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曾被誤認為「漢奸」的抗日名將 為何馬英九也到其陵園拜祭

歷史長河

曾被誤認為「漢奸」的抗日名將 為何馬英九也到其陵園拜祭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曾被誤認為「漢奸」的抗日名將 為何馬英九也到其陵園拜祭

2024年04月12日 10:00

中國抗日戰爭中出現過無數英雄人物,他們在中華民族的存亡之際作出無私奉獻,著實令人敬佩。但能夠再三成為新聞人物的,張自忠二級上將可謂當中一員。馬英九2023年訪問大陸時,行程就包括到訪張自忠陵園拜祭,使這位曾被誤認為「漢奸」的抗日名將,再受到關注。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是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指揮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衞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新中國成立後,張自忠將軍獲追認為革命烈士,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2014年9月, 張自忠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更多相片
張自忠將軍 (網上圖片)

張自忠將軍 (網上圖片)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網上圖片)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網上圖片)

七七事變前29軍部署。圖中可見張自忠的第三十八師主要在天津及塘沽一帶。(網上圖片)

七七事變前29軍部署。圖中可見張自忠的第三十八師主要在天津及塘沽一帶。(網上圖片)

張自忠遺書 (網上圖片)

張自忠遺書 (網上圖片)

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 (網上圖片)

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 (網上圖片)

馬英九一行到重慶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拜祭。 (中時新聞網圖)

馬英九一行到重慶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拜祭。 (中時新聞網圖)

張自忠將軍 (網上圖片)

張自忠將軍 (網上圖片)

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發,使張自忠立志投身革命事業。剛開始張自忠投奔馮玉祥旗下,參加過一系列軍閥混戰,包括1930年5月的蔣馮閻中原大戰。隨著戰事結束,張自忠獲任命三十八師師長,成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下屬部隊。

1933年1月10日,二十九軍主力奉命由山西陽泉開赴通州、三河、薊縣、玉田待命。這是張自忠首次與日軍交戰。1933年3月4日承德失陷後,二十九軍奉命赴喜峯口阻敵,冷口防務交商震部接替。3月7日,張自忠與馮治安抵達遵化三屯營與日軍激戰七日,日軍無法獲勝,轉而將主攻方向轉到羅文峪方面。張自忠、馮治安將三十七師劉景山二一九團和三十八師祁光遠二二八團調往羅文峪方面,歸劉汝明師長指揮。戰鬥結果,日軍再遭敗績,狼狽撤退。這是抗日戰爭前期中國軍隊少有的勝利之一。不過當時並中日兩國並未全面爆發戰爭,蔣介石更把注意力放在「圍剿」共產黨和紅軍上,長城防線兵力薄弱,日軍從冷口突破商震部防線,攻入長城以內,繼而佔領遷安,二十九軍陷於腹背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被迫放棄喜峯口、羅文峪陣地,向西南方向退卻。國民政府加緊向日軍謀求停戰,最終被迫同日方在1933年5月31日簽訂《塘沽協定》。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網上圖片)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網上圖片)

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中國內部曾就對日和戰之間舉旗不定,社會精英當時以為雙方還有議和的機會,包括本人的主角張自忠在內。1936年6月,張自忠改任天津市長,第38師亦移防天津。1937年2月國共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同年3月,日軍突邀宋哲元訪日。依日軍駐北平市特務機關部輔佐官寺平忠輔的內部報告所示,是為「如何使宋哲元逃不出我們的掌握,乃是北平特務機關應盡全力的任務。」為減輕日方壓力,宋哲元遂命張自忠率團訪日。從4月23日至5月29日,張自忠訪問了東京、大阪、神戶、奈良、名古屋等地,但日方則宣傳為「代表團在日期間受到各方面熱烈的招待,滿載而歸,每個人都滿臉喜氣,親日氣氛的造成已收到相當效果。」雖然張自忠發表聲明稱僅考察日本工業,但國內輿論並不相信,自始張自忠被視為親日派,甚至是「漢奸」。

七七事變前29軍部署。圖中可見張自忠的第三十八師主要在天津及塘沽一帶。(網上圖片)

七七事變前29軍部署。圖中可見張自忠的第三十八師主要在天津及塘沽一帶。(網上圖片)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事變發生時,張自忠出面與日本週旋,試圖和平解決,因此被輿論誤解為「漢奸」。8月6日,張自忠偕副官廖保貞、周寶衡躲進了東交民巷德國醫院;同時通過《北平晨報》等媒體發表聲明,宣佈辭去所有代理職務。8日,北平淪陷。9月3日,張自忠逃離北平。1938年張自忠將軍所部第77軍179師師長何基灃駐防洋坪時,對蔣介石消極抗戰極為不滿,導致其手下多名將領被陷害致死。

張自忠遺書 (網上圖片)

張自忠遺書 (網上圖片)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出戰。7日拂曉,張自忠東渡襄河,率部北進。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裏村。激戰到16日拂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5月16日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衞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戰死。

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 (網上圖片)

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 (網上圖片)

張自忠的屍骨運回後方後,經檢視,張自忠身有八處傷口,其中炮彈傷二處,刺刀傷一處,槍彈傷五處。隨後,將軍遺體被運往當時的戰時首都重慶安葬,路經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羣眾卻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當靈柩運至重慶朝天門碼頭,蔣介石、馮玉祥等政府軍政要員臂綴黑紗,肅立碼頭迎靈,並登輪繞棺致哀。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蔣介石親自扶靈執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國民政府發佈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並列首位。28日下午,蔣介石與軍政要員和各界羣眾在儲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儀式。

馬英九一行到重慶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拜祭。 (中時新聞網圖)

馬英九一行到重慶參觀張自忠將軍烈士陵園並拜祭。 (中時新聞網圖)

從被罵為「漢奸」到「民族英雄」,張自忠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歷史偉人也是人,不可能每一項決定都得到大眾認同,有時更會在社會輿論上引起無窮爭議。張自忠將軍早於1933年即已投入對日戰爭,但在1937年全面抗戰前,張自忠還是對日本議和抱有幻想,及後終於認清殘酷的現實,並在稍後的戰爭中英勇作戰,最終為國捐軀,十分難得。但也為他在國共兩軍政要人物中建立了英雄形象。時至今日,兩岸政要也十分敬重他。

Tags:

馬英九

往下看更多文章

「間不容髮」時枚乘勸劉濞 劉濞不顧終謀反

2024年12月16日 20:00

「間不容髮」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枚乘所寫的《上書諫吳王》,當中有言:「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決定到底要採用怎樣的治國制度。採用封建制的周朝雖國祚長久,但國勢衰弱;採用郡縣制的秦朝雖國勢強大,但在趙高亂朝後,秦朝便因無人屏藩王室而迅速滅亡。因此劉邦想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法,那就是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也是後來所說的「郡國制」。

春秋時期霸主的出現也正是周天子難以號召天下的證明。(網上圖片)

春秋時期霸主的出現也正是周天子難以號召天下的證明。(網上圖片)

然而後來漢高祖為了防止大權旁落而大肆分封同姓族人,以致於出現諸侯勢大的情況。因為當時很多諸侯都恃着自己地方勢力強大而漠視中央命令,所以文、景帝兩帝都開始着手削藩之事。

在眾諸侯國當中,最為叛逆的莫過於吳國。統治者吳王劉濞為人極為剽悍勇猛,更是對殺死自己兒子的劉啟(即後來漢景帝)懷恨在心。在痛失愛子之時,劉濞便發誓要為子報仇。因此面對朝廷削藩的動作,他只好加快自己的謀反計劃。他不僅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甚至一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只為了進一步擴張割據勢力。劉啟即位後自然知道劉濞並不會就此罷休,所以也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影視劇中的漢吳國太子劉賢。當時劉賢入宮朝見,並與皇太子劉啟喝酒後發生爭執。神智不消的劉啟二話不說就抄起一個棋盤,並砸向劉賢的頭顱,劉賢當場死亡。劉賢死後,漢文帝命人將其屍體送回吳國埋葬,怒不可遏的吳王劉濞把屍體送回首都長安,以羞辱朝廷。(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的漢吳國太子劉賢。當時劉賢入宮朝見,並與皇太子劉啟喝酒後發生爭執。神智不消的劉啟二話不說就抄起一個棋盤,並砸向劉賢的頭顱,劉賢當場死亡。劉賢死後,漢文帝命人將其屍體送回吳國埋葬,怒不可遏的吳王劉濞把屍體送回首都長安,以羞辱朝廷。(網上圖片)

御史大夫晁錯能言善辯,才能傑出,所以深得劉啟的欣賞。見劉啟因吳國一事而急得焦頭爛額時,他便毫不猶豫提出加強中央集權的削藩政策。隨着三十多個命令規章的推動,劉濞也日漸感受到中央皇室對自己的打壓。儘管明白到自己的領土早晚也會被削減,但他還是想放手一搏,於是便聯絡其他的幾個諸侯準備起兵反抗。

知道劉濞打算造反時,侍從枚乘便馬上進言道:「請大王三思!現在的情況就好比頭上懸有千鈞重物,而腳下卻是萬丈深淵,再愚笨的人也知道情況非常緊急。一旦做錯了選擇,那麼就像驚馬落崖、緊弦斷裂一樣,難以回頭。儘管現在形勢危急得容不下一根頭髮,但只要現大王您回心轉意,一切都還來得及補救!」

七國之亂(網上圖片)

七國之亂(網上圖片)

可是劉濞沒有採納枚乘的建議,仍然決定謀反。於是在公元前159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等七國的諸侯王便同時起來造反,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只是如枚乘所言般,叛軍很快被漢軍擊敗。吳王劉濞死於丹徒,而其後人則是下落不明。就此,昔日輝煌一時的吳王家族也就此在歷史上失去了痕跡。

後人據枚乘的話提煉出「間不容髮」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髮;即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