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全球突破性研究 港大醫學院發現肝癌免疫治療新靶點

社會事

全球突破性研究 港大醫學院發現肝癌免疫治療新靶點
社會事

社會事

全球突破性研究 港大醫學院發現肝癌免疫治療新靶點

2022年12月08日 14:19 最後更新:14:20

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一項綜合研究,發現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 (PD-1) 亞型,命名為Δ42PD-1,在肝細胞癌(HCC)病人體內具有抑制殺傷性T細胞(killer T cells)的關鍵作用。此項具有全球突破性的研究,闡明了Δ42PD-1可以導致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喪失,並揭示了靶向PD-1免疫檢查點療法(ICB)不足的分子機制。

港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此外,團隊在動物模型的研究中發現,針對Δ42PD-1的抗體藥物便能抑制肝細胞癌的發展,與PD-1通路無關。該研究現已於頂級學術期刊《腸病學》上發表。

港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是次研究為Δ42PD-1作為治療肝細胞癌及其他相關癌症的新靶點提供了科學依據,並有望將Δ42PD-1抗體藥物在人體的臨床測試後,應用於肝細胞癌及其他人類癌病的免疫治療上。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後排左起)王玥文博士、楊新祥博士、陳志偉教授、譚志武博士、萬鈞教授、趙美森、關嘉怡(前排左起)朱繼業博士、張丹圖教授、劉利博士。

研究團隊成員:(後排左起)王玥文博士、楊新祥博士、陳志偉教授、譚志武博士、萬鈞教授、趙美森、關嘉怡(前排左起)朱繼業博士、張丹圖教授、劉利博士。

港大醫學院啟動「運動健康」計劃,目標是透過計劃將運動發展、醫學教育、科研創新與臨床服務結合,構建更健康、更具動力的社區。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黃德民說,希望通過結合運動科學、復康科學和臨床研究,推動實證為本及具實際效益的創新方案,致力於推動公眾教育和知識交流活動,在社區中培養運動文化。

全運會。巴士的報記者攝

全運會。巴士的報記者攝

他又說,年底本港將協辦全運會,港大醫學院會尋求合作機會,例如是提供醫療輔助工作。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及運動學分部主任蕭明輝表示,計劃亦包括外展及研究項目,其中一項由政府資助,為期5年的研究正在進行,因本港有九成學童的運動量都不符世衞建議標準,研究就透過在幼稚園課程中加入不同活動,希望令學童在學校的運動量達標,最終令學童的心肺功能得以提升,有關研究有3000名學童參與,仍要進行多兩年才完成。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蕭明輝希望,透過實證科技,為政策制訂者提供更多數據,再製定革新方法幫助兒童改善身心健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