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全面禁入口 本國超市也停買 有日企遭「兩面夾擊」崩潰了

博客文章

中國全面禁入口 本國超市也停買 有日企遭「兩面夾擊」崩潰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國全面禁入口 本國超市也停買 有日企遭「兩面夾擊」崩潰了

2023年08月26日 17:45 最後更新:17:54

中國全面禁日本水產品進口,甚至有日本超市也停買水產品,重擊日本漁業及水產加工業,有日企心態崩了:怎麼自己人也這樣?!

在日本執意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工作後,中方先後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嚴禁使用日本水產品加工食品或進行銷售等措施,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以及確保進口食品安全。

更多相片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

據日本讀賣新聞、時事通訊社等多家日媒26日報道,日本帝國數據銀行最新數據顯示,至少將有700多家直接或間接對中國出口的日本企業會受新措施影響,預計二級和三級貿易商也將被波及。近來更有不少日本漁業和水產加工行業者透露,國內消費者也出現了停止購買水產品的情況。

在宮城縣經營水產品加工公司的遠藤仁志稱,一直與其有合作的靜岡縣多家超市暫停採購有關地區的水產品,這讓剛剛才被香港客戶退貨50箱扇貝的他心態徹底崩了,「怎麼連日本國民都這樣呢?」

日本水產品出口近來一直呈強勁增加趨勢,2022年創下3873億日元的最高額,其中出口額最高的是中國內地(871億日元,22%),其次是中國香港(755億日元,19%),兩者約占整體出口四成。

據時事通訊社26日報道,根據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的統計,中國管制措施的對像從原來的日本10個都縣擴大到全國,預計至少波及從事漁業、農業、食品加工等業務的食品相關企業700多家。日本政府原計劃在2030年將日本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年出口額擴大到5萬億日元的戰略很可能會「脫軌」。

其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在過去四年裡,出口到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日本企業增加了8成以上,達到了9270家。其中,直接或間接出口食品的企業達727家,僅出口水產品的企業有164家。

尤其是在近年日本「飲食熱」的背景下,中國消費者已經成為日本食品出口企業的「最大客戶」,平均每家日企對中國的出口額占總銷售額的55.9%,高於所有出口公司的平均水平(42.8%)。

帝國數據銀行對此擔憂道,包括二級和三級貿易商在內的許多公司也可能將受到巨大影響,應該加緊確保國內市場和替代出口。

據日本「TBC東北放送」25日報道,在宮城縣石卷市經營一家水產品加工公司的遠藤仁志最近感受到了「兩面夾擊」的痛苦,其公司的裙帶菜和扇貝產品不僅無法運往中國,就連日本國內銷路也斷了。

「中國宣布全面禁令,所以(我們)已經出局了。」報道稱,遠藤從每年8月左右開始向中國香港出口扇貝,22日他剛收到一份50箱扇貝的訂單,第二天就接到要求停止裝運的電話。與此同時,與該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一些靜岡縣超市也決定暫停從東北地區採購裙帶菜等水產品,這讓遠藤有些崩潰了,「如果是國外這樣還可以理解,但為什麼連日本國民也變得如此嚴厲呢?」他擔心,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生產商將無法生存,銷售渠道也將失去,縣內的水產行業必將走向衰落。

英國《衛報》也提到,24日核污水排海首日,福島新町一名漁民就抱怨道,「這才剛剛開始,今天早上魚市價格就已經下跌了。」這位有著三個孩子的母親直言,她已經聽到很多人在討論不會購買海鮮吃了,「他們當然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吃,可如果人們不再買魚,我就失業了。」

韓國《中央日報》也在日本一家海鮮餐廳遇到一位特地帶著孩子趕在排海前吃海鮮的年輕母親,「暫時不想給孩子們吃水產品了,所以抱著‘今天是最後一天能吃’的心態來的。」

「我們100%反對排海,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將繼續。」71歲的福島老漁民小野晴生表示,盡管很多福島人都接受了政府關於「核污水會被大海稀釋」的說法,但政府沒有說服消費者相信排海不會導致海鮮食用安全問題,這導致將能夠填滿540個奧運會游泳池的核污水排到大海,足以毀滅漁民們十多年來為振興漁業的付出。

除了中方站在反對日方強行排海的第一線,在25日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圍繞福島核污水排海問題,中國、朝鮮代表與日本代表展開「罕見」交鋒,中朝代表對日方強行排海禍害全球的惡行表示強烈譴責。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表示,中方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敦促日本政府糾正錯誤決定,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以真誠態度同有關國家和利益攸關方善意溝通,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避免對全球海洋環境、對世界各國人民的健康福祉造成不可預測的破壞和危害。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

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金松也發表了類似的評論,並嚴厲譴責日本正在犯下「嚴重危害人類安全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反人類滔天罪行」。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核污水

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強烈興趣已從言辭轉為實際行動。《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正加大對這座丹麥自治領地的情報收集力度,試圖為特朗普實現控制格陵蘭島的目標鋪路。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手下的高級官員近期向多個情報機構下達了一項「重點情報搜集指示」。該指令要求深入調查格陵蘭島的獨立運動,以及當地居民對美國開採資源的態度。指令明確要求利用衛星監視、通訊攔截和地面間諜等手段,尋找格陵蘭島及丹麥境內支持美國接管的人。這是特朗普政府為實現其對格陵蘭島野心邁出的首批具體步驟之一。

這項機密指令已下達至中央情報局(CIA)、國防情報局(DIA)和國家安全局(NSA)等機構,顯示出白宮對這一目標的高度重視。報道稱,這樣的「重點情報搜集指示」通常用於重新分配資源,將注意力集中於特定目標。對格陵蘭島這一人口僅約5.6萬、位於北極的島嶼而言,這種情報行動極為罕見。一位前美國情報官員坦言,格陵蘭島歷來不是情報收集的重點,資源通常優先用於應對已知威脅,而非盟友領土。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是世界最大島嶼,擁有豐富的稀土礦物、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因氣候變暖而逐漸具備開採潛力。然而,高昂的開採成本和分散的礦藏分布限制了其商業吸引力。該島自1979年實現自治,雖在國防和外交上仍由丹麥管轄,但當地領導人正積極推動完全獨立。

格陵蘭島首府努克

格陵蘭島首府努克

特朗普自大選勝出後多次公開表示對格陵蘭島的濃厚興趣,甚至揚言可能通過「軍事或經濟脅迫」奪取控制權。在3月4日的國會聯席會議演講中,他強調格陵蘭島對美國乃至全球安全的戰略重要性,稱「我們需要它,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得到它」。5月4日,特朗普在受訪時被問及是否排除武力手段,他語焉不詳地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並重申格陵蘭島對所謂國際安全的必要性。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休伊特(James Hewitt)拒絕評論情報行動,但強調特朗普對格陵蘭島和北極地區安全的關注。加巴德則在一份聲明中譴責《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責其「協助深層政府行為者通過洩露機密信息破壞總統威信」,並稱此舉違法且危害國家安全。

結論就是美國的情報收集行動可能加劇與丹麥的緊張關係,而格陵蘭對美國意圖的反應也充滿變數,當地獨立運動領袖和民眾可能對美國的資源開採計劃持懷疑態度,擔憂外來干預損害其自治權和環境利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