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政府頂層協調能力,加強領導和統籌,第六屆政府增設三副司長職位。新一期《公務員通訊》中介紹了首任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退休後再出任問責官員,為港出力。卓永興在政府工作四十多年,由1981年加入警隊成為警務督察,至1984年轉職政務職系,其後數十年間曾經在17個局、部門和海外辦事處工作。他於2015至2019年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退休脫離公務員隊伍後仍一直在政府擔任要職。自去年7月1日起,卓永興再出任問責官員。
卓永興表示學生時代很喜歡看電視劇集《CID》,很認同劇中維持法紀、警惡懲奸、 伸張正義的價值觀。早已決心加入警隊的他,大學畢業時便投考警務督察,完全沒有 投考任何私人機構。他在警隊先後在特別職務隊、軍裝小隊、機動部隊和衝鋒隊等工作, 三年後轉職至政務職系。他表示,退休後在政府出任不同崗位,有如跑完馬拉松後加賽再跑,沒甚麼壓力,希望能盡己所能,建設、服務香港。

卓永興相隔十多年再次參加香港馬拉松的十公里賽事,並且順利完成。
政務司副司長其中一個重要的職責,是協助政務司司長督導和協調轄下九個局的工作,透過抓緊督導和協調各局和部門的工作,集結可集結的力量,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促進社會發展。過去一年,卓永興在地區事務的統籌協調工作廣為人知。他說:「協調工作的範圍不限於環境衞生,也涉及搶人才措施、說好政策故事、管控水貨衍生的地區問題,以及提升市民國民意識等。」 他表示,環境衞生是很貼地、很影響市民生活日常的事情。老大難問題的出現,即表示舊的方法行不通,就要動腦筋去拆解,甚至有些問題需要動用不同部門的法定權力進行聯合行動才能解決。自去年七月增設「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後,卓永興隨即統領各部門開展打擊衞生黑點的工作,制定「標準行動模式」,理順部門分工和流程,解決一些困擾地區多年的環境衞生問題如店鋪阻街和後巷棄置車輛等。獲得外界一致認可。

卓永興到訪各區,實地了解街道管理和衞生情況。卓永興FB圖片
在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下,政府成立了「地區治理專組」,之前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亦已改組為前者之下的「環境衞生及市容工作小組」。「地區治理專組」在地區事務的負責範圍會更為廣闊,要更好地發揮統籌協調的力量,增強地區治理效能,令市民在日常生活 及使用政府服務時,得到滿足感和獲得感。 加強市民大眾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意義重大。卓永興除了積極支持青少年步操活動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外,亦統籌包括發展局、文體旅局和教育局的工作組,積極探討與各界同 心協力保護和善用戰時遺蹟及歷史材料,以更有效推廣抗戰歷史和提升市民的國民意識。

卓永興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卓永興FB圖片
此外,卓永興最近亦領導「說好政策工作組」,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政府新聞處處長,以及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共同謀劃新政策或措施的出台工作,致力做好有關政策解說的鋪墊工作,更有系統地去爭取民心民意。他說:「推行政策的一個陷阱,是當局者迷、自信政策的邏輯性和正確性、自我感覺良好,而忽略了受眾的疑惑和觀感。行政長官希望通過『說好政策工作組』的體系設計,能前瞻的、客觀的、全面的審視政策的推行,讓政府能向市民說好政策的理據和好處,提升市民對政策的理解和爭取他們的支持和接受。」

首任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退休後再出任問責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