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颱風「海葵」早已變成熱帶低壓 香港為何還是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還有危險的「列車效應」

博客文章

颱風「海葵」早已變成熱帶低壓 香港為何還是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還有危險的「列車效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颱風「海葵」早已變成熱帶低壓 香港為何還是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還有危險的「列車效應」

2023年09月08日 10:58 最後更新:11:07

香港這一場自1884年以來的最強的超級暴雨,搞到整個社會措手不及,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早已變成熱帶低壓,週二(9月6日)下午繼續減弱。為何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同廣東還是遭遇了這麼強的暴雨?

科普作者等風分析話,雖然內地中央氣象臺在週二下午5時已對對海葵停止編號,但這只是代表其中心風力不足8級,不算一個颱風了,但是它的環流仍沒有深入內陸,而是距離海岸不遠,這使它的環流依然能得到海洋水蒸氣能量的補給,特別是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補給,以維持其作為一個低壓系統的樣子,繼續成為一台抽水機,把海洋的水抽出來吹向內陸。

海葵在前天在福州廈門等地已造成強降雨,就是這個原因,在這兩天在香港等珠三角一帶造成強降雨,也依然是這個原因。

海葵的環流帶著東北和西南兩大股水氣。

海葵的環流帶著東北和西南兩大股水氣。

海葵作為2005年嚴重影響我國的颱風「龍王」除名後的替補名稱,今年也是重演了「龍王」當年的噴水能力,給華南沿海帶來了廣泛而激烈的強降水。雨勢比強颱風「蘇拉」還驚人的多,看來「海葵」這個名字也不能保為後用了。因為如果一個颱風造成重大災害損失,那麼它的名字將在颱風名稱迴圈序列中被剔除而作為單獨紀念,以後提到這個名字就單指的是這次造成重大災害的這個颱風了。

海葵殘餘的低壓區吸引水氣湧入。

海葵殘餘的低壓區吸引水氣湧入。

其原因是颱風海葵殘餘的低壓區,吸引西南暖濕尾流+東北風輻合/地形輻合,產生極端降水。其中主要水汽來源於西南季風,東北風提供冷空氣和部分東海水來加強輻合抬升。

從雷達回波也能看出「海葵」這個西南季風尾流,帶來的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回波。

從雷達回波也能看出「海葵」這個西南季風尾流,帶來的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回波。

從雷達回波也能看出這個西南季風尾流,帶來的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回波,像尾巴一樣從海上生成,也向列車一樣持續不斷沖向陸地,在珠三角上製造強降水。這種列車效應非常危險,長時間的降水並不是因為一塊穩定不動的降雨雲團造成,而是對流系統反復生成發展,使很多降水雲團先後經過同一個地方,造成同一地區出現長時間降水的情況。就像列車的不同車廂先後經過同一塊鐵軌一樣,這種情況叫作列車效應。

本輪降水將自東向西影響整個珠三角,降水致災能力很強,參考之前福州的情況,幾乎是全城泡水,多地出現山泥傾瀉。所以香港暴雨也是這種列車效應的持續影響所致。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2014年,首任特首董建華創立了「團結香港基金」,由一個初創智庫開始,到今天成為全球頂尖1%的智庫,獲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各界肯定及支持。近年基金會更思行並進,致力政策倡議和「落地」,為公共政策發揮影響力外,亦積極「走出去」,搭建交流平台,向海外宣揚香港故事,更接受各界別委託作有質量的政策研究,進一步發揮智庫的角色。

有基金會的初期參與者同Ariel 講,10年前的一日,董建華跟他說,他有好多錢,希望為香港做點事,於是成立一個智庫,為香港社會出謀獻策,團結香港基金就這樣成立起來。

10年前,首任特首董建華希望為香港做點事,成立智庫為香港社出謀獻策。

10年前,首任特首董建華希望為香港做點事,成立智庫為香港社出謀獻策。

今年基金會迎來10周年,並將於9月25日舉行大型慶祝紀念活動。回顧過去歷程,由初期靠着創會榮譽主席董建華的個人魅力及政治連繫,依賴百分百捐助去營運,到現在蛻變成一個具影響力的智庫,更希望外界聚焦基金會的高質研究報告。

知情者說,雖然董建華家族仍繼續支持基金的運作,但自去年9月由陳智思接任主席後,基金會正朝深度智庫的大方向發展,推動基金會的政策研究考慮落地可行性,同時發揮智庫的非官方背景,深入了解相關政策的持份者的意見,並在報告中展現出來。據聞,有政府中人睇到基金會近年的報告,已可掌握持份者的初步意見,有助考慮政策的可操作性。

去年底,主席陳智思上任後首次舉行交流會。

去年底,主席陳智思上任後首次舉行交流會。

基金會已開始探索與政府、企業、外地智庫進行有質量的政策研究,並希望通過與持份者合作的項目,成為支持基金會運作的資源之一。

陳智思去年接任主席時已表明,基金會旗下有數個平台,包括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院等,他希望未來在科技及聯通世界方面做得更多,冀透過團結香港基金的平台「重新介紹香港」。

陳智思近期接受《紫荊》雜誌專訪時也重申,基金會未來兩個新方向,分別是聯通世界,說好中國故事和傳播好香港聲音、及推動科技創新。

陳智思透露,基金會將廣搭交流平台,舉辦論壇,匯聚本地及國際重量級講者, 再把資訊以英語透過不同平台傳揚海外,如推出全新的「我們的香港故事」系列,每月邀請在港工作和生活的外籍朋友,細說他們的香港故事,並有效地向外傳播。

在政策研究方面,陳智思說,基金會將積極與世界各地持份者聯絡,拓展國際網絡,深化與國內高端智庫的聯繫,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等,拓展政策研究領域,包括今年第四季推出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助外來企業和投資者了解大灣區發展。

2020年團結香港基金代表獲邀與300多位國際智庫領導人舉行「全球網上論壇」探討化解疫情危機。

2020年團結香港基金代表獲邀與300多位國際智庫領導人舉行「全球網上論壇」探討化解疫情危機。

基金會旗下的公共政策研究院,未來更計劃將研究範圍擴大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利用大灣區發展的經驗,推進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融合。

政策研究方面,亦會配合推動科技創新,推出多項在知識轉移、生物科技、臨床研究、金融科技、樂齡科技、藝術科技等的政策建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