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東部戰區兵分三路全面越「中線」 台防務部門急召三軍主官回營應變

博客文章

東部戰區兵分三路全面越「中線」 台防務部門急召三軍主官回營應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東部戰區兵分三路全面越「中線」 台防務部門急召三軍主官回營應變

2023年04月08日 13:37 最後更新:13:49

蔡英文竄美激起兩岸局勢變化,東部戰區一連三日(4月8日至10日)按計劃在台灣海峽和台島北部、南部、台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台防務部門急召「三軍」部隊所有主官回營應變。

東部戰區環台演習,兵分三路全面越「中線」。

東部戰區環台演習,兵分三路全面越「中線」。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蔡英文竄訪期間,包含台防務主管部門、海巡部門、安全部門單位正副主官(管)都進行管制奉命留守應變。中國大陸突然宣布連續三天進行環台島軍演之後,台防務主管部門又立刻緊急召回台軍「三軍」部隊所有主官,回到營區內掌握狀況,但並未提升戰備狀況。

據台防務部門新聞稿,截至今日11時,偵獲42架解放軍軍機在台海周邊移動,並有29架次軍機兵分三路全面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台防務部門偵獲29架次解放軍軍機自北、中、南越「中線」。

台防務部門偵獲29架次解放軍軍機自北、中、南越「中線」。

新聞稿指,解放軍於今日上午編組軍機、艦,分自北、中、南逾越「海峽中線」,迄11時止偵獲殲10、殲11及殲16等型機42架次,其中逾越中線及進入西南空域計29架次;軍艦計8艘次。台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應處。

東部戰區一連三日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演習。

東部戰區一連三日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演習。

台防務部門稱,已運用聯合情監偵措施,綿密掌握區域周邊情勢,持續保持高度警覺、適切應處,並以「10字原則」回應,表示將以沉著、理性、嚴肅態度應對,依「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原則警戒監控。

東部戰區一連三日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演習。

東部戰區一連三日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演習。

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今日強調,一連三日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及「聯合利劍」演習,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嚴重警告,亦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行動。

東部戰區公開首日演練畫面時,更罕有公布演練包括奪制信息權。

現場畫面顯示,接令後,戰區陸軍遠箱火,海軍驅護艦、導彈快艇,空軍殲擊、轟炸、干擾、加油等機型,火箭軍常導火力單元等任務兵力,快速向預定區域機動集結,展開作戰部署。今天的演練,重點檢驗聯合作戰體系支撐下奪取制海權、制空權、制信息權能力,任務部隊同步組織環台島戰巡進逼,塑造全向圍島懾壓態勢。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家三代接力戍邊 「人民衛士」巴依卡: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2024年10月01日 11:01 最後更新:11:11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日前在京舉行,獲表彰者中有位少數民族老人巴依卡,他有什麼樣的故事?

9月29日,習主席向「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巴依卡頒授獎章。新華社圖片

9月29日,習主席向「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巴依卡頒授獎章。新華社圖片

央視新聞報道,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巴依卡一家三代70多年守衛邊境。今年72歲的塔吉克族老人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是家中的第二代護邊員,近40年的戍邊生涯中,他一直在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帕米爾高原,為邊防官兵指向帶路,參與巡邊護邊,行程超過3萬公里。今年9月,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被授予「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

報道說,海拔3100多米的塔縣地處帕米爾高原東南部,群山圍繞,全縣有800多公里長的國境線,當地居民歷來就有愛國戍邊的傳統。在巴依卡老人的家中,陳列的照片、獎狀、證書記錄著一家三代70多年的戍邊故事。

巴依卡的父親是家中的第一代護邊員。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在邊關建立哨所,但山路崎嶇複雜,從各地而來的官兵不熟悉路,巴依卡的父親凱力迪別克主動找來,為巡邊的解放軍帶路,這也是一家三代接力戍邊的起點。

1972年,20歲的巴依卡在父親的帶領下第一次參與巡邊工作,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做嚮導。紅其拉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沿途要翻越多座雪山、還要過冰河,經常發生雪崩、山石滾落、泥石流等情況,往返一趟少則半個月,多則一個月。

盡管一開始不太理解父親,但父親一再向巴依卡交代巡邊的重要性,並叮囑一定要守護好祖國的界碑。從1973年開始,巴依卡獨自給邊防官兵做嚮導,一走就是將近40年。慢慢地,他與戰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越來越理解父親曾對他說過的話。「家是塔縣,國是中國,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我倒下了還有我兒子,兒子倒下了還有我兒子的兒子,這是我爸爸說的。」巴依卡回憶道。

央視截圖

央視截圖

長年的戍邊工作,巴依卡的頭、肩膀、肋骨和腿多次受傷,2001年的一次巡邊,他摔斷了5根肋骨;2004年,他帶上大兒子拉齊尼一起巡邊。後來,他還出現了嚴重的高原性心臟病,做了搭橋手術。2009年,57歲的他再也難以上山了,就將巡邊嚮導的接力棒完全交給了兒子拉齊尼。

央視截圖

央視截圖

拉齊尼是家中第三代護邊員,接續巡邊後,他也在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條河流、每道山溝、每塊界碑旁留下了足跡,也像父親那樣,給風吹日曬的界碑描紅。但2021年1月,拉齊尼在喀什搶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兒童時不幸犧牲,年僅41歲,被追授為「時代楷模」。

時至今日,巴依卡每每談及兒子都會動容。

在紅其拉甫邊防連的文化牆上,掛著巴依卡和拉齊尼父子巡邊的照片,每當新兵入連,老戰士都會講述他們一家三代愛國戍邊的故事,深深地影響著每一位新戰士和當地的每一位護邊員。

央視截圖

央視截圖

如今,從海拔4100多米的紅其拉甫邊防連,到海拔4700多米的吾甫浪溝溝口,已經修通了公路,往返巡邏所需要的時間大大減少。與此同時,巡邊條件也在發生著變化,直升機、無人機等手段已經廣泛運用。巴依卡說,希望拉齊尼的兒子長大後,能成為家中第四代護邊員,沿著他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