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上半年錄24宗網上交友性侵案 最年輕受害者僅9歲 警籲家長留意網上風險

HotTV

上半年錄24宗網上交友性侵案  最年輕受害者僅9歲 警籲家長留意網上風險
HotTV

HotTV

上半年錄24宗網上交友性侵案 最年輕受害者僅9歲 警籲家長留意網上風險

2023年08月28日 00:01 最後更新:10:56

警方披露,青少年網絡陷阱罪案佔該類案件14%至22%,涉援交性侵超過兩成。

警方網絡安全即科技罪案調查科表示,2023年上半年青少年網絡陷阱罪案數字,並公布「青少年對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問卷調查結果。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公布,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青少年網上購物騙案共有674宗,佔整體案件比例為14%;裸聊勒索案件168宗,佔整體的20%;援交騙案249宗,佔整體的22%。其中,還有24宗涉及網上交友的性侵案件。

更多相片
警方公布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相關網絡陷阱罪案數字。

警方公布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相關網絡陷阱罪案數字。

陳純青分享網上交友的性侵案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案例。

陳純青分享網上交友的性侵案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案例。

警方調查青少年對於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

警方調查青少年對於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

陳狄安呼籲遇到不當事件時,少一句留言、少一點轉發,便能減少網絡欺凌的發生。

陳狄安呼籲遇到不當事件時,少一句留言、少一點轉發,便能減少網絡欺凌的發生。

梁福厚表示,學生使用平板和手機的機會越來越多,呼籲各界關注社交網絡生態。

梁福厚表示,學生使用平板和手機的機會越來越多,呼籲各界關注社交網絡生態。

陳智穎向青少年分享網絡安全貼士。

陳智穎向青少年分享網絡安全貼士。

警方推出網上情景遊戲——「守網歷險」,冀傳遞網絡安全信息及提升青少年數碼素養。

警方推出網上情景遊戲——「守網歷險」,冀傳遞網絡安全信息及提升青少年數碼素養。

警方披露2023年上半年青少年網絡陷阱罪案數字,並公布「青少年對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問卷調查結果。

警方披露2023年上半年青少年網絡陷阱罪案數字,並公布「青少年對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問卷調查結果。

警方公布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相關網絡陷阱罪案數字。

警方公布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相關網絡陷阱罪案數字。

陳純青分享了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的個案,今年初,警方調查發現,一位年僅9歲的女童,2021年被在交友應用程式上認識的一名男子帶回家性侵,並被錄製性侵過程,令人痛心,涉案男子已被拘捕,正等候上庭。

陳純青分享網上交友的性侵案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案例。

陳純青分享網上交友的性侵案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案例。

警方於今年3月至4月,街訪了1805名小一至中六學生,調查他們對於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60%(1091人)受訪者表示有玩網絡遊戲的習慣。其中,294名受訪者表示曾遇陌生人主動搭訕,佔近3成。有98人被陌生人提出售賣或贈送網上遊戲工具和武器,8名學生受騙。性誘識方面,有16人曾被要求說出個人資料或拍照作為遊戲道具、武器、積分、金錢等的交換條件;16人曾被要求單獨出外見面,或被要求家人不在時,到家探望,18人曾被要求成為情侶或遭對方說關於性話題;更有4人(包括兩名初中女生)被要求拍攝自己的私密部位照片。

警方調查青少年對於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

警方調查青少年對於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

網絡安全風險方面,有101名受訪者表示曾遭他人盜取網上遊戲賬號,當中60%曾與朋友分享賬號。139人曾將個人資料包括地址、就讀學校等資料發給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其中男中學生佔比20%。

調查結果還顯示,有6%受訪者有在網上遊戲或聊天室被欺凌的經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欺凌者可能與受害人是同學關係,未必知道行為屬犯法,除了家長、老師需要引導青少年正視這問題外,亦認為所有社會人士都有責任指出問題。他呼籲遇到不當事件時,少一句留言、少一點轉發,便能減少網絡欺凌的發生。

陳狄安呼籲遇到不當事件時,少一句留言、少一點轉發,便能減少網絡欺凌的發生。

陳狄安呼籲遇到不當事件時,少一句留言、少一點轉發,便能減少網絡欺凌的發生。

沙田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梁福厚表示,受疫情影響,學生使用平板和手機的機會愈來愈多,有更多機會接觸到社交平台上的陌生人,需要家長、老師、社工多去了解,政府機構亦要加強跨部門協作,關注社交網絡生態。

梁福厚表示,學生使用平板和手機的機會越來越多,呼籲各界關注社交網絡生態。

梁福厚表示,學生使用平板和手機的機會越來越多,呼籲各界關注社交網絡生態。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高級督察陳智穎提醒青少年,不要輕信素未謀面的陌生網友,養成事實查證習慣;保護個人隱私及身體,不在鏡頭前裸露;如被要求轉款,應審慎考慮;善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評估詐騙及網絡風險;如遇困難,應向家長或老師求助。

陳智穎向青少年分享網絡安全貼士。

陳智穎向青少年分享網絡安全貼士。

為了幫助青少年避開網絡陷阱,警方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包括分別於6月和8月發出「給家長的信」,提醒家長留意子女在網上世界遇到的危險。為了吸引青少年參與,警方還寓教於樂,設計了一款網上情景遊戲「守網歷險」,模擬現實的網上世界玩家會遇到的不同挑戰,傳遞網絡安全信息及提升青少年數碼素養。警方還推出了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及網絡安全挑戰賽,以激發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及促進大灣區青少年互動交流,初賽報名時間將於9月18日截止,比賽中表現優異者還有機會參與3日2夜的廣州交流團。

警方推出網上情景遊戲——「守網歷險」,冀傳遞網絡安全信息及提升青少年數碼素養。

警方推出網上情景遊戲——「守網歷險」,冀傳遞網絡安全信息及提升青少年數碼素養。

警方披露2023年上半年青少年網絡陷阱罪案數字,並公布「青少年對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問卷調查結果。

警方披露2023年上半年青少年網絡陷阱罪案數字,並公布「青少年對網絡遊戲聊天室風險的認知」問卷調查結果。

警方偵破一宗倫敦金投資詐騙案件,並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串謀詐騙」罪,拘捕3名本地男子,涉案騙款達港幣185萬元。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左)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右)。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左)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右)。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表示,2025年5月9日,一名市民向警方報案,指自己誤墮倫敦金投資騙案。受害人稱,在24年10月接獲來電,對方以「高回報、低風險」作招徠,誘使其投資倫敦金。該名受害人在24年10月至25年4月期間,曾9次於元朗教育路一帶,將合共190萬元現金交予兩名男子作為投資本金。儘管初期曾收到一次5萬元的「回報」,惟其後當受害人要求提取本金及收益時,對方以各種藉口拖延,並要求額外繳交行政費及保證金。最終,受害人損失共約185萬元,遂報警求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

袁稱,警方接報當日隨即展開行動,當日在元朗區拘捕一名25歲本地男子。案件其後由元朗警區重案組第二隊接手調查。經深入情報分析及追查,探員於當晚突擊搜查該詐騙集團位於觀塘成業街的辦公室,並拘捕另外兩名成員、分別為25歲及36歲的本地男子。警方在現場檢獲用作詐騙的通訊設備、電腦、智能手機、對白稿、虛假投資合約、本金收據及虛構投資記錄等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袁指初步調查顯示,該集團運作時間超過一年,警方相信至少有7名受害人受騙,涉款總額400多萬元。涉及的傀儡戶口曾用以清洗非法得益,相關金額仍在點算中。警方將繼續追查其他涉案人士及受害人。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

元朗警區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則表示,該詐騙集團分工明確,並在工商區租用寫字樓,營造合法、專業企業形象。成員雖無任何金融或投資背景,卻假扮投資顧問,先透過街頭問卷調查蒐集市民個人資料,如姓氏、職業及聯絡電話,繼而以電話或即時通訊軟件聯絡事主,推銷所謂「高風險低回報」的黃金及貴金屬投資計劃。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何續稱,集團在受害人簽署合約後,指示其將資金存入指定的傀儡戶口,或直接以現金面交予經紀。集團又設有虛假網上交易平台,供事主查閱虛構的投資紀錄及分析數據。為進一步誘騙受害人加碼投資,集團亦會發放小額「回報」作利誘,但實際上,相關資金並未用於任何投資活動,而當受害人要求取回本金時,集團便會以行政費、保證金或額外投資為由拖延及拒絕提款。

檢獲的證物。

檢獲的證物。

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應留意黃金及貴金屬屬高風險且結構複雜的投資工具,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詐騙手段;切勿輕信陌生人聲稱的投資建議,應選擇有監管機構發牌的金融公司或銀行進行投資;另外,面對聲稱「低回報、高風險」的投資項目時,應審慎考慮及向專業人士查詢;如接獲可疑來電或訊息,可利用「防騙視伏器」輸入電話號碼或收款帳戶作風險評估。市民如懷疑受騙可致電防騙熱線18222求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右)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左)展示證物。

元朗警區刑事部總督察袁皓霆(右)及重案組督察何安生(左)展示證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