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民黨藍營侯友宜和民眾黨白營柯文哲講了40多天的「藍白合」協商,終於在11月23日位於臺北君悅酒店的會場上搞到不歡而散。那次「君悅會」全程在網上直播,兩方人馬你等我,我等你,就開會條件拗來拗去,只見大家都在玩嘢,更令人覺得台灣真的沒有政治領袖,才會出現這種任由綠營民進黨走向台獨的死局。
在周四(11月23日)君悅會無果後次日,中國國民黨、民眾黨在周四各自宣佈副手,並去島內選務機構正式登記參選。郭台銘則宣佈退選,黯然退場。至此,這場選戰最終進入所謂「三腳督」狀態。
內地直新聞主筆許憶總結了這場亂局。週四這場「君悅會」,即便在島內以混亂著稱的政壇上也算是不多見的「災難性」現場。臺上雖然集國民黨、民眾党、以及郭台銘方面五位主要政治人物,但以「洽談合作」為主題的公開會議,實際卻成了各方「撕破臉」的「正面對決」。臺上,政治人物們唇槍舌劍,台下各自幕僚也是不依不饒高聲爭辯。「藍白合」議題曠日持久成了所謂「歹戲拖棚」,也讓支持者感到有些不耐煩。
由於劇情搞得太爛,台灣民調顯示有五成人已經不樂見「藍白合」或對此不抱期待,不過估計誰也沒有想到最終以這種形式拉下帷幕。藍白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島內「政黨輪替」,把執政民進黨推下台,但合作談久了卻讓雙方到了「相看兩相厭」的地步。所以,也有人早就分析,藍白內部都早有一種聲音,對合作不抱信心,問題是,誰需承擔合作破裂的歷史責任。那場開不成的「君悅會」,只是大家在推卸責任的戲場。
這場「君悅會」由郭台銘倡議並主持。表面上是郭台銘聯合柯文哲,為瀕臨破裂的「藍白合」談判作最後努力,請侯有宜一方最後再談一談。實際上,當郭台銘發出邀請的時候,人們還是從當時看似「僵局」的藍白合作中看到最後一線希望,尤其會議還是在登記參選日截止最後一天前。但事情從一開始就顯得不妙,在會面地點、參與人員方面雙方爭論不下。後來看,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枝節,其實都充滿玄機。
比如會面地點,郭台銘和柯文哲先要求在郭家中,後改地址到君悅酒店。而侯方面則堅持在馬英九基金會辦公室。之所以堅持在馬辦,是因為侯友宜方面希望回到曾在馬英九辦公室與柯文哲達成並簽字的「六點共識」的場地。所謂「在哪裡開始,也在哪裡結束」。而柯文哲方面顯然是對當日一度達成的「六點共識」有所不滿,所以想結合郭台銘另開一局,堅持不去馬辦。
郭台銘與柯文哲在君悅大擺陣仗,叫來大批記者,還特別擺出兩個時鐘,顯示登記最後日期,以及他們等待侯友宜到場時間。最後以侯友宜方面妥協去君悅,但要求馬英九隨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也跟著前往,計畫中的「三人會議」變成五個人的局面。郭台銘對馬英九和朱立倫的到來表示不滿,稱之為「重量級的不速之客」。
而侯友宜拒絕與郭台銘、柯文哲三人再「密室協商」,稱要如柯文哲此前一直強調的公開透明,一切都在記者面前開會討論。後來看,侯友宜從掛著一副笑容進場那刻起,其實已經做好就是來「破局」的準備。隨後的會議上,侯友宜當眾唸了柯文哲的短信,揭破了柯文哲裡外不一的言談。而柯文哲則堅持要合作就選最強的一組人,並譴責侯友宜唸其短信。郭台銘則是中途離席,去場外喝咖啡,此情此景宛如巨浪撲來的時候,棄船上岸才是最好的安排。
柯文哲在短信中說:「郭台銘要退,大家來給郭一個面子。」明擺著要拆郭柯聯線向國民黨施壓的局,話柯文哲一早講了郭台銘只是配角。對郭台銘而言,這場政治遊戲確實所非擅長,退場之前能促成藍白合作當然是他玩這一局最大的成就。問題是,郭台銘與國民黨有成見,所以與柯文哲站得太近,也就讓會議一開始就失去了中立。另外會議開始的時候,郭台銘主觀意識過於強烈,也可能將商場中「說一不二」的作風帶到了會談中,堅持原定議程,沒有適時調整會議形式,化解因三人變五人引起的劍拔弩張的局面。
柯文哲則顯得有些聰明反被聰明誤。本來在馬英九促成的藍白合「六點共識」中,柯文哲已經拿到所可能的最好條件。即便在後來的民調比拼中存在所謂「誤差範圍」之爭,但如果柯文哲妥善處置的話,實際可以據此拿到更多的合作籌碼。但他偏偏採取推翻牌桌,重開一局的方式,公然背棄共識,並且在自己輿論攻勢的擁護之下,還覺得理所當然。
事後看,柯文哲民調支持度雖然看似比侯友宜略高,但「短板」其實更多,他不但缺乏國民黨那樣的組織和財務實力,團隊內部也顯得有些好高騖遠而不具務實精神。柯文哲簽署「六點共識」,理性一點看就會發現,民眾黨其實已經被帶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只要藍白合作勝選,民眾黨便可能成為島內第一個進入政壇執政一線的「第三勢力」,黨也能夠真正得以存續。但結果,柯文哲剛簽字出門,團隊就一片怨憤之聲,乃至柯家人也放話抱怨,導致柯文哲很早就起了「推倒重來」的異心,社會觀感怎麼可能會好?
直新聞主筆許憶認為,這一局反而激發了侯友宜的鬥志。整個「藍白合」當中,侯友宜被置於幕後,被「過度保護」。但過程中,也是備受羞辱,尤其柯文哲那些「讓你3%民調」,以及「讓你選也選不上」之類的言論,侯友宜最後都隱忍下來,直到柯文哲方面推翻「六點共識」,侯終於爆發。侯友宜第一次單獨開記者招待會,要求柯文哲方面重新審視民調,繼續談判。乃至君悅會上,侯友宜唇槍舌劍分毫不讓。雖然場面不夠好看,但也看出侯這個人過去高風險的警務生涯,以及長期的公務員訓練所呈現出來的個人素質還是非常穩定,另外他也具備謀略且非常講究步驟。就像一些復仇電影情節那樣,之前一直鋪墊各種吃虧的情節,最後一旦爆發,快意恩仇。
台灣選情一日三變,但還原基本步,在民進黨賴清德民調明顯領先的情勢下,單打獨鬥的侯友宜或柯文哲,真的能勝選嗎? 在藍白合這種典型的賽局理論式的談判下, 無論藍營或白營,都沒有作最理性的選擇,去爭取最大的勝利機會。而台灣政治還是那樣,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