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入甕」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相典是出自唐代張鷟所寫的《朝野僉載》,但它最為人熟知的典故則是由宋朝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而來,在《唐紀.則天皇後天授二年》中有提及:「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稱帝之路自然不是一凡風順的。為了鎮壓那些反對她的人,她大力任用酷吏,以監視朝中大臣和那些不安分的李姓宗室。酷吏當中有兩個人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另一個叫來俊臣。他們為了積極迎合武則天的政治需求,不但廣泛地羅織罪名,還利用慘無人道的刑罰來迫害正直且無辜的官吏們。
影視劇中的周興。(網上圖片)
然而,周興這種作惡多端的人終有報應要來的一天。有天,一封針對周興的告密信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到武則天手中,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密謀謀反。武則天看後大怒,馬上就讓來俊臣來嚴查此事。來俊臣聽後眉頭緊皺,心中腹誹著:與周興共事多年,這個狡猾奸詐之徒,又怎麼會因一封告密信就和盤托出呢?可萬一查不出結果,皇帝怪罪下來,我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麽辦呢?
苦苦思索了半天,來俊臣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便讓下屬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作客。兩個人相互勸酒,不消一刻就喝得爛醉如泥。來俊臣見時機差不多,便裝模作樣地嘆了口氣說:「兄弟,我倆相熟多年,今我有一事想向你請教。」周興語帶醉腔,嘟嚷著:「甚麼事!儘管說!」來俊臣低低頭,故作謙卑地道:「我經常遇到一些死不認罪的犯人,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一聽,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嘛!你找一個大甕來,四周都用炭火烤熱,到時再讓犯人進到甕里就好!你想想,到了這種田地誰還不屈打成招呢?」
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了一口大甕過來。正當周興想問他這是要做甚麼的時候,他發現來俊臣剛一副懇切的模樣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來俊臣陰笑著說:「老兄,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正催著我呢!對不起了,現在就請你自己鑽到甕裡去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眼見四周炭火連連,嚇得腳都發麻了。周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狠狠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後人從中提煉出「請君入甕」這個成語,意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