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報業評議會(簡稱報評會)為提升學生以及老師對新聞資訊的分析能力,推出為期兩年的「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傳媒資訊素養教育活動,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近三十七萬元。在今日(7 月 8 日)舉行的活動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上,報評會透露, 已獲優質教育基金批出新撥款,將傳媒資訊素養教育活動由中學擴展至小學,此外,報評會亦正探討與懲教署合作,開展為在囚青少年的資訊素養教育服務的可行性。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出席人士包括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 (左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右二)、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徐聯安 (右三)、報評會執委楊金權(左一)與張志儉(右一),頒獎禮後嘉賓與一眾得獎學生合照。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出席人士包括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 (左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右二)、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徐聯安 (右三)、報評會執委楊金權(左一)與張志儉(右一),頒獎禮後嘉賓與一眾得獎學生合照。

報評會於同場舉辦了「社交媒體與失實資訊」研討會,邀請了教育、傳媒及社交媒體界別的資深人士, 就如何應對社交媒體上的失實資訊進行討論。

更多相片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出席人士包括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 (左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右二)、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徐聯安 (右三)、報評會執委楊金權(左一)與張志儉(右一),頒獎禮後嘉賓與一眾得獎學生合照。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出席人士包括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 (左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右二)、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徐聯安 (右三)、報評會執委楊金權(左一)與張志儉(右一),頒獎禮後嘉賓與一眾得獎學生合照。

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表示,希望透過由專業的資深傳媒人士負責的講座以及工作 坊,教導年輕新一代學懂分析、辨識真偽資訊。

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表示,希望透過由專業的資深傳媒人士負責的講座以及工作 坊,教導年輕新一代學懂分析、辨識真偽資訊。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在致辭時指出,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可能會為用戶的個人資料私隱帶來不容忽視的風險。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在致辭時指出,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可能會為用戶的個人資料私隱帶來不容忽視的風險。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社交媒體與失實 資訊」研討會,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為主持人(左三),與會者包括 Meta 香港公共政策 經理譚雋蘭(右三)、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 (右二)、明報總編輯陳錦強(左一)、香港 浸會大學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陳景祥先生 (右一)、以及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校長譚耀華(左二)。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社交媒體與失實 資訊」研討會,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為主持人(左三),與會者包括 Meta 香港公共政策 經理譚雋蘭(右三)、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 (右二)、明報總編輯陳錦強(左一)、香港 浸會大學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陳景祥先生 (右一)、以及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校長譚耀華(左二)。

近百人出席「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 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近百人出席「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 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傳媒教育活動是透過體驗學習模式,結合到校講座、工作坊及參觀活動, 藉以協助中學生提高對不同資訊的分析能力,多了解傳媒運作模式,建立明辨慎思、包容尊重的正面價值觀,近百名學界及傳媒業界人士出席今日舉行的活動總結儀式。

報評會主席彭韻僖律師表示,經歷社會動亂、疫情爆發,在網絡盛行、社交媒體當道的世代,網上充斥大量真真假假的資訊,不單止學生、很多老師及家長,也未能辨別出資訊的真假,卻輕易地把有可能是失實虛假的資訊轉發廣傳,報評會希望透過由專業的資深傳媒人士負責的講座、以及工作坊,教導年輕新一代學懂分析、辨識真偽資訊。

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表示,希望透過由專業的資深傳媒人士負責的講座以及工作 坊,教導年輕新一代學懂分析、辨識真偽資訊。

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彭韻僖表示,希望透過由專業的資深傳媒人士負責的講座以及工作 坊,教導年輕新一代學懂分析、辨識真偽資訊。

彭韻僖透露,優質教育基金已再度批出撥款,支持報評會在未來兩年,到 50 家中小學推行傳媒及資訊素養教育;此外,報評會更放眼社會,找出有需要的族群提供服務,包括研究與懲教署合作,為在 囚青少年提供資訊素養教育活動的可行性。

對於最近特首李家超明確表明不會就「假新聞法」立法,原因是「不會因傷風咳就當癌症處理」,若業界能自我規律、行業操守令問題可控,希望不用立法手段處理;彭韻僖指出,報評會是香港首個接受公眾對本港報刊投訴的專業自律性團體,報評會支持新聞自由,亦期望新聞媒體能展現新聞道德和操守。她強調,促進新聞業界自律專業的同時,亦需加強公眾對資訊的分析能力,防患於未然,避免虛假資訊蠱惑人心,而報評會將繼續在各範疇,積極推廣傳媒資訊素養教育。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在致辭時指出,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可能會為用戶的個人資料私隱帶來不容 忽視的風險。大部分在網上分享的資料,都會留下永久的數碼足跡。這些在 網上分享的資料,可被第三者濫用,甚至引致身份被盜用、網絡欺凌或「起底」行為。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在致辭時指出,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可能會為用戶的個人資料私隱帶來不容忽視的風險。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在致辭時指出,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可能會為用戶的個人資料私隱帶來不容忽視的風險。

「社交媒體與失實資訊」研討會

同場舉辦的「社交媒體與失實資訊」研討會,由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主持,就如何應對社交媒體上的 失實資訊進行討論。

Meta 香港公共政策經理譚雋蘭指出,Meta 致力提供安全環境予第三方發言,透過全球 50 多個 factcheck 機構,找出有實質傷害的內容「移除」、 「減少」派送、並「通知」用家內容的問題以及要求他們轉發前要先思考,她認為社交媒體是雙刃刀, 需各方自律規管,做好本份,教育並提升大眾的數碼素養,非常重要。

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表示,CHAT GPT 的盛行,輕易便製造出不同似真實假的資訊,目前社交媒體上 充斥冒充名人等的欺騙資訊,要規管非常困難,資訊科技發展走得很快,要贏過 AI,年輕人不單止要 學懂分辨資訊的真假,更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分析能力。

明報總編輯陳錦強指出,現時不少新聞均源自社交媒體,如何用好其資訊是傳媒的責任,首先要核證資訊來源是否可信,其次是消息來源與新聞事件的主體有什麼關係, 最後是事實核查,新聞媒體對資訊的把關,非常重要。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譚耀華校長表示,現今在社交媒體盛行下,校方要忙於處理學生對資訊的價值觀,無論是使用社交媒體、又或是使用 CHAT GPT 等,學生會怱略背後的尊重、資訊的真偽問題,他們需要花上不少心力去協助學生,建立應有的價值觀,不要隨便「俾 LIKE」,由源頭開始教育學生自律,校方更成立了 媒體素養工作小組跟進,他表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要以正向心態解決,令學生有能力辨識真假資訊。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陳景祥教授認為,社交媒體影響力大,是資訊的傳遞者,對提供的資訊是有一定 責任,英國劍橋大學曾進行實驗研究,發現愈年輕的人,愈分不清新聞資訊標題的真與假,因此媒體教育一定要由年輕人開始,事實核查、媒體素養 教育均非常重要。

蔡志森總結指出,在社交媒體資訊爆炸的年代,社交媒體及傳媒均需要有廣闊胸襟,接納意見發批評, 出現失實資訊時,要即時處理,同時亦要教育公眾,在未能確認內容真假前,不應隨便把資訊轉發。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社交媒體與失實 資訊」研討會,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為主持人(左三),與會者包括 Meta 香港公共政策 經理譚雋蘭(右三)、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 (右二)、明報總編輯陳錦強(左一)、香港 浸會大學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陳景祥先生 (右一)、以及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校長譚耀華(左二)。

香港報業評議會今日舉行「社交媒體與失實 資訊」研討會,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為主持人(左三),與會者包括 Meta 香港公共政策 經理譚雋蘭(右三)、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 (右二)、明報總編輯陳錦強(左一)、香港 浸會大學新聞系專業應用教授陳景祥先生 (右一)、以及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校長譚耀華(左二)。

今日的總結儀式上,同時舉行「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徵文比賽頒奬禮,冠軍為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的陳潔瑩,亞軍為藍田聖保祿中學的鍾岢妤,季軍為張祝珊英文中學的覃怡馨,獲頒優異獎的分別為張祝珊英文中學的黃凱研、以及保良局姚連生中學的胡樹林。

近百人出席「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 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

近百人出席「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活動 總結儀式及徵文比賽頒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