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未來科學大獎周首在港舉行 李家超:將有更多措施提升香港創科實力

政事

未來科學大獎周首在港舉行 李家超:將有更多措施提升香港創科實力
政事

政事

未來科學大獎周首在港舉行 李家超:將有更多措施提升香港創科實力

2023年10月14日 10:49 最後更新:16:46

李家超表示當局正全力以赴推進《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新一份《施政報告》會有更多針對創科實力措施。

行政長官李家超 (香港科學院FB 截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 (香港科學院FB 截圖)

「2023 未來科學大獎周」首次在本港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錄像致辭時表示,很高興今年的活動在香港舉辦,相信這項匯聚全球過百名科學家的盛事,能鞏固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更多相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 (香港科學院FB 截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 (香港科學院FB 截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以錄像方式致辭,表達對未來科學大獎、大灣區發展科創的支持。大會提供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以錄像方式致辭,表達對未來科學大獎、大灣區發展科創的支持。大會提供圖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中)為科學峰會的開幕禮擔任主禮嘉賓及致辭。大會提供圖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中)為科學峰會的開幕禮擔任主禮嘉賓及致辭。大會提供圖片

盧煜明期望大獎周活動可以激發更多人、尤其新一代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追求。大會提供圖片

盧煜明期望大獎周活動可以激發更多人、尤其新一代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追求。大會提供圖片

科學峰會首場座演講,邀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右一)、2022年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右二),及1989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者麥德華(左二)演講。大會提供相片

科學峰會首場座演講,邀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右一)、2022年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右二),及1989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者麥德華(左二)演講。大會提供相片

李家超強調,創科發展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重要政策,當局正全力以赴推進《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本月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會有更多針對措施,以提升香港的創科實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以錄像方式致辭,表達對未來科學大獎、大灣區發展科創的支持。大會提供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禮以錄像方式致辭,表達對未來科學大獎、大灣區發展科創的支持。大會提供圖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出席開幕禮,他致辭時說活動選擇在本港舉行有象徵意義。他又說諾貝爾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生前大部分時間在港生活,在科學及教育上有重大貢獻,有助培育下一代。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中)為科學峰會的開幕禮擔任主禮嘉賓及致辭。大會提供圖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中)為科學峰會的開幕禮擔任主禮嘉賓及致辭。大會提供圖片

孫東表示,香港提供創科發展的良好土壤,有信心可以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擔當內地與全球聯通的橋樑重要角色,他亦有信心年輕一代會在更強的創科氛圍下成長。

2023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級的研究型大學,其中五所更躋身世界百強,還擁有傑出的科學人才以及快速發展的創新環境。迄今為止,在35位獲頒未來科學大獎的得獎者中,有五位更來自香港,因此在香港舉辦大獎周活動,意義非凡。

盧煜明期望大獎周活動可以激發更多人、尤其新一代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追求。大會提供圖片

盧煜明期望大獎周活動可以激發更多人、尤其新一代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追求。大會提供圖片

「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於14日起至17日舉辦,活動希望弘揚科學精神,並邀請全球百多名科學家出席,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regory WINTER及Michael LEVITT、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東輝及王小云等,他們就生命科學、化學、數學等議題進行交流討論。大獎周活動將會在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的官方網站及香港科學院的社交平台直播。

科學峰會首場座演講,邀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右一)、2022年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右二),及1989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者麥德華(左二)演講。大會提供相片

科學峰會首場座演講,邀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Gregory WINTER(右一)、2022年科學突破獎獲獎者Shankar BALASUBRAMANIAN(右二),及1989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者麥德華(左二)演講。大會提供相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會繼續堅守廉潔和法治核心價值,維護社會公平和營商環境的誠信,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7日在廉政公署展覽廳重啟典禮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7日在廉政公署展覽廳重啟典禮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李家超在廉署展覽廳重啟典禮致辭表示,昔日的香港曾經飽受貪污猖獗的影響,升斗市民無可奈何生活在賄賂的陰霾下,使他們的生計百上加斤,要獲得當時政府的服務難上加難。廉政公署在1974年成立,為當時的歪風帶來顛覆性的變化。經過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不懈努力,香港今日已成為全球最廉潔的城市之一。

他說,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我們會繼續堅守廉潔和法治的核心價值,維護社會公平和營商環境的誠信,推動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廉署是確保香港繼續成為廉潔高效的國際城市的重要力量,廉署更是享譽國際的反貪品牌,成就得來不易。我們要繼續培育香港市民對反貪的信念和決心,將廉潔精神薪火相傳,讓深厚的反貪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7日出席廉政公署展覽廳重啟典禮,圖示李家超參觀展覽。政府新聞處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7日出席廉政公署展覽廳重啟典禮,圖示李家超參觀展覽。政府新聞處圖片

他又提到,重啟的廉署展覽廳善用了人工智能和沉浸式科技,展示珍貴的反貪歷史資料,讓公眾親身體驗香港的反貪之旅。展覽廳將創新科技與公共服務融合,以輕鬆生動的手法,向市民以至內地和海外旅客展示反貪的重要性和香港推動廉潔的決心。

廉政專員胡英明表示,經過4個月時間完成廉署展覽廳翻新工作,運用多項國家新科技,讓參觀者加強體驗,同時了解國家科技最新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7日出席廉政公署展覽廳重啟典禮。圖示李家超(中)、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左二)、廉政專員胡英明(左三)與其他嘉賓主持重啟典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7日出席廉政公署展覽廳重啟典禮。圖示李家超(中)、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左二)、廉政專員胡英明(左三)與其他嘉賓主持重啟典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