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疫苗令神經血液心臟問題輕度增加 復必泰都有副作用

大視野

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疫苗令神經血液心臟問題輕度增加 復必泰都有副作用
大視野

大視野

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疫苗令神經血液心臟問題輕度增加 復必泰都有副作用

2024年03月04日 09:20 最後更新:03月07日 23:26

一項新冠疫苗面世至今最大規模的研究發現,接種新冠疫苗的確會造成神經系統、血液、心臟等問題,但幅度不大。

輝端疫苗。AP圖片

輝端疫苗。AP圖片

過去由莫德納(Moderna)、以及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的採用mRNA新冠疫苗(港版為復必泰),曾被指可能令心臟發炎機率增加的疑慮。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的病毒載體疫苗則可能讓腦部血栓風險提高。如今這些疑慮都幾乎得到證實。

新冠疫曲問世挽救不少人的生命。 AP圖片

新冠疫曲問世挽救不少人的生命。 AP圖片

全球疫苗數據系統(Global Vaccine Data Network)發表報告,指他們根據8個國家共9900萬接種者的結果,再了解當中出現13種與疫苗副作用有關的健康情況,經加權計算協助研究人員辨別出小型研究忽略的病例,得出以下結論。

在mRNA疫苗接㮔第1劑、第2劑和第3劑後,都有出現心肌炎通報案例,最高比例則出現在接種第2劑莫德納疫苗之後。另外,mRNA疫苗施在接種1劑與第4劑之後,出現心包膜炎的機率也相對增加。至於最多香港人接種的輝瑞疫苗(即復必泰)的接種者中,就出現7個急性瀰漫性腦脊髓炎(ADEM)案例。報告於《疫苗》(Vaccine)醫學期刊發表。

卡塔琳考里科(右)及德魯韋斯曼因為研究mRNA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AP圖片

卡塔琳考里科(右)及德魯韋斯曼因為研究mRNA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AP圖片

耶魯醫學院(Yale School of Medicine)進行的研究則指出,、疲憊、運動耐受不良(exercise intolerance)、麻木和腦霧(brain fog)都是接種新冠疫苗成年人的常見後遺症。

疫情發生3年多,人類總共有種接了135億劑新冠疫苗,單在歐洲就拯救100多萬人的生命。但當中有人卻因為疫苗而健康受損甚至死亡,故近年經常有疫苗利弊得失的討論。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近日爆發了炭疽疫情,約有50隻河馬疑因此而死亡,引起了保育組織的關注。

剛果維龍加國家公園50河馬染炭疽桿菌死亡

剛果自然保育研究所表示,這些河馬的屍體在愛德華湖以南的河流中被發現,有些屍體甚至浮在水面上,腹部朝天。官方表示,這次導致河馬大量死亡的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

保育組織:炭疽病對人類和牲畜同樣存在潛在的傳染風險

據悉,炭疽菌能形成孢子,長期存在於土壤中。當當地的某些動物感染炭疽後死亡,它們的屍體可能被埋在土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環境變化,炭疽菌可以重新活化並傳播。保育組織警告說:「儘管炭疽病主要影響野生動物,但對人類和牲畜同樣存在潛在的傳染風險。」

維龍加國家公園成立於1925年,佔地約3120平方英里(約8080.76 平方公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多年來,該公園一直致力於保護非洲珍稀野生動物。該國家公園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河馬棲息地之一,但自1994年以來,由於剛果內戰和非法捕獵等原因,河馬數量急劇減少,從原本的逾2萬隻降至數百隻。近年來,公園積極推行保育措施,成功將河馬數量恢復至約1200隻。

剛果長期的動盪局勢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

媒體報導指出,這場疫情不僅凸顯了野生動物面臨的健康威脅,也反映了剛果長期的動盪局勢與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

剛果政府呼籲民眾遠離受影響的河流地區

雖然尚未有人類感染炭疽的病例,剛果政府已加強監察和檢疫措施,呼籲民眾遠離受影響的河流地區,避免接觸可疑的動物屍體或水源。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