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公布一項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簡稱APRU)合作進行的間皮瘤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趨勢研究。發現間皮瘤在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發病率普遍較高。研究詳情已於國際醫學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發表。
資料圖片
與石棉暴露關連大
間皮瘤是一種源於覆蓋內臟表面的薄層組織(間皮細胞)的罕見癌症。大約四分三間皮瘤先在胸腔出現,即為胸膜間皮瘤。大多數病人在40至70歲病發,其中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惡性胸膜間皮瘤的形成與暴露於石棉有很大關連,在各國實施石棉使用限制下,全球間皮瘤的整體發病率近年呈下降趨勢,但某些國家的女性發病率卻有上升跡象。
資料圖片
研究團隊從「全球癌症觀察站」、「國際癌症發病率數據庫」及「世界衞生組織全球衞生觀察站」等資料庫中收集數據,發現間皮瘤於各地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差異,其中北歐地區的發病率最高。此外,間皮瘤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類發展指數(HDI)及職業石棉暴露水平呈正比,意味著這些相關風險因素水平較高的國家,發病率亦通常較高。 研究亦發現,全球近十年的間皮瘤發病率整體呈下降趨勢 ,但某些地區的女性發病率則有上升跡象。其中女性發病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以泰國的升幅最大,其次是保加利亞及南韓。
資料圖片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黃俊杰表示,各地政策制定者應實施具針對性的循證預防策略,以控制有關風險因素,特別是石棉暴露。
研究的高級通訊作者、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補充,某些地區的間皮瘤女性發病率有上升跡象。導致這個趨勢的原因未明,可能與石棉職業暴露以外的因素如一般環境相關。醫學界應進一步探討導致這些流行病學變化的原因,為間皮瘤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據。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間皮瘤在高收入地區發病較高。資料圖片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天文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X射線觀測技術,首次成功描繪出黑洞的「日冕」真實形態,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黑洞結構的認知。
黑洞日冕通常被其他物質遮蔽難以觀測
類似於觀賞日全食時看到的環繞月球邊緣的耀眼光環(太陽日冕),黑洞周圍也存在著稱為「黑洞日冕」的高溫區域。儘管太陽日冕在地球上看來稀薄得近乎真空,但其溫度卻高達數百萬度,使其在日全食時清晰可見。
然而,由於黑洞日冕通常被其他物質遮蔽,再加上其光度經常被吸積盤的強光所掩蓋,科學家過去難以直接觀測這一神秘區域。
根據現有理論,活躍黑洞的結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環繞黑洞的環狀氣體和塵埃、沿著黑洞旋轉平面的吸積盤,以及從極區噴發出的高速粒子噴流。這種結構有助於解釋為何不同觀測角度下的活躍星系核(AGN)呈現不同外觀。在這個模型中,吸積盤的內部應該存在一個極度稀薄但溫度高達幾十億度攝氏的超高溫區域,這就是科學家長期尋找的黑洞日冕。
採用類似觀測太陽日冕的巧妙方法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研究團隊採用了類似觀測太陽日冕的巧妙方法。他們利用NASA的X射線偏振探測器(IXPE),觀測了多個被遮蔽的黑洞,包括銀河系中的天鵝座X-1和X-3,以及大麥哲倫星雲中的LMC X-1和X-3。這些「遮蔽黑洞」的特點在於周圍的氣體和塵埃會阻擋人們直接觀測吸積盤,就像日全食時月球遮蔽太陽一樣。
呈現與吸積盤相似的盤狀結構
儘管無法直接觀測黑洞日冕,科學家發現,由於日冕溫度極高,會釋放高能量的X射線。這些X射線在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後發生散射,部分散射光最終進入觀測設備。通過分析這些散射X射線的偏振特性,研究團隊意外地發現黑洞日冕並非像太陽日冕那樣呈球狀,而是呈現與吸積盤相似的盤狀結構。
有助於更全面地探究宇宙演化過程
這一重大發現有助於科學家完善黑洞理論模型,進一步理解黑洞如何吞噬物質,以及遙遠星系中活躍星系核的運作機制。通過深入研究黑洞日冕,天文學家將能更全面地探究宇宙演化過程,以及黑洞在宇宙結構和能量運作中的關鍵作用。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利用更先進的觀測設備,深入研究黑洞日冕的物理特性,期待揭開更多宇宙運作的奧秘。
NASA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