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伍子胥報家仇 「日暮窮途」鞭屍楚平王

史空穿梭

伍子胥報家仇 「日暮窮途」鞭屍楚平王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伍子胥報家仇 「日暮窮途」鞭屍楚平王

2023年05月05日 20:00

「日暮窮途」這個成語最為人熟知的出處應是唐朝杜甫所寫的《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當中有言:「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但其實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應來自《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中的「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春秋後期,荒淫至極的楚平王竟私納了本將成為自己兒媳的孟嬴,甚至聽信太子少師費無忌的誣告,派人去暗殺太子、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長子伍尚。雖然父兄慘死血泊之中,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成功逃到宋國去。

東宮三師,即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合稱。由於三人負責輔導皇太子,所以朝廷對三師的態度可謂十分推崇。三師的輔官則是東宮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實權力和地位是差天共地的。太師伍奢乃正兒八經,有真才實學的名師;相反,少師費無極則是靠著小聰明上位。因此,素來正直的太子當時非常討厭心術不正的費無極。(網上有關費無極的影視形象)

東宮三師,即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合稱。由於三人負責輔導皇太子,所以朝廷對三師的態度可謂十分推崇。三師的輔官則是東宮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實權力和地位是差天共地的。太師伍奢乃正兒八經,有真才實學的名師;相反,少師費無極則是靠著小聰明上位。因此,素來正直的太子當時非常討厭心術不正的費無極。(網上有關費無極的影視形象)

雖在宋國可平安度過一生,但伍子胥為了替父兄報仇,義無反顧地逃奔至吳國。然而,向吳國借兵可不是一件易事。於是,作為條件交換,他助闔閭刺殺吳王僚,奪得王位。隨後,兩人一同率兵伐楚。吳軍勢如破竹,一下子就攻進楚國都城郢。楚昭王見況,馬上帶著部分大臣和將士,逃往隨國。

雖說當初與伍子胥結下仇怨的楚平王早已不在人世,但家仇血恨可是說這麼容易就放下?進郢都的第二天,伍子胥不但讓闔閭把楚國的宗廟拆了,更是請求闔閭允許他挖了楚平王的墳。儘管闔閭心感不妥,但一想到伍子胥替自己立了大功,而自己又眼饞楚墓陪葬品,便點點頭同意了。

伍子胥側面打聽出楚平王的墳就在東門外的謬台湖,於是連夜帶軍士趕到謬台湖去。可是,眾人到達後,映人眼簾只有茫茫湖面,實在不知墓墳的確實位置。幸好,後來在一個石工的指點下,伍子胥才挖出了棺材。一見楚平王那可惡的臉,伍子胥不免感到一股怒意遷溢胸腔,他抄起了銅鞭,一口氣就往屍體上打了300下。一鞭接一鞭,鞭鞭入耳,恐怕連骨頭也被打折了。可是,伍子胥還不解氣。轉個身就讓人把楚平王的腦袋砍了下來。

伍子胥最後下場悲慘。吳越相爭時,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諫,堅持征伐齊國。到後來,夫差又聽信伯嚭的讒言,最終賜死伍子胥。由於伍子胥冒死三諫吳王夫差,也被歷史冠以忠義之名。(網上圖片)

伍子胥最後下場悲慘。吳越相爭時,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諫,堅持征伐齊國。到後來,夫差又聽信伯嚭的讒言,最終賜死伍子胥。由於伍子胥冒死三諫吳王夫差,也被歷史冠以忠義之名。(網上圖片)

伍子胥鞭屍一事被他的好友申包胥知道了。申包胥特地寫信給伍子胥,說道:「我明白你報仇心切,但你這樣做未免太過分了。你曾侍奉楚平王,現在怎麼可以連死人都不放過呢?真是太殘忍了!」

面對好友的責難,伍子胥不以為然,淡然的對身旁的隨從說道:「軍務繁忙,實在難以回信。就請你代我謝謝申君,並告訴他:『自古忠孝兩難全。我好比一個走遠路的人,天快黑了,路途卻還很遙遠,迫於無奈下我只好做出這種違背常理的事!』」

後人據此提煉為「日暮窮途」這個成語,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也指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