級(全球平均12%),即「半文盲」。他們只能看懂上面簡單的表格,例如,有兩段話描述某種藥物在15個國家的銷售情況,但他們沒法從中數出銷售佔比超過10%的國家數量。

34%的美國人的識字能力是2級,即「略通文墨」,擁有最基本的讀寫能力,但大多無法從網站找到自己需要的聯繫人信息。換言之,上述三個群體的總和,已超出美國人口50%。

美國有大量印度裔的IT工程師。網上圖片。

美國有大量印度裔的IT工程師。網上圖片。

既然美國文盲成比例如此嚴重,那美國為何在科技方面獨領風騷?這和美國的人才政策有關。簡單而言,是用海外人才填補。以印度為例,該國人才流失率高達80%,尤其是計算機領域人才。美國科技行業中,有約15%的初創企業是由印度人組建。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曾經在清末時期,陷入文盲大國的窘境。目前,學術界對晚清文盲率的說法不一,如果按1909年清朝學部第三次教育統計,當時全國「粗通文墨者」總數約300萬左右,按四億人口算,識字率不到1%;如果按較寬鬆的準則,當時有讀寫能力的男性約佔30%至45%,女性則占2%至10%,這個比例接近現時的美國文盲率,也難怪有內地評論家笑言,「晚清啥樣,未來晚美就啥樣」。

或許,美國的文盲率也解釋到,大批民眾支持特朗普並且對中國抱有敵意的原因。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現代奴隸制」曝光:雇主强奸柬埔寨女工 在日外勞殘酷現狀引關注

2024年12月19日 11:47 最後更新:11:52

一名現年23歲的柬埔寨女子兩年前參加日本「技能實習生」(也稱「研修生」)項目,滿懷憧憬來到日本。但到了日本後,她發現自己陷入一場長達兩年的噩夢之中。

據日本共同社、《南華早報》報道,12月16日,這名柬埔寨女子在東京提起訴訟,指控她所在的草莓農場的一名經理多次對其强奸,導致她懷孕並被强迫墮胎。

這名女子向涉事經理索賠8000萬日元(約合400萬港元)。

12月16日,柬埔寨受害女子的律師舉行發布會。日媒視頻截圖

12月16日,柬埔寨受害女子的律師舉行發布會。日媒視頻截圖

當天,該女子委托的律師和一家給予支持的日本工會在東京舉行新聞發布會。

據律師描述,該女子表示,她於2022年7月在日本栃木縣的一家草莓農場工作。幾個月後,農場的一名58歲的男經理「幾乎每天」都對其進行性侵犯,自2022年12月持續至2023年4月,期間導致其懷孕並墮胎。

這名經理則否認了這些指控,並告訴當地媒體,他與柬埔寨女子的行為是雙方自願的。

但共同社援引受害女子的話指出,她為來到日本而負債累累,農場經理實施性侵犯時一直以「開除」「遣返回國」為由進行威脅。她說:「我別無選擇,只能被迫服從,因為我害怕丟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京提起訴訟之前,這名23歲的柬埔寨女子曾於2023年向栃木縣警方提出申訴。但當地警察却以「證據不足」的理由,不予立案。

今年6月,該女子被診斷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隨後繼續拿起法律武器維權,並得到了人權組織和工會的支持。

此後,在同一農場工作的另外兩名柬埔寨女性也加入了訴訟,表示她們也遭到了同一名農場經理的性侵犯。

日本人權倡導者表示,該女子的經歷並非孤例,只是一個存在嚴重缺陷的制度的最新例證,揭露了日本研修生制度存在的系統性剝削現象。有人權人士直言,這是一種「現代奴隸制」,旨在剝削在日本的外籍勞工。

「研修生」與「研究生」,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別。通俗來講,研修生就是在日本學習勞動技能、順便打工的外國人,實質上就是日本企業廉價的勞動力。

日本於1981年建立「外國人研修制度」,隨著日本社會的老齡化日益嚴重導致勞動力缺乏,研修生制度逐漸演變成變相引進勞動力的方式。1993年,日本又推出「技能實習生」在留資格,但技能實習生從事的勞動多是日本人不願幹的低薪工作,也就是日本人口中的「3K工作」(危險kiken,髒kitanai,累kitsui),這與培訓技術的目標日漸背離。

可以說,技能實習生制度本身就是一個剝削外國人廉價勞動力的制度,而這一制度也是導致研修生安全問題的原因之一。明明是引進國外的勞動力,却偏要弄一個「研修生」和「技能實習生」的名義,使雇傭外國研修生的日本企業和雇主可以逃避勞動法所規定的企業雇傭義務,如工傷保險、雇傭保險、男女同工同酬等。

因此,研修生在工作中面臨著不公正對待、工傷事故高發、超負荷加班導致「過勞死」等狀况。

《南華早報》還提到,更糟糕的是,嚴格的簽證規定將工人與單一雇主綁定,造成了權力不平衡,研修生如果受到虐待幾乎無處可去。上個月,日本剛剛宣布了允許實習生更換雇主的改革。

「這些研修生不被視為人,他們只是勞工,」日本「外籍勞工團結網絡」組織執行董事鳥井一平表示,「幾乎每個參加這個項目的女性都曾遭受過性騷擾。」他還說,在日外籍勞工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需要一個「可以說不」的制度。

日本勞動省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外國研修生在工作事故中死亡22人,1人為過勞死。外國研修生的死亡率是日本工人的兩倍多。2023 年,總計41萬名研修生中,有9753人「逃離」,創下歷史新高。

「我們必須捫心自問,如果日本政府這樣對待日本工人,公衆會作何反應。」日本「人權觀察」組織官員笠井哲平稱,「日本政府利用這種計劃獲取勞動力,同時任意限制外籍勞工更換雇主的權利,這種做法是一種系統性歧視和現代奴隸制。」

《南華早報》指出,針對研修生制度的系統性變革仍難以實現。儘管日本政府已承諾在2027年之前廢除研修生計劃,但批評人士表示,未來的替代計劃預計也會是換湯不換藥。鳥井一平表示,為日本公司提供足够多的廉價工人,才是日本政府真正重視的議題。

日媒2017年製作了一檔披露日本雇主欺壓中國研修生的電視節目。視頻截圖

日媒2017年製作了一檔披露日本雇主欺壓中國研修生的電視節目。視頻截圖

日本的「研修生」制度一直臭名昭著、事故頻發,上述案件只是再一次掀開了該制度的「遮羞布」。

2008年,一名中國研修生的遺體在宿舍被人發現,死於心肺功能停止。令人痛心的是,死者在死亡前一個月,已加班超過100個小時。新華社當時稱,安全事故頻發與中國在日研修生惡劣的生存狀態脫不了干係。

2017年,日本東京電視台製作的一檔披露日本雇主欺壓中國研修生的電視節目引發關注。節目披露了中國研修生在日處境:低廉的薪水、糟糕的居住條件、時常挨駡、孤獨寂寞……研修生的生活令人觸目驚心。

2018年3月,《日經新聞》披露,日本保護外勞的團體「全國統一勞動組合」調查後發現,位於岩手縣的一家建築公司利用當局的「外國技術研修生」制度,從越南引進勞工。他們中一些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調派到福島,在那裏進行核垃圾的處理工作。

此外,2017年至2018年,日媒報道了多起在日中國研修生遇害案件。

「中國人當研修生,首先是被日本政府出賣。」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尤一唯曾刊文指出,日本政府想要吸引人才,但沒有對外國勞動力的政策進行過認真討論。

尤一唯表示,日本政府實質上只承認自己對於低端、低階勞動力的需求,無論是實習生、留學生和日本移民後裔都難逃「臨時性」救濟的性質。鑒於絕大多數外國勞動力被限於低階、低端的制度設計,以及他們在該制度下難以在日本獲得晋升空間的事實,大多在日外勞難逃被用之即弃的命運。

新華社也曾就此發文,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的研修生制度,名為幫助他國,實為盤剝外國勞動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