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十二生肖有多個版本 「兔」年可變成「貓」年

歷史長河

十二生肖有多個版本 「兔」年可變成「貓」年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十二生肖有多個版本 「兔」年可變成「貓」年

2025年01月27日 10:00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一般會視之為神話。

但神話不會無中生有,總有其歷史原形,而且十二生肖隨中國文化影響遍及整個東方社會,在越南及印度等地更出現不同的版本,如越南以「貓」代替「兔」,十分有趣。關於十二生肖之說,目前認為最早版本出《史記》,認為早出自黃帝之傳說時代,而從出土文物觀之,歷代均或多或少有與十二生肖動物相關的文物,可視為十二生肖之濫觴。

更多相片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商代「豕形銅尊」(複製品)。器身飾有鱗甲、龍紋和獸面紋,是以動物為造型的尊。(網上圖片)

未談中國歷史,先從各國十二生肖的不同說起。十二生肖在中國的版本順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也是十二生肖最標準的版本,但傳入外國後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大抵上,日本與韓國因為靠近中國的關係,所以十二生肖的成份也與中國一致的,不過部分地區卻有不同的版本。即如前文提到的越南為例,會以「貓」代替「兔」。因此香港今年的「兔年」,在越南便是「貓年」,並發行「貓年」為題材之紀念郵票,十分有趣。至於印度,十二生肖亦即十二神的坐騎,此說見於印度神話《阿婆縛紗》的記載。考慮到印度流行的動物有獅子無老虎,所以印度版的十二生肖是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金翅鳥、狗、豬,主要是把中國的虎及雞換成獅及金翅鳥。當然隨著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中國人開始大量接觸西化文化,此後開始加入獅子文化,此為後話。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2022年越南率先推出2023年「貓年」所發行之紀念郵票。(網上圖片)

現在再說十二生肖在中國之起源了。目前最早的記載在《史記》中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以及「大撓作甲子」中的「甲子」,就是指十二生肖。此說雖然不可盡信,但至少可以肯定在西漢武帝時代已初步有十二生肖之說。另外,據1970年代出土的秦代文獻《睡虎地秦簡》和《放馬灘秦簡》所載,當時已有把動物與地支相配,可以是出現雛型,但與今天略有不同。據放馬灘秦簡甲種《盜者篇》所載,其十二生肖順序為:鼠、牛、虎、兔、蟲、蛇、馬、羊、猴、雞、犬、豕;另《睡虎地秦簡》所載生肖順序為鼠、牛、虎、兔、(缺文)、鹿、馬、羊、猿、雉、老羊、豕。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睡虎地秦簡‧效律》部分條文,現藏於南通中國審計博物館。(網上圖片)

由上所見,秦代十二生肖最大的不同是沒有龍的存在,或以蟲代之。至於今天十二生肖的形成,可見於東漢王充(西元27-97年)在西元1世紀的《論衡》。儘管書中沒有明白的表示十二生肖的順序,但後人從內文的關係推論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等順序。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唐代「十二生肖陶俑」。自北朝至隋唐以來,即出現了大量以十二生肖作為辟邪的神獸俑。(網上圖片)

至於十二生肖用於人身上的紀錄,最早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在《周書•列傳第三》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宇文護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一些中國西部、漠北的國家如黠戛斯、吐蕃、蒙古等則以生肖紀年,例如《唐書》中記載:「黠戛斯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宋史.吐蕃傳》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蒙古秘史》:「兔兒年,斡歌歹出征金國,派出者別為先鋒,擊敗金軍,殺得金軍積屍如爛木堆」,也說明大蒙古國是採用兔兒年、馬兒年等動物紀年。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素胎堆塑十二生肖塔式瓶」。宋元時期,四神、十二生肖貼塑開始出現於隨葬蓋瓶上,或具備趨吉避凶、護佑墓主等多重意涵。(網上圖片)

上述記載也反映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對於十二生肖最終形成所起的作用。話說那時的中原地區僅以天干地支紀年,在兩者文化交流下,兩種紀年法相互融和,形成現在的十二生肖。這個學說被清朝趙翼所提出,他在《陔余叢考》中指出:「蓋北俗初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清嘉慶「青花兔子望月圖碟」。碟心繪玉兔望月主題紋飾,一隻兔子回首仰天,豎起雙耳,雙眼正凝望著天空的一輪明月。(網上圖片)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十二生肖應該由西域所直接傳入,包括印度及巴比倫地區。先說說印度傳入說。唐代《法苑珠林》主張十二生肖源於佛教的十二神獸。佛教《大集經》(中譯本成書於 414 年)的記載,世界初成、人類誕生時,佛菩薩的化身爲神獸分別鎮守東南西北四方,護佑、教化眾生,此十二神獸和中國的生肖一致。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清代「八卦生肖紋銅錢」。該銅錢一面為十二生肖圖案,另一面為八卦圖案,民間多視之為辟邪之物。此物主要供人玩耍佩戴,但不用於流通。(網上圖片)

關於巴比倫傳入說,此說由郭沫若等人提出。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中主張十二生肖是漢代仿造巴比倫十二宮制定的。郭沫若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十二生肖除了在中國盛行外,遠至埃及與希臘也有其說法。埃及的版本是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至於希臘可能由埃及所傳入,只是希臘人有鼠無貓,埃及人則有貓無鼠,所以在希臘演變為︰牡牛、山羊、猴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獅子、鷹。

十二生肖發展至今,其影響力已遍佈全球。中國或許是十二生肖的發源地,但此後十二生肖內容的變化,外來文化也發揮一定影響力,才有今天最終版本的十二生肖。

Tags:

生肖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