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教授湯曉鷗講3個學生 帶出一個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團隊

博客文章

中大教授湯曉鷗講3個學生 帶出一個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團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大教授湯曉鷗講3個學生 帶出一個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團隊

2023年07月06日 17:45 最後更新:23:48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介紹了他和他的團隊在原始創新領域的最新進展。

湯曉鷗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言。新民晚報圖片

湯曉鷗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言。新民晚報圖片

1968年出生的湯曉鷗,另一個身份更為人所熟知,他是商湯科技創始人。 湯曉鷗生於遼寧鞍山,是一位電腦科學家。199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1年到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深造,1992年第一次接觸人工智能,1996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唸博士期間曾在海底機器人實驗室工作。之後回國,到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任教,2001年創建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商湯科技前身),2005年至2008年任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2014年成立人工智能公司商湯科技。

更多相片
湯曉鷗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言。新民晚報圖片

湯曉鷗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發言。新民晚報圖片

湯曉鷗。

湯曉鷗。

中大教授王曉剛。

中大教授王曉剛。

何愷明。

何愷明。

林達華。

林達華。

內地媒體形容,湯曉鷗是將中大建成中國電腦視覺黃埔軍校的人。

湯曉鷗。

湯曉鷗。

湯曉鷗介紹的第一個學生是王曉剛。王曉剛本科是中國科大少年班,並且是00班的第一名,碩士期間在湯曉鷗實驗室就讀,在MIT博士畢業後回到湯曉鷗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實驗室做教授。2011至13年CVPR和ICG兩個視覺領域最重要的會議上,全球共有29篇文章做深度學習,其中有14篇出自湯曉鷗的實驗室,全世界其他的實驗室也只做了15篇。

中大教授王曉剛。

中大教授王曉剛。

王曉剛的第二項工作是首次讓機器做的人臉識別超過了人的眼睛,比Facebook還早。2015年,王曉剛帶隊取得了中國學者第一個ImogeNet世界冠軍,當年的對手是谷歌。

湯曉鷗介紹的第二個學生是何愷明。2009年,何愷明在湯曉鷗實驗室讀碩士期間就發了第一篇文章,取得了CVPR最佳論文,這是CVPR25年歷史上從亞洲出來的第一篇最佳論文。湯曉鷗曾跟何愷明開玩笑:「你一出手就到了巔峰,從此以後你的學術生涯就只能往下走了」,結果他去微軟和Facebook工作以後仍然一路走高。

何愷明。

何愷明。

何愷明的第一項工作是在MSR做的,獲得了2016年的最佳論文。在2015年之前,深度學習最多只能訓練到20多層,何愷明在網路的每一層引入了一個直聯通道,從而解決了深度網路梯度傳遞的問題。

何愷明的第二項工作Mask R-CNN獲得了ICCV2017年最佳論文。湯曉鷗表示,何愷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畢業不到10年內,3次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獲得CVPR、ICCV最佳論文。

林達華。

林達華。

第三個學生林達華的第一項工作是OpenMMLab,在2018年從一個小團隊開始,在沒有推廣投入的情況下,以口口相傳的形式成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視覺演算法開源體系,目前用戶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湯曉鷗還介紹林達華的另兩項工作成果,即將正式發佈的國內首個千億參數、8K的多語種大語言模型「書生·浦語」以及全球首個城市級實景三維大模型LandMark。

湯曉鷗對3位學生的成就評價道:「王曉剛在深度學習興起的最初幾年,灑下了很多原創的種子。何愷明將深度學習的根基打得非常牢、打得很深。林達華通過開發和大模型讓他枝繁葉茂。」

湯曉鷗表示:「讓我非常欣慰的是,這顆大樹已經開始開花結果。就在兩周前,我們的自動駕駛大模型從9155篇文章中脫穎而出,獲得了CVPR2023年的最佳論文獎。」

根據谷歌學術統計,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第一篇全部由中國學者完成的國際電腦視覺三大頂會的最佳論文,文章的牽頭作者是王曉剛帶出來的博士。此外,OpenMMLab是林達華帶出來的博士陳愷做出來的,當年湯曉鷗實驗室做的另一篇超過人眼的人臉識別的文章的作者陸超超,也從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回到了上海,正在和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先生在上海期智研究院合作,從事AI基礎理論研究。

湯曉鷗感歎地說:「新一代的學生已經在上海成功起步。」

湯曉鷗接著說:「作為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東北人,我想再一次感謝上海,說一聲『上海,你好』,我想對王曉剛、何愷明、林達華、陳愷、陸超超,以及所有我曾經合作過的學生、老師們,還有今天上海在座的朋友們,講一句:‘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這句話是于謙老師的電影《老師好》中的一句經典臺詞。「這句話非常優美,富有詩意,也發自我的內心,」湯曉鷗說,「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是一邊聽著于謙老師的相聲,一邊想:『機器怎麼可能超過這樣有趣的靈魂?我不信。』」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解放軍駐港部隊首次出國聯合演習 成中方參演主要力量

2024年07月05日 10:04 最後更新:10:11

中老兩國軍隊將於7月上中旬在老撾舉行聯合演習,雙方參演兵力共1200余人。今次聯演,是駐港部隊、駐澳部隊出國參加聯合演習的罕見情況。

國防部7月3日消息顯示,根據年度計劃和中老雙方共識,中國和老撾兩國軍隊將於7月上中旬在老撾舉行「友誼盾牌-2024」聯合演習。

新華網披露,聯演將於7月5日至18日在老撾境內舉行,中老參演部隊將以「聯合防衛作戰行動」為主題,組織聯合實兵演練。此次聯演主要包括混編聯訓、綜合演練和文化交流等內容,雙方參演兵力共1200余人,中方派出300余人的實兵分隊,攜帶多型武器裝備參演。

國防部介紹稱,此次聯演中老兩軍第二次舉行該系列聯演。

去年,中老「友誼盾牌-2023」聯演中,中方參演兵力由南部戰區陸軍下轄部隊組成。而此次聯演,中方參演力量以駐香港部隊為主,駐澳門部隊、桂林聯勤保障中心等單位派員參加。

《北京青年報》官方帳號「政知君」注意到,相比解放軍其他部隊,駐港部隊、駐澳部隊出國參加聯合演習並不常見。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11月,駐港部隊派官兵參加於馬來西亞舉行的「和平友誼-2016」中馬聯演。環球網撰文稱,此次系駐港部隊首次走出國門參加聯合演習。

2018年10月,「和平友誼-2018」中馬泰聯合演習在馬來西亞舉行,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駐澳門部隊參加。中國軍網披露,此次系駐澳門部隊首次出國參加聯演。

彼時,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解讀稱,參加這些國際軍事演習有助於駐香港和駐澳門部隊提升能力。做好戰鬥準備並努力成為一支現代化軍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使命,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應該局限於所駐紮的地方。

此外,環球網引述海軍專家李傑的觀點稱,駐港部隊和駐澳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外界聯繫的窗口,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增加與其他國家的聯合軍演,駐港部隊和駐澳部隊更多地參與是合理的。

日前,中方參演部隊舉行誓師動員大會。

從央視視頻畫面披露的畫面可知,駐港部隊參演力量包括「香港駐軍模範特戰連」等連隊,駐澳部隊參演力量包括「履行澳門防務模範連」。

2017年,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授予駐香港部隊某旅特種作戰一連「香港駐軍模範特戰連」榮譽稱號。命令指出,該連聚焦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務,在特殊環境下有效履行了駐軍職能使命。

2009年,時任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簽署命令,授予駐澳門部隊某連「履行澳門防務模範連」榮譽稱號。彼時,人民日報報道稱,該連模範遵守「一國兩制」方針政策,自覺經受複雜環境和特殊任務考驗,高標準完成防務任務,是忠實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傑出代表。

目前,中方參演部隊已在老撾集結完畢。新華網的報道就解放軍跨國投送過程介紹稱,此次中方參演部隊採取陸上和空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遠程運輸投送。

其中,陸上參演分隊針對任務時間緊、裝備型號多的情況,科學籌劃設計,以鐵路輸送方式進行跨國投送。空中參演分隊從國內轉場至老撾萬象瓦岱國際機場,他們準確研判氣候、合理規劃路線,及時完成空中兵力投送。

國防部就此次聯演評價稱,這有助於進一步深化中老兩軍戰略互信與務實合作,為地區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

聯演中方指揮員蔣軍德接受央視採訪表示,中方參演官兵將按照實戰要求,探索力量運用、創新戰法打法。通過與老軍官兵一起聯演聯訓,進一步增進中老傳統友誼和軍事合作。

「政知君」注意到,2022年12月,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主席通倫·西蘇里應邀訪華。其間,雙方發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聯合聲明》。

《聲明》中明確提到,加強防務安全合作。保持兩軍高層溝通和各層級交往,繼續辦好邊境國防友好交流活動,積極開展政治工作、聯演聯訓、醫療衛勤、人員培訓等領域合作,密切多邊安全事務中的協調配合,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彼時,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老兩國山同脈、水同源,是彼此信賴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近年來,中老兩軍關係持續深化,高層互動頻繁,雙方在政治工作、聯演聯訓、醫療衛勤、人員培訓、邊防交往等領域的務實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