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天密集穿越海峽中線 演練「南北包夾」台灣?

博客文章

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天密集穿越海峽中線 演練「南北包夾」台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天密集穿越海峽中線 演練「南北包夾」台灣?

2023年02月03日 12:01 最後更新:12:14

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近日率訪問團抵台,之前又傳出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將會訪台,針對美台不斷升級勾連挑釁,解放軍加強在台海的軍事行動予以回應。

台灣防務部門公布消息顯示,解放軍戰機2月1日及2日接連兩天大規模越過海峽中線。台灣媒體說,解放軍的行動就是在「南北包夾」台灣。大陸軍事公眾號「樞密院十號」指出,正如台灣媒體所言,解放軍這是在進行「暖身」和「針對性演練」。

根據台軍發布的「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統計」,1月31日6時至2月1日6時,解放軍出動軍機34架次、軍艦9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越過「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20架次,僅次於1月8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的28架次「越線」紀錄。

具體而言,解放軍2架蘇-30戰鬥機在海峽中線北端延伸線活動,殲-11戰鬥機2架次、殲-10戰鬥機4架次、殲-16戰鬥機6架次分5處越過「中線」;2架次運-8電偵機在東沙附近活動;在「西南防空識別區」活動的還有BZK-005、BZK-007無人機及運-8干擾機、反潛機各1架次。

台灣TVBS網站稱,在1日「越線」的解放軍軍機中,其中一架對應在花東地區,「那裡剛好有台灣花蓮空軍基地」;兩架對應台灣北部,一架靠近台灣中部的新竹空軍基地,六架對應台灣南部的屏東九鵬基地,兩架對應台灣西南的巴士海峽,「包夾意味相當濃厚」。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專任副研究員兼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解放軍歷來的行動都與國際情勢有關。就戰術而言,解放軍這次出動的機型很多,編隊配置帶著實際作戰演練意圖,「北邊有蘇-30戰機,西南有電子作戰機和無人機,意在顯示對台灣南北都有空中打擊能力,既展示肌肉,也讓各種軍機更熟悉未來作戰的地理情況。」

台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則表示,解放軍出動了殲-16等戰鬥機、長航程的無人機和干擾機、電子偵察機,可能在進行海空無人機的聯合電子作戰訓練。「解放軍軍機未來在台海中線,尤其在中線最窄的台北到新竹之間出現的頻率更高。」

解放軍BZK-005無人機。

解放軍BZK-005無人機。

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上將近日率訪問團抵台,之前又傳出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將會訪台,台灣媒體認為,大陸加強在台海的軍事行動或是對有關消息的回應。台媒還猜測,解放軍的行動或許也與台灣「中科院」打算在2月6日到7日進行今年首次導彈射擊有關。據稱,台軍導彈將沿著從九鵬基地發射,穿越蘭嶼、綠島,再北轉往宜蘭外海的「倒L」形的軌跡飛行。「去年『中科院』因為大陸機艦等外在因素干擾,6次取消導彈射擊,今年再度出擊格外引發關注。」

解放軍的演練行動還沒有完。台軍2日發布的消息稱,從2月1日到2日,解放軍又有23架次軍機、4艘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17架次越過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西南空域」,包括蘇-30戰鬥機3架次、殲-16戰鬥機8架次、運-8反潛機1架次、運-8電偵機1架次、空警-500預警機1架次、殲-11戰鬥機2架次、BZK-005無人機1架次。

台灣「風傳媒」網站認為,從台軍發布的「解放軍軍機航跡示意圖」看,蘇-30與殲-16戰鬥機對台軍形成「南北夾擊」。而運-8反潛機、部分殲-16戰鬥機、運-8電偵機飛入台「西南防空識別區」,其中運-8反潛機和運-8電偵機均在飛行相當距離後,才循相似航跡飛返,「應有針對特定海、空域實施戰場經營意圖」。台媒還注意到,BZK-005無人機是直接從台灣南面的巴士海峽飛入台「防空識別區」,和過去解放軍軍機主要集中在「海峽中線」或「西南空域」活動相比,「擾台」來向持續擴大,航跡更復雜,同時也凸顯解放軍大型無人機的飛行距離更遠。

台灣媒體總結稱,解放軍在今年1月「擾台」23天,使用14種機型、126架次,出動最多的機型為殲-16(41架次);同時出動各種無人機16架次,「每次都與偵察機搭配運作,解放軍可能正在研擬載人機與無人機搭配使用相關操作准則、模式」。

不管解放軍是否真的在準備「南北包夾」,但台灣分析人士早就提出警告,台灣當局越是在「台獨」問題上鬧得歡,「解放軍留給台灣的空間就越小」。「佩洛西竄台已經讓台灣海峽中線不復存在,那麼下次呢?」

大陸軍事專家指出,此次多批次越過海峽中線的艦機,不僅是解放軍實戰化訓練的具體表現,更是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強決心的體現。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台積電「惹」到特朗普 看他最「憎」的三件事

2024年11月23日 10:42 最後更新:11:00

特朗普的極端言論刺激著台灣社會輿論神經,民進黨當局擔心隨著「特朗普2.0」時代的到來,島內會被狠狠「敲竹槓」,有台媒戲稱「賴清德們」慌了。

深圳衛視《直新聞》注意到,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多次聲稱台灣「偷走」美國的半導體生意,批評拜登政府推動的美國「芯片法案」補貼,並強調只要把關稅提高到一定水準,芯片製造商就會自動到美國設廠,這些說法也引起島內對特朗普上任後會對台積電採取何種措施的擔憂。

AP圖片

AP圖片

不過,美國國內輿論似乎更樂觀一些。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引述專家分析指,特朗普不太可能撤銷拜登政府的《芯片和科學法案》,但是在關稅方面會有更大動作。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波森也有類似觀點,認為特朗普不會撤銷該法案,但可能對其重新定義。

需要指出的是,台積電是美國蘋果公司和英偉達等高科技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同時投資了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新工廠。美國半導體產業龍頭企業英特爾的市值只相當於台積電的10%,韓國三星更是被台積電遠拋在後。台灣財經媒體人謝金河認為,特朗普需不需要台積電,才是最核心的問題,島內人士不必樂觀過頭,也不必懷憂喪志。

對於特朗普捲土重來的諸多不確定性,有台灣名嘴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真正看中的並不是台積電的技術,而是希望將美國人自己從經濟困境中救出。台灣前立委郭正亮表示,「美國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在幾家科技公司的股價中,美國英特爾不斷下跌,所以才需要各方來支援」。

台灣淡江大學學者李大中認為,特朗普的看法就是台灣應該大幅提高防務預算,這很符合他一貫的想法。特朗普一直認為做美國的盟友或者伙伴,都不能搭美國的便車,要自己為自己的安全負責。李大中強調,可以想像,台灣在防務這個領域,「應該會有更大壓力」。

至於特朗普提及台灣芯片業者「搶走美國的生意」,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認為,特朗普未必會因此對台灣採取報復或懲罰措施,他真實的想法其實是「想把製造業帶回美國」。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特朗普要的不只是台積電,而是希望將整個供應鏈轉移到美國,以幫助相對落後的「鐵鏽」地區能重新繁榮發展。

孫明德認為,台積電「惹」到特朗普的不是技術,而是賺了美國的錢。有三件事不能對特朗普做,包括「靠貿易賺美國的錢、靠美國花錢保護、搶工作讓美國人賺不到錢」。

台媒此前報道,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廠即將完工,會於下月舉行開幕典禮,屆時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及在任總統拜登可能同時出席。不過,也有芯片業者認為,說特朗普和拜登「同框」,那是不了解美國政情:「如果台積電邀了特朗普,怎麼可能還會找拜登?而如果拜登要去,特朗普也不可能現身。」

AP圖片

AP圖片

台積電雖未證實特朗普和拜登「同框」的消息,但台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曾宣稱,台積電下月會有個「很好的典禮」。台灣聯合新聞網等媒體還表示,屆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魏哲家和財務長黃仁昭等都有可能會出席。

台灣《中時電子報》稱,島內很擔心特朗普的「美國製造」政策,是否會要求台積電「2納米製程」提前赴美設廠。對此,郭智輝稱,根據相關法令,目前「2納米」還不能去海外生產,需台經濟部門審查。不過他坦言,「先進製程遲早會過去,只是不是現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