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Hello Kitty藏屍」案法醫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 指蔡天鳳案「兇殘好多」

社會事

「Hello Kitty藏屍」案法醫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 指蔡天鳳案「兇殘好多」
社會事

社會事

「Hello Kitty藏屍」案法醫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 指蔡天鳳案「兇殘好多」

2023年02月27日 19:58 最後更新:20:38

28歲名媛蔡天鳳於大埔龍尾村單位內,慘遭肢解烹屍。警方日前從檢走的大煲中發現頭顱,經烹煮只剩下頭骨及頭髮,相信屬於死者。有齒科法醫專家27日在商台節目表示,人體DNA雖然經烹煮後雖被破壞,但牙齒是人類最堅硬部份,以千度高溫持續烹煮4至5小時才能分解,因此相信現時仍可憑牙齒核實頭骨身份。

齒科法醫梁家駒。資料圖片

齒科法醫梁家駒。資料圖片

梁家駒:即使水浸火燒甚至海嘯 都可以透過牙齒辨認身份

更多相片
齒科法醫梁家駒。資料圖片

齒科法醫梁家駒。資料圖片

南亞海嘯(上)及峇里恐襲(下)梁家駒都曾出動,為死難者齒科驗證。資料圖片

南亞海嘯(上)及峇里恐襲(下)梁家駒都曾出動,為死難者齒科驗證。資料圖片

Hello Kitty藏屍案被告之一梁勝祖。資料圖片

Hello Kitty藏屍案被告之一梁勝祖。資料圖片

Hello Kitty案於1999年3月發生轟動全港。資料圖片

Hello Kitty案於1999年3月發生轟動全港。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碎屍案|曾處理「Hello Kitty」案齒科法醫:兇殘好多 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身份

蔡天鳳碎屍案|曾處理「Hello Kitty」案齒科法醫:兇殘好多 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身份

全球首位華人齒科法醫梁家駒,27日晨於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強調,即使頭顱的DNA經烹調後已經被完全破壞,無法辨認身份,但牙齒是辨認身份的好工具,是人體最堅硬部份,一般烹煮如要破壞,需持續4至5小時以千度高溫加熱,因此相信仍可憑牙齒核實頭顱身份。

南亞海嘯(上)及峇里恐襲(下)梁家駒都曾出動,為死難者齒科驗證。資料圖片

南亞海嘯(上)及峇里恐襲(下)梁家駒都曾出動,為死難者齒科驗證。資料圖片

梁續稱,由於一般人年幼時都曾向牙醫求醫,已有相關的牙齒記錄,可以用作對比,因此即使經過水浸、火燒甚至海嘯,都可以透過牙齒辨認死者身份。他又指,就算臉容難以辨認,都可以透過死者的生前照,與頭顱重疊對比,頭顱毋須有全部牙齒,假如有獨特的特徵,可能一兩隻牙都足以辨認身份。

Hello Kitty藏屍案被告之一梁勝祖。資料圖片

Hello Kitty藏屍案被告之一梁勝祖。資料圖片

梁曾處理轟動多時的「Hello Kitty藏屍案」,亦曾參與南亞海嘯的法醫工作,問及今次個案與過往的分別,梁表示未有詳情研究,但形容「兇殘好多」。他又指,即使相信頭顱屬於死者,但始終需要核實其身份。

Hello Kitty案於1999年3月發生轟動全港。資料圖片

Hello Kitty案於1999年3月發生轟動全港。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碎屍案,警方檢走大批證物。資料圖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Instagram相片

蔡天鳳碎屍案|曾處理「Hello Kitty」案齒科法醫:兇殘好多 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身份

蔡天鳳碎屍案|曾處理「Hello Kitty」案齒科法醫:兇殘好多 料可憑牙齒核實頭骨身份

譚仔創辦人媳婦28歲蔡天鳳兩年前疑遭肢解碎屍,遊艇公司男職員及無業女涉案發後協助蔡的前夫鄺港智潛逃,被控串謀妨害司法公正罪。控辯雙方星期三(7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結案陳詞。控方指,被告曾協助男子Alex報價租船,便足以定罪;惟辯方反駁,租船一方未支付費用,就代表協議尚未達成,女被告甚至僅為「傳話人」,不知協議存在。裁判官陳志輝聽畢陳詞後,將案押後至下月16日裁決。

案件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審訊

案件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審訊

本案被告為41歲遊艇公司男職員林舜及29歲無業女潘巧賢,同被控一項串謀妨害司法公正罪。控罪指於2023年2月24日至25日,串謀女子Ivy(涉案者盧曉虹),協助有可能涉及司法程序的男子Alex,經由非入境事務處管理的出入境管制站離港。

控方高級檢控官林曉敏在結案陳詞時指,兩被告的訊息曾提及30萬元安排及租船。辯方指二人未談妥租船價錢,故未達成任何串謀協議,但控方認為只要二人協議嘗試幫助Alex便可形成串謀。控方補充,只需要證明二人協助的男子是Alex就可以,無需證明協助的是鄺港智。

男被告林舜,巴士的報記者攝

男被告林舜,巴士的報記者攝

代表林舜的大律師梁鴻谷在結案陳詞指,案中除文字訊息外,無其他證據,引述被告林舜曾提到「放心安排緊㗎啦......,我而家係托上托私底下搵朋友......」。辯方指,對方未有支付費用,代表協議尚未達成,且林舜不是船家,要「托上托」才可以,故未有協議存在。

女被告潘巧賢(黑色衣服),巴士的報記者攝

女被告潘巧賢(黑色衣服),巴士的報記者攝

代表潘巧賢的大律師劉迪雅指,潘巧賢在知道3萬變30萬元後發現不妥,已經想盡快抽身,強調不知道協議,亦沒意圖參與,又指潘在過程中參與不多,只牽涉少部分對話,提及安排惟不清楚相關內容,亦沒加入討論,認為其角色只是中間人負責傳話。裁判官陳志輝聽畢控辯雙方陳詞,將案件押後至6月16日裁決。

案件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審訊

案件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審訊

據控辯雙方承認事實指,2023年3月2日,林舜在警誡下稱「唔關我事㗎,係我個朋友Irene Poon介紹單生意畀我,我都唔知咩事,而且最後都冇租到船畀嗰個人」。潘巧賢則於審訊時自辯稱,出於「幫朋友」才就租船事宜替涉案者傳話,後發現租船費由原先的3萬變30萬元,始覺得事件「古怪」,曾就此試探涉案者盧曉虹。

案件編號:KCCC1111/2024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