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較前年下降,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認為,去年的數字極有可能受當時嚴重疫情影響,近期各種社交、旅遊活動恢復,為禁毒工作帶來新挑戰,今年數字或會回升。
去年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較前年下降14%,由6095人下降至5235人,21歲以下青少年被呈報吸毒人數下降19%,由888人下降至718人。最常被吸食的三類毒品依次為海洛英、可卡因及「冰毒」;21歲以下青少年最常吸食的毒品仍然是大麻、可卡因及俗稱「K仔」的氯胺酮。
禁常會表示,可卡因近十年來首次超越「冰毒」,成為最常被吸食的危害精神毒品,可卡因市場亦正在向非傳統市場擴張,需要密切觀察國際毒品供應對香港的影響,並多加關注青少年近年增加吸食大麻及可卡因的情況。
部分海外地區改變對毒品的政策,特別是放寬對大麻的管制,加上毒販刻意將毒品推廣為減壓、時尚的產品,都會衝擊一般人對毒品的戒心,有關方面會加強針對性的禁毒工作應對挑戰,並呼籲市民留意。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以宏觀及全面角度,將土瓜灣內陸、海濱空間及對開水體,一併作規劃研究,發展成維多利亞港首個屬於「東面門廊」的土瓜灣海濱「斷裂位」
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土瓜灣對出水體呈三角型,面積約348公頃,比維港沿岸其他地區「海灣」大,如果連同土瓜灣內陸的土地面積,整個「東維港灣區」面積更達798公頃。他認為,若以「海、岸、陸」三合一新規劃概念,絕對有條件發展為全港首個集休閒娛樂、旅遊、商業及住宅於一體,並媲美世界級灣區的「東維港灣區」。
他又說,亦研究土瓜灣對開水體的發展,加入親水活動及其他休閒、體育活動的可行性,構建由內陸、海濱與港灣整體發展、方便暢達且活力蓬勃的「東維港灣區」。
韋志成提到,保護海港修訂條例草案獲通過,為優化海濱「拆牆鬆綁」,給予更大靈活性及發展機遇。發展局早前指,條例草案獲通過後,可展開部分優化維港兩岸海濱的小型填海工程,包括活化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設施等,當駁通土瓜灣海濱「斷裂位」,能為發展「東維港灣區」創造良好條件。
他又說,留意到土瓜灣區內通往海濱空間的部分地方,現時仍有不少未被充分利用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例如臨時停車場、文化藝術例如牛棚等用地,亦有現時由老舊社區設施佔用的土地,需要進一步做好內陸土地與海濱空間連接並一併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