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媒引美高官證烏飛彈誤射波蘭 烏外長造謠論被「打臉」?

博客文章

美媒引美高官證烏飛彈誤射波蘭 烏外長造謠論被「打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媒引美高官證烏飛彈誤射波蘭 烏外長造謠論被「打臉」?

2022年11月16日 16:50 最後更新:16:56

波蘭邊境小鎮普熱沃多周二(11月15日)遭到飛彈襲擊,造成兩名工人身亡。烏克蘭堅稱是俄方所為,殊不知不到一日,就迅速被美國「打臉」。

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釀兩死。Telewizja Republika推特圖片。

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釀兩死。Telewizja Republika推特圖片。

據知,俄軍當日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空襲,期間有兩枚疑似俄軍發射的飛彈,跌入烏克蘭鄰國波蘭境內。由於波蘭是北約成員國,受俗稱「集體防衛條款」的《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保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晚發表全國講話,批評俄軍襲擊歐盟成員國波蘭的領土,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戰爭)升級行為。

更多相片
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釀兩死。Telewizja Republika推特圖片。

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釀兩死。Telewizja Republika推特圖片。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推特批評,俄羅斯散播謠言。庫列巴推特圖片。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推特批評,俄羅斯散播謠言。庫列巴推特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和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後向傳媒交代事件。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和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後向傳媒交代事件。AP圖片。

拜登深夜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AP圖片。

拜登深夜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AP圖片。

S-300防空系統。網上圖片。

S-300防空系統。網上圖片。

美國在911恐襲後,啟動北約第5條,出兵阿富汗。網上圖片。

美國在911恐襲後,啟動北約第5條,出兵阿富汗。網上圖片。

俄羅斯國防部反駁,重申俄軍未曾對烏克蘭接壤波蘭邊界附近的目標進行打擊,這些碎片與俄羅斯無關,又形容所謂「俄羅斯導彈落入波蘭境內」的說法是蓄意挑釁,目的是令局勢升級。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推特批評,俄羅斯散播謠言。庫列巴推特圖片。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推特批評,俄羅斯散播謠言。庫列巴推特圖片。

對此,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推特表示:「這不是真的,任何人都不該相信或擴散俄羅斯的這種言論。」他也說俄羅斯現在正在製造謠言,企圖帶風向指稱引發爆炸的是烏克蘭防空部隊的飛彈,並強調「大家早就該記取教訓了」。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和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後向傳媒交代事件。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和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後向傳媒交代事件。AP圖片。

現時,俄烏雙方都在戰爭中使用俄製飛彈,因此,波蘭總統杜達的用詞相對謹慎。他指,目前無法確定飛彈由誰發射的,美國專家已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呼籲民眾和國際社會保持冷靜。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則認為,15日的飛彈應該是「單一行動」,暫時未見到有後續的飛彈攻勢,波蘭已加強空防,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

美國總統拜登16日早上與G7和北約領導人召開圓桌會議,並且在會後首次就事件表態。他表示,從彈道軌跡看來,飛彈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的、「現在主張這一點還為之過早,我將確保我們查明到底發生了什麼,並且在調查過程中共同決定下一步行動」。與此同時,G7和北約在聯合聲明中,則用了較長篇幅,譴責俄羅斯的「野蠻攻擊」和悼念死難者。

拜登深夜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AP圖片。

拜登深夜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AP圖片。

《美聯社》指,拜登的表態確實讓人意外,認為他的情報來源除美方之外,還有波蘭總統杜達等人提供的第一手資訊。據說,事發時,亞洲仍是深夜,拜登正在熟睡,工作人員通知他後,隨即聯同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安顧問沙利文,與杜達通電話,拜登承諾「美國全力支持和協助波蘭的調查」,並「重申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

《美聯社》提到,烏克蘭擁有包括S-300防空系統在內的俄製武器,又引用至少三位匿名美方官員透露,墜落在波蘭境內的飛彈是來自烏克蘭防空系統,目的是攔截一枚來襲的俄軍飛彈。《美聯社》指,這幾位官員要求不具名,因為他們未獲授權公開談論此事。

值得留意的是,在《美聯社》引述美方官員說法前,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巡航導彈是高精度武器,能夠在對敵電子戰和防空系統強力對抗的條件下使用,不可能偏離航向,但非正常啟動的烏克蘭S-300系統導彈倒有可能飛到那裡」,「這種例子之前發生過,包括烏克蘭用防空導彈擊中自家的住房」。

S-300防空系統。網上圖片。

S-300防空系統。網上圖片。

列昂科夫強調,俄羅斯無論空基還是海基巡航導彈的重量達400-450公斤,拖拉機和拖車在這種當量爆炸時會被炸成小塊,彈坑會很大。他推測,波蘭方面可能在拖拉機拖車下放置爆炸裝置進行「擺拍」。

針對北約條款,《華盛頓郵報》指出,自北約1949年成立以來,公約第4條至今啟動過7次,最近1次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位於北約東邊前線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共同啟動第4條。至於北約第5條,則啟動過1次,即美國2001年經歷911恐怖攻擊後,北約出兵阿富汗。

美國在911恐襲後,啟動北約第5條,出兵阿富汗。網上圖片。

美國在911恐襲後,啟動北約第5條,出兵阿富汗。網上圖片。

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的非營利機構「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律師艾布萊特(Katherine Yon Ebright)撰文指,公約第5條的文字相當彈性,所謂軍事回應,是允許各成員國決定要以哪種方式回應。

艾布萊特說,美國國會是憲法賦予宣戰權力的對象,負責撥款、監督軍事費,因此,美國總統需要國會授權才能出兵。如果國會認為,有必要採取軍事回應,國會可以宣戰,或有限度地授權總統出兵。她還補充,2001年啟動第5條時,德國都同樣經過國會同意,才可出兵,所以,北約成員國很清楚立法機關授權的重要性。

翻查資料,俄羅斯15日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導彈攻勢,共發射約90枚導彈,主要攻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烏克蘭形容,是近9個月戰事以來俄軍最猛烈一次攻擊,造成15個能源設施受損,全國約700萬戶停電。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正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令全球經濟震盪之際,北京對美國威脅採取強硬態度,拒絕撤回對美報復關稅,美方星期三(4月9日)凌晨0時1分起,開始對華徵收進一步關稅,即高達104%的關稅。緃然如此,中方反制的決心,卻令一眾美國政客感徬徨焦慮。

在當地時間4月8日舉行的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上,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便遭參議員嚴厲質詢,惟格里爾金卻未能回應面對中方反制下,白宮有何背後戰略應。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聽證會上遭議員圍攻。AP圖片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聽證會上遭議員圍攻。AP圖片

據《南華早報》等媒體報道,在接受兩黨議員質詢時,格里爾僅指出,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正取得成效,近50個國家已與他親自討論新政策,冀實現互惠,雖然有30多年歷史的持久貿易赤字不能一夜間解決,但正朝正確方向前進。

惟特朗普在其Truth Social帳戶上發文稱,中國「非常想達成協議,但他們不知道如何開始」、「我們在等他們的電話。這會發生的!」。這個被指相對溫和的態度,與之前警告北京要撤回其報復威脅,否則「有關中國要求會議的所有談判將終止」,大相徑庭。

特朗普在其Truth Social帳戶上發文稱,中國「非常想達成協議」,被指態度轉溫和。AP圖片

特朗普在其Truth Social帳戶上發文稱,中國「非常想達成協議」,被指態度轉溫和。AP圖片

俄勒岡州參議員Ron Wyden在聽證會上反駁格里爾,指美方似乎對中國「根本沒有任何策略」。就連共和黨議員也對特朗普關稅政策表不滿。

就連共和黨議員也表達強烈不滿。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Thom Tillis問及「如果這證明是錯的,我可以叫誰的脖子來勒索?」,指白宮似乎決定在各方面都發動一場貿易戰,質疑為什麽要針對那些有長久歷史淵源的合作夥伴。

Thom Tillis是少數幾位對特朗普關稅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的共和黨參議員,他一直批評特朗普關稅政策和保護主義政策,在特朗普上周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後,他就曾質疑白宮在重新平衡貿易方面是否制定了相應策略。

事實上,格里爾自己亦承認,「有時「(關稅)調整是會帶來挑戰」,但他有信心美國人能夠「應對挑戰」。

被特朗普威脅實施所謂報復性關稅的國家,都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包括竭力取悅、談判或奉承特朗普政府。惟中國則採取比其他國家更具挑戰的強硬立場,誓言「奉陪到底」,如果華盛頓升級貿易戰,警告可能會對美國出口徵收重大且可能匹配的報復性關稅。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硬回應美方在貿易戰上的威脅。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硬回應美方在貿易戰上的威脅。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4月8日再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另一名共和黨參議員Chuck Grassley在聽證會上說,雖然他支持特朗普的貿易目標,但認為總統被賦予了太多權力。

在聽證會上,格里爾亦被問到美國政府如何與北京合作,以確保中國遵守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於2020年談判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格里爾僅說:「我們拭目以待」。

根據該協議,北京承諾在接下來的兩年內購買價值5,0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北京遠遠沒達到這些目標,至少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造成的貿易中斷。格里爾表示,協議構思很好,但指責拜登政府未能有效執行。

格里爾也承認,中國在關鍵礦產加工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並警告美國正處於「危險」境地,需要在貿易、監管和環境政策方面採取「緊急」行動。

中國在全球關鍵礦產加工領域佔主導地位,提煉了大量對清潔能源和其他產業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產,如鋰、鈷、鎳和稀土。為反制特朗普的關稅措施,中國在先前採取的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更多稀土產品的出口管制。

分析家表示,股市暴跌迫使特朗普政府放鬆關稅威脅,但要發揮作用,也就是說,特朗普要改變或修正其立場。

顧問公司 Veda Partners 聯合創始人Henrietta Treyz在一份報告中指,隨著「對等關稅」的實施,硬數據將不可避免地累積起來,將令支持聲音慢慢減少,特別是當美國陷入衰退危機時。他指,市場幾天下跌 3% 確實會引起國會的關注,但真正促使人們採取行動的是,下跌的持久力或將持續多久,但預計國會在未來幾個月內不會真正限制總統的關稅議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