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邊境小鎮普熱沃多周二(11月15日)遭到飛彈襲擊,造成兩名工人身亡。烏克蘭堅稱是俄方所為,殊不知不到一日,就迅速被美國「打臉」。
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釀兩死。Telewizja Republika推特圖片。
據知,俄軍當日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空襲,期間有兩枚疑似俄軍發射的飛彈,跌入烏克蘭鄰國波蘭境內。由於波蘭是北約成員國,受俗稱「集體防衛條款」的《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保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晚發表全國講話,批評俄軍襲擊歐盟成員國波蘭的領土,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戰爭)升級行為。
點擊看圖輯
波蘭村莊遭導彈襲擊釀兩死。Telewizja Republika推特圖片。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推特批評,俄羅斯散播謠言。庫列巴推特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和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後向傳媒交代事件。AP圖片。
美國在911恐襲後,啟動北約第5條,出兵阿富汗。網上圖片。
俄羅斯國防部反駁,重申俄軍未曾對烏克蘭接壤波蘭邊界附近的目標進行打擊,這些碎片與俄羅斯無關,又形容所謂「俄羅斯導彈落入波蘭境內」的說法是蓄意挑釁,目的是令局勢升級。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推特批評,俄羅斯散播謠言。庫列巴推特圖片。
對此,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推特表示:「這不是真的,任何人都不該相信或擴散俄羅斯的這種言論。」他也說俄羅斯現在正在製造謠言,企圖帶風向指稱引發爆炸的是烏克蘭防空部隊的飛彈,並強調「大家早就該記取教訓了」。
美國總統拜登在G7和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後向傳媒交代事件。AP圖片。
現時,俄烏雙方都在戰爭中使用俄製飛彈,因此,波蘭總統杜達的用詞相對謹慎。他指,目前無法確定飛彈由誰發射的,美國專家已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呼籲民眾和國際社會保持冷靜。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則認為,15日的飛彈應該是「單一行動」,暫時未見到有後續的飛彈攻勢,波蘭已加強空防,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
美國總統拜登16日早上與G7和北約領導人召開圓桌會議,並且在會後首次就事件表態。他表示,從彈道軌跡看來,飛彈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的、「現在主張這一點還為之過早,我將確保我們查明到底發生了什麼,並且在調查過程中共同決定下一步行動」。與此同時,G7和北約在聯合聲明中,則用了較長篇幅,譴責俄羅斯的「野蠻攻擊」和悼念死難者。
拜登深夜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AP圖片。
《美聯社》指,拜登的表態確實讓人意外,認為他的情報來源除美方之外,還有波蘭總統杜達等人提供的第一手資訊。據說,事發時,亞洲仍是深夜,拜登正在熟睡,工作人員通知他後,隨即聯同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安顧問沙利文,與杜達通電話,拜登承諾「美國全力支持和協助波蘭的調查」,並「重申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
《美聯社》提到,烏克蘭擁有包括S-300防空系統在內的俄製武器,又引用至少三位匿名美方官員透露,墜落在波蘭境內的飛彈是來自烏克蘭防空系統,目的是攔截一枚來襲的俄軍飛彈。《美聯社》指,這幾位官員要求不具名,因為他們未獲授權公開談論此事。
值得留意的是,在《美聯社》引述美方官員說法前,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巡航導彈是高精度武器,能夠在對敵電子戰和防空系統強力對抗的條件下使用,不可能偏離航向,但非正常啟動的烏克蘭S-300系統導彈倒有可能飛到那裡」,「這種例子之前發生過,包括烏克蘭用防空導彈擊中自家的住房」。
S-300防空系統。網上圖片。
列昂科夫強調,俄羅斯無論空基還是海基巡航導彈的重量達400-450公斤,拖拉機和拖車在這種當量爆炸時會被炸成小塊,彈坑會很大。他推測,波蘭方面可能在拖拉機拖車下放置爆炸裝置進行「擺拍」。
針對北約條款,《華盛頓郵報》指出,自北約1949年成立以來,公約第4條至今啟動過7次,最近1次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位於北約東邊前線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共同啟動第4條。至於北約第5條,則啟動過1次,即美國2001年經歷911恐怖攻擊後,北約出兵阿富汗。
美國在911恐襲後,啟動北約第5條,出兵阿富汗。網上圖片。
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的非營利機構「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律師艾布萊特(Katherine Yon Ebright)撰文指,公約第5條的文字相當彈性,所謂軍事回應,是允許各成員國決定要以哪種方式回應。
艾布萊特說,美國國會是憲法賦予宣戰權力的對象,負責撥款、監督軍事費,因此,美國總統需要國會授權才能出兵。如果國會認為,有必要採取軍事回應,國會可以宣戰,或有限度地授權總統出兵。她還補充,2001年啟動第5條時,德國都同樣經過國會同意,才可出兵,所以,北約成員國很清楚立法機關授權的重要性。
翻查資料,俄羅斯15日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導彈攻勢,共發射約90枚導彈,主要攻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烏克蘭形容,是近9個月戰事以來俄軍最猛烈一次攻擊,造成15個能源設施受損,全國約700萬戶停電。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克什米爾邊境的硝煙在5月10日達到沸點,又突然發生戲劇性的停火,背後必然有很多細節,有關乎斡旋的苦口婆心,更有戰場的瞬息萬變。但是,對於美國急著邀功的行為,印度表現很淡漠。
美國總統特朗普社交平台發文。
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宣佈停火歸功於美國,美國務卿魯比奧也透露,在過去48小時裡,他和副總統萬斯跟印巴高層接連打電話,隨後印巴達成停火協議。
魯比奧還對印度總理莫迪、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的「明智、審慎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表示讚賞」。
看似是誇印巴領導人,其實是誇美國自己。然而,對於美國的邀功,印度表現很淡漠。
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透露,10日下午,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的總負責人直接與印度方面負責人通了電話,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在當地時間17:00(北京時間19:30)停止地面、空中和海上的一切射擊行為,雙方將於5月12日再次進行會談。
巴基斯坦人民慶祝停火。AP圖片
也就是說,美國說是自己的功勞,印度更認為這是印巴「直接」溝通的結果。
巴基斯坦方面,總理夏巴茲倒是公開感謝了美國和特朗普,但他同時還感謝了沙特、阿聯酋、土耳其、卡塔爾、英國等很多國家,還有聯合國秘書長。
其中,他還特別感謝了中國,稱無論巴基斯坦處於何種困難時期,中國都給予支持。
也就是說,在過去48小時內,有很多國同時參與了斡旋。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當天也和印巴官員進行了電話溝通,呼籲保持克制,努力勸和促談。
外長王毅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電話。資料圖片
但特朗普搶在印巴之前第一時間昭告天下,這確實很符合他本人的作風。所以,CNN評價:「美國將印巴停火歸功於美國,但實際上是在推動一扇敞開的大門。」
不管是哪一方的努力,最終讓兩國從戰爭邊緣退後,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內地資深媒體人「牛彈琴」分析,印巴突然停火,背後至少有五大原因。
一,國際社會斡旋。
美國的斡旋,中國的努力,還有30多個國家以及聯合國秘書長的奔走。印巴必須要給一些面子,重要人物的電話還是要接的。
印度媒體也說,誰宣佈這一消息並不重要,即便特朗普想邀功,只要能拯救生命,那就是一件好事。
巴基斯坦應該也樂於給美國一個面子。用一些朋友的話說,誰都知道,巴基斯坦最鐵桿的朋友是中國,但巴基斯坦也不敢輕視美國,也樂於展現其在大國(中美)間的某種平衡。
二,戰爭後果嚴重。
衝突10日陡然升級,巴基斯坦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可能向一場全面戰爭滑落。
但顯然,雙方都不想陷入一場全面戰爭,所以,進行了多天激烈交火後,停火勢在必然。
三,印度被打「疼」了。
兩國交戰,最大的停火難點是強勢一方的態度。在歷次印巴衝突中,斡旋巴基斯坦相對容易,因為巴方是弱勢的一方,不希望大打;印度對斡旋比較抵觸,認為這妨礙它擴大戰果。
但這次印度很快同意停火,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印度遭遇了重大挫折。
按照巴基斯坦通報的戰果,巴軍奮起反抗,繼之前擊落5架印度戰機外,10日又擊落一架印度戰機,還俘虜了印度飛行員;此外,巴JF-17梟龍飛機摧毀了印度S400防空系統,該系統造價15億美元。
巴總理夏巴茲就說,「我們贏了……這就是勝利」,巴軍將印度軍事基地、武器庫和空軍基地「變成了廢墟」,印度陣風戰鬥機也失效了。印度對此斷然否認。
戰場虛虛實實,真假難辨。但這一次交手,全世界都看到,印度沒有自己預料得那麼強,巴基斯坦也沒有印度預料得那麼弱。印度被打疼了。
所以,一貫強勢的印度,在嚴峻現實面前不得不考慮收手。
AP圖片
這也是戰火爆發得很猛烈、結束得又很突然的最主要原因。
四,雙方都達到了部分目的。
考慮到當前印度的民族主義情緒,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印度不對巴基斯坦做點什麼,領導層可能覺得無法交代。
所以,印度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呼籲,宣佈對巴基斯坦展開「朱砂」軍事行動,給巴方造成了重大傷亡。
從前幾天的戰果看,印度認為自己取得了重大勝利。至於印度方面的損失,印度人未必知道,即使真知道了,也未必都信。
巴基斯坦方面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也展開了堅決的反擊,認為自己取得了更大的實質性勝利。擊落這麼多印度最先進戰機,這是巴幾十年來最輝煌的勝利。
這樣的戰果,都可以向國內交代了。所以,印巴理智地後退一步,接觸談判,達成停火。
五,核陰影下的清醒。
印巴之戰是世界上兩個擁有核武器國家之間的第一次直接較量,歷史上從沒有發生過。當年美蘇之間,更多也只是代理人戰爭。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估計,印度現在擁有172枚核彈頭,巴基斯坦擁有170枚核彈頭。
印巴的核武器數量跟美俄沒法比,但這些核彈頭,已足以毀滅對方很多次。
大規模戰爭,對印巴是一個悲劇;如果滑向核戰爭,那更是全人類的災難。
所以,聯合國就警告,印巴之戰,世界承受不起。
「牛彈琴」分析,印巴邁出了理性一步,但事情還沒有完,接下來可以預料:
一,摩擦還會繼續。
停火達成之後,戰場不會立刻恢復平靜,印巴雙方肯定還會互相指責。但只要摩擦保持在低烈度,隨著時間推移,總會慢慢平息。怕就怕又突然一個重大事件,讓怒火陡然上升,和平努力付諸東流。
AP圖片
二,印巴肯定會深刻反思。
雙方會反思為什麼會爆發恐怖事件,也不排除深入分析戰略戰術,甚至國際軍火市場格局也會因此發生異動。
雙方會反思怎麼防範下一場衝突,這就需要雙方真正冷靜地坐下來好好談,而且建立互信,有誠意地執行。
三,國家發展任重道遠。
印度還很不富裕,巴基斯坦面對的挑戰也很多,將大量的民脂民膏,都花到軍費上,甚至不止視對方為仇敵,還要將東方大國作為對手,真是何必又何必?
印巴邊境附近一個村莊在遭到炮擊後,居民在重新安置的避難所領取食物。AP圖片
少一些槍炮,少一些口水,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