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的結束,俄烏戰爭第三階段即將開始,各地戰場正「暗潮湧動」。
俄烏衝突爆發即將「一週年」。AP圖片
有分析指出,在俄烏衝突爆發「一週年」之際,雙方都需要突破,但無論誰先出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攻勢都將充滿風險。衝突將進入最激烈階段,或將成為歐洲自二戰以來從未出現的全面戰爭。
誰會先下手為強,又會從哪裡發動攻勢?
1月11日,俄國防部宣佈,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被任命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區域聯合部隊總指揮。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此舉預示著一場大規模進攻即將展開。
分析指出,即將開始的俄烏衝突第三階段戰鬥,將是一場全面的戰鬥,機械化步兵、炮兵、空中力量,可能還有水上突擊隊將形成聯合部隊以搶佔固定陣地。這將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伊戰爭以來,世界從未出現的戰事,也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出現的全面戰爭。
1月28日,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丹尼洛夫在接受採訪時稱,俄羅斯正準備發動新一輪進攻「並非秘密」,而時間點或在俄烏衝突爆發「一週年」,即2月24日前。丹尼洛夫稱,俄羅斯希望在「全面戰爭」爆發一週年之際取得一些成果,俄軍的主要目標很可能是完全控制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
AP圖片
與此同時,烏克蘭軍隊的緊迫感也日益增強,他們迫切希望掌握主動權,率先發起攻勢,先發制人,阻止俄羅斯發動大規模進攻。然而,烏軍正因還沒有能發起攻勢所需的「工具」而感到沮喪。
在扎波羅熱附近的胡利埃波爾鎮,烏軍高級中士維塔利表示,他不得不自己買槍繼續戰鬥,他所乘坐的專車也是志願者提供的。如果需要坦克支援,他就必須請求另一個營的幫助。
1月29日,烏總統澤連斯基發表視頻講話表示,眼下「形勢非常嚴峻」,在巴赫穆特、維勒達及頓涅茨克東部的其他地區,俄羅斯不斷發動襲擊,試圖突破烏軍的防禦。「俄羅斯希望拖延並耗盡我們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讓時間成為武器。我們必須加快事態發展,加快援烏武器供應並開闢新的武器選擇。」
AP圖片
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安全專家吉姆·湯森指出,俄羅斯或將在春季發動進攻。但如果俄方認為西方國家上周宣佈交付的新一批坦克將很快送抵烏克蘭,俄軍可能會加快計劃發動攻勢。
而烏軍可能將在其認為俄軍防線最薄弱的地方,即「更加疲憊和士氣低落」的盧甘斯克東部試圖發動攻勢。基輔智庫「拉祖姆科夫中心」外交關係和國際安全項目聯席主任梅爾尼克認為,烏軍或採取與以前相同的做法,同時為不同戰線的行動做好準備,然後在條件最有利的地方展開攻勢。
據報道,在成功說服西方各國提供321輛重型坦克後,基輔正加快與西方盟友就遠程導彈和軍用飛機交付的可能性進行談判。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表示,他不排除向烏克蘭提供戰機。但在作出決定前,法國將制定一些先決條件,包括烏克蘭必須先提出要求,而任何武器都不會令局勢升級,而且不會被用來打擊俄羅斯領土,純粹只是為了幫助「抵抗入侵」。
荷蘭政界人士最近提出向烏克蘭交付F-16戰機的想法,但首相呂特回應馬克龍的謹慎評論指,「沒有任何禁忌,但這將是一大步」。呂特表示,「這根本不是F-16的問題,(烏克蘭)沒有提出要求」。
AP圖片
分析還指出,這場「全面戰鬥」將發生在烏克蘭東部或烏克蘭南部地區。
過去幾個月「戰鬥最激烈」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很可能是雙方春季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地方。根據烏克蘭軍隊的報告,最近幾天在烏東部巴赫穆特和烏格列達爾等地的戰鬥正不斷加劇。1月25日,基輔方面承認,在進行了數周的「激烈戰鬥」後,烏軍已經失去對東頓涅茨克地區城鎮索列達爾的控制權,並從當地撤軍。
與此同時,隨著冬季接近尾聲,在「沉寂已久」的烏克蘭南部,戰事也已開始升溫。本月,在南部前線的扎波羅熱地區,雙方發射的炮彈和火箭彈數量已增加了一倍多,達到每天4000枚。丹尼洛夫在1月28日也透露,俄軍一周以來一直在偵察烏軍在扎波羅熱方向的防禦能力,且正在集結兵力。
有分析認為,烏克蘭南部戰事將決定俄烏衝突的結果。如果烏軍想奪回赫爾松、扎波羅熱和克里米亞地區,將不得不轉向南方。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進攻將從梅利托波爾地區開始,另一個更大膽的選擇,則是通過水路強渡第聶伯河進入赫爾松。
據報道,俄羅斯已向南部前線派出了一支「受過在寒冷潮濕地區作戰訓練的精英特種部隊」,即北方艦隊第80北極旅。烏克蘭也正在準備自己的水上特種部隊,美國已在最新一攬子軍事支持中向烏克蘭提供了河流巡邏艇,可用於對第聶伯河的突襲行動。
然而,對俄烏雙方而言,發動大規模攻勢都是一項充滿風險的艱巨任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死傷和更高的戰鬥成本。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備受Signal群組洩密醜聞困擾的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再被爆亂下軍事指令,甚至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毫不知情,不單凸顯其難以控制,也反映白宮尤其五角大樓內部政策及指揮極其混亂,甚至內訌加劇。
路透社5月6日報道,以「赫格塞斯下令取消烏克蘭武器令白宮措手不及」為題,爆出在特朗普展開第二任期約一星期後,美國軍方向三家以特拉華州多佛空軍基地和卡塔爾美國基地為基地的貨運航空公司發出指令,停止 11 個滿載砲彈和其他武器飛往烏克蘭的航班。
路透社披露,美防長赫格塞思突下令停運援烏武器,而特朗普毫不知情。
幾小時內,來自基輔的烏克蘭人和負責協調物資運送的波蘭官員就,向美方提出大量疑問,究竟誰命令美運輸司令部(簡稱 TRANSCOM)停止飛行?是否永久停止所有援助?但此刻,美國白宮、五角大樓和國務院的高級國安官員竟無法提供答案。一星期之內,航班恢復飛行。
據路透社查閱運輸司令部記錄顯示,口頭命令來自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辦公室。運輸司令部發言人表示,是透過五角大樓參謀長聯席會議收到命令。
路透社引述3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於 1 月 30 日結束在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烏克蘭問題會議,與會的包括赫格塞斯、國務卿魯比奧和其他高級國安官員,但之後特朗普取消了會議。兩位了解會議情況的人士稱,會談中提出了停止對烏克蘭援助的想法,但總統並未下達停止對烏援助的指示。據兩位了解白宮私人討論的消息人士和另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總統和與會的其他高級國安官員都不知道赫格塞斯的命令。
據報,特朗普於 1 月 30 日在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烏克蘭問題會議,與會的包括赫格塞斯、國務卿魯比奧和其他高級國安官員。AP資料圖片
當時白宮告訴路透社,赫格塞斯遵循特朗普指示,暫停了對烏克蘭的援助,並指這是政府立場,惟當時白宮沒解釋為何該項命令被迅速撤銷。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說,結束俄烏戰爭談判一直是一個複雜多變的局面,白宮不會詳細記錄整個過程中政府高層官員之間的每一次談話,最重要是,與特朗普就任時相比,「今天的戰爭更接近結束」。但據記錄,該次取消行動對運輸司令部造成了220萬美元的損失。1個月後,白宮宣布,拜登政府授權的暫停軍事援助的命令正式生效。
報道指,5名知情人士證實,航班暫停數日顯示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國安政策方面存在混亂,而在五角大樓,混亂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許多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外交政策內部分歧、根深蒂固內部積怨、及缺乏經驗的工作人員,都是問題所在。
兩位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烏克蘭和歐洲官員於2月2日起詢問暫停飛行一事。運輸司令部記錄顯示,國防部長「SECDEF」曾下達口頭命令,停止飛行,但飛行於2月5日恢復。
然而,貨物運輸暫停數日,引起基輔民眾恐慌。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其後與烏方的談話中,美國政府將暫停視為「內部政治」。被取消的航班上載有拜登政府早已批准並獲得國會授權的武器。
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大部分是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交付,但仍有少量援助在籌備中,計劃今年夏天完成交付。
事實上,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需多個部門批准,可能需數周甚至數月才能完成。美國的大部分軍援都經過波蘭的物流中心,然後由烏克蘭代表接收並運入國。目前尚不清楚11 個被取消的航班是否是該月僅有的原定航班,波蘭已經儲存多少援助物資。
4月15日赫格塞斯的幾名高級顧問因被指控未經授權洩密而被「炒魷」。AP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此消息曝光之際,正值4月15日赫格塞斯的幾名高級顧問因被指控未經授權洩密而被「炒魷」,美國國務卿的通訊受包括國會在內的審查。
3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稱,赫格塞斯誤解了與總統關於烏克蘭政策和援助運輸的討論,但無進一步說明。另4位了解情況的人士稱,五角大樓內部的一小部分工作人員建議赫格塞斯考慮暫停對烏克蘭的援助,惟當中許多人其實從未擔任過政府職務,多年來一直反對美對烏的援助。有知情人士形容,當時僅是「後勤暫停」。
消息人士透露,1月30日,赫格塞斯到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並帶了一份由特朗普一些高級政策顧問起草的備忘錄,促白宮考慮暫停對烏運武,以便在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中獲得籌碼。當時,國務卿與其他參與烏克蘭政策的高級官員出席了會議,包括上周四被迫離職、預計將被提名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國安顧問沃爾茲、及烏克蘭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當時討論了美對俄烏的政策,包括可能加強對莫斯科的制裁,而停止援助烏方確實在討論中出現過。
但消息人士稱,在會談期間,特朗普再次拒絕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也拒絕命令赫格塞特在向基輔運送設備方面實施任何政策變更。
其後,五角大樓有工作人員向特朗普的親密顧問透露了暫停援助的消息,並與總統討論了是否恢復援助,惟運輸司令部已取消了 11 個航班,而當時媒體仍未知道赫格塞斯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消息人士稱,國安顧問沃爾茲最終介入,撤銷了這項決定。
特朗普上任後 承諾與俄烏合作結束戰爭,其兩位特使即基輔支持者凱洛格、及房地產巨頭、總統密友維特科夫,著手與雙方進行談判。另一方面,在五角大樓,赫格塞斯的一些政策顧問私下也開始起草撤回美國對烏支持的提案。另有些人此前曾建議共和黨議員推行「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呼籲美國撤回在中東和歐洲的軍事承諾,美副總統萬斯也支持類似觀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白宮內鬥使政策制定過程變得複雜,正當在凱洛格和維特科夫試圖與俄烏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他們的工作人員在幕後主張美國撤回對基輔的支持,激怒了烏克蘭官員。
4月26日在梵蒂岡出席教宗方濟各葬禮期間,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曾短暫會晤。
而華府已與基輔簽訂一項關於其稀土礦產權的協議,有美官員稱該協議是為收回美國支持烏克蘭戰爭而花費的資金。
但有白宮官員公開表示,若俄烏和談短期內再無跡象取得明確進展,美方將不再參與斡旋。美國Axios新聞網4月22日引述消息人士披露,美國此前在巴黎向烏方提交了特朗普的「最終版」和平協議方案,僅有一頁紙,內容包括美國將承認克里米亞地區為俄羅斯領土,並非正式承認俄羅斯對自2022年俄烏爆發衝突以來幾乎所有佔領地區的控制權。根據方案,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但可加入歐盟,並將由歐洲國家向烏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4月25日,《時代》雜誌刊出專訪特朗普,談及烏克蘭問題時,特朗普指責基輔挑起戰爭,指烏克蘭將失去約20%的領土,克里米亞歸俄羅斯。4月26日,在梵蒂岡出席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期間,特朗普與烏總統澤連斯基進行短暫會晤,之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對普京不滿,聲稱正認真考慮對俄實施大規模制裁。4月3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的協議。5月2日,路透社引述消息稱,美國官員已經敲定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經濟制裁措施,包括針對銀行業和能源領域的舉措,迫使其接受美方盡快結束戰爭的要求。但明顯,特朗普開始失去耐性,因上任逾100日仍未解決其競選期間承諾俄烏衝突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