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十大傑出運動員 3個來自林大輝中學 注重運動學業平衡發展

博客文章

十大傑出運動員 3個來自林大輝中學 注重運動學業平衡發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十大傑出運動員 3個來自林大輝中學 注重運動學業平衡發展

2023年04月22日 07:00

本港近日選出十大傑出運動員,代表香港在奧運取得獎項的多位運動員榜上有名,查看之下,原來有3個是林大輝中學畢業生,包括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冠軍張家朗、空手道女子個人型銅牌得主劉慕裳和桌球運動員張家瑋。

「香港劍神」張家朗與林大輝

「香港劍神」張家朗與林大輝

細數之下,林大輝中學的體育運動人才輩出,曾多次世界賽中獲獎,也有參與東奧的乒乓球員黃鎮廷,賽艇代表洪詠甄 ; 世界單車冠軍郭灝霆、曾在多項國際賽中奪得獎牌的劍擊運動員崔浩然、亞運獎牌得主歐倩瑩、洪皓威、楊子加、廖文希、方凱申、和東亞運動會武術金牌得主關寧慧等,都是林大輝中學的校友或學生。

林大輝中學2004年創校,至今已19年,明年將踏入20周年,校監林大輝對本網說,最初辦學時,宗旨是培養對運動有濃厚興趣及潛能的學生,當時覺得,在香港教育制度下,學生要同時專注學業和運動,挑戰很大,必須有人從旁協助,付出時間栽培,否則只會被埋沒和淘汰,社會需要律師醫生,但同樣需要運動員。所以當時辦了林大輝中學,每屆招生有一定名額留給有運動潛能的學生。

林大輝中學走專業路線,當學生選定專注一項運動後,就由專業教練指導,學校也有焦點運動項目,包括劍擊、空手道和籃球等,也經常加入新的焦點項目。

林大輝說,剛進校的中一生,通常同時玩幾項運動,後來才漸漸發掘到最專長的項目,如乒乓球的黃鎮廷,最初是玩田徑,「香港劍神」張家朗初期是打籃球。要發掘學生的長處,一般體育教師可能不足夠,必須是專業教練,日後的訓練更必須是專業教練負責。

即使學生成為運動員,外出比賽,學校也會安排他們學習傳統課業,2015年開始,跟香港體育學院簽訂合約,建立「夥伴學校計劃(高中教育)」,參與計劃的全職運動員和學生,上午在學校讀書,下午由專車送到體育學院訓練,林大輝中學也為學生提供彈性學習安排,靈活處理課程設計。

林大輝說,他們不希望運動員不讀書,現今社會運動員也要具備知識,例如外籍或內地的教練,運動員須與他們溝通,訓練計劃書也要看得懂,日後從體壇退休,或不幸受傷要退出體壇,也要具備一定知識。事實上,不少全職運動員校友也成功考入大學,關寧慧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學校也設有獎、助學金制度,確保沒有人因付不起學費而被剥奪接受教育和訓練的機會,教育署要求學校把收取到的學費的10%,作為獎助學金,林大輝說他們遠不止此數,甚至會到達20%的比例。

相較學校最初開幕時,現在社會上對運動的重視程度高很多,他憶述,最初幾年不是招不到學生,是招不到學校想招的學生,現在已有不少對運動有興趣的學生,而現在的運動員,職業出路遠比以往闊,例如家長會聘請專業教練訓練子女,公司聘請運動員推廣品牌,從事公共關係工作等,他相信啟德體育城開幕後,運動員的職業選擇會更多。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社區無小事,關愛隊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服務社區,贏得市民肯定之餘,更吸引受助者加入,為社區奉獻一份力量,助人助己。

民青局副局梁宏正同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早前帶埋黃大仙民政專員胡鉅華同埋區議員雷啟蓮,聯手新蒲崗關愛隊舉辦「以塑換植」大行動。過70位街坊齊齊落泥種盆栽,有公公婆婆、一家大細,連少數族裔家庭都玩埋一份。

今次活動,最抵讚係關愛隊今次搵嚟生力軍Jackie幫手。原來後生仔Jackie早排先至係受助人,佢住嗰幢大廈電錶箱燒咗,成棟樓黑掹掹。關愛隊即刻殺到,喺地下擺檔報料,仲孭住樽裝水同餅乾逐家拍門,行動不便嘅長者飯盒都親自送埋上樓,仲安排街坊去體育館沖涼,非常周到。

因為得到關愛隊嘅協助,受到隊員無私奉獻嘅精神影響,Jackie繼而加入關愛隊嘅行列服務社區。

化身「街坊充電寶」嘅Jackie話,宜家成為一名關愛隊義工,為呢個社會出返小小力,可以得到人哋嘅讚賞同埋認可。「我會慢慢學習幫助別人,為他們帶來溫暖。」

化身「街坊充電寶」嘅Jackie話,宜家成為一名關愛隊義工,為呢個社會出返小小力,可以得到人哋嘅讚賞同埋認可。「我會慢慢學習幫助別人,為他們帶來溫暖。」

講開又講,新蒲崗關愛隊嘅服務真係相當貼地。區內多舊樓,佢哋定期幫街坊整水喉、補牆身;見到少數族裔搞唔掂證件同健康檢查,關愛隊即刻搵埋翻譯,安排義工幫手填表申請通行證。

參與現場活動嘅Numan話,上年關愛隊幫咗佢哋好多次,關愛隊嘅存在令到大家開心、安心。

參與現場活動嘅Numan話,上年關愛隊幫咗佢哋好多次,關愛隊嘅存在令到大家開心、安心。

新蒲崗居民王婆婆大讚:「關愛隊經常來探訪,就像子女一樣關心老人家。」

新蒲崗居民王婆婆大讚:「關愛隊經常來探訪,就像子女一樣關心老人家。」

關愛隊凝聚每一區嘅力量,呢股互相守望相助嘅暖風,正吹勻十八區。

民青局副局Clarence樂見有街坊由受助者變為義工,加入關愛隊為地區服務。

民青局副局Clarence樂見有街坊由受助者變為義工,加入關愛隊為地區服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