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3條立法有利營商環境

博客文章

23條立法有利營商環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23條立法有利營商環境

2024年02月24日 07:00

《基本法》23條立法的諮詢期下周三(2月28日)結束,對生意人來說,最關心是營商環境不受干擾,香港實施國安法後,營商環境進入了由治及興的新階段,23條實施後,我認為不但不會有負面影響,反而消除了所有不利因素,可以全力拼經濟。

完成23條立法 建立良好營商環境

完成23條立法 建立良好營商環境

經過2019年的風波,到處示威破壞,又有「起底」,標籤某店鋪是「藍店」,發起杯葛,商界人士深受其害,《國安法》實施後,營商環境才恢復穩定,但《國安法》並未涵蓋《基本法》23條所有方面,所以再立23條有其必要。

《基本法》第23條是有關國家安全的條款,約定特區政府應自行立法禁止七類危害國安的行為,包括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

雖然《香港國安法》已涵蓋《基本法》第23條中的分裂國家以及顛覆國家政權罪,但仍有五個罪類並未涵蓋,沒有針對性的法例,尤其是應對間諜行為,明顯是不足夠,故有需要盡快就第23條立法,堵塞相關國家安全的漏洞。

有反對派攻撃23條限制「人權」和「自由」,但我覺得,立法才對整體有更大保障,我注意近期一段新聞,新加坡港商領袖陳文平,被新加坡府列為「具政治影響力者」,指其有可能被外國勢力影響,嘗試左右新加坡政治,要求他每年向當局披露收到的政治捐獻及涉外關係。這項決定完全由新加坡政府提出,沒有經過法院判決,雖說陳文平可在14天內提出抗辯,但在沒有法庭介入的情況下,他成功推翻指控的機會很小,所以沒有立法不表示寬鬆,立法可能反而是對公權力的約束。

特首李家超指出,將來執法及服刑,均在香港進行,不會解返內地,所以23條正式立法,某程度也是對被告人的保障。事實上歐美國家也少國家安全相關條例,從未損營商環境。

有人提及執法的頻密度,我不認為將來會頻密執法,因為黑暴相關的組織已相繼落網,事實上國安處成立以來,主要執法對象都是活躍反對派份子,並未見到平民百姓被指違反國安法,相信將來23條立例後,頻密執法機會不大。

我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可做好宣傳解說工作,釋除公眾的疑慮,讓《基本法》 23條盡快立法,堵塞國家安全風險,全方位保障社會和推動廉潔風氣,盡快立法後可讓社會各界集中精力拼經濟、惠民生,為香港締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開創香港發展新篇章。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會長嚴玉麟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精準輸入人才 適時檢討政策

2024年05月11日 07:00

一連兩天的「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周初在灣仔舉行,特首李家超在開幕致辭時說,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佔本地生產總值1.2%。資料顯示,各類人才入境計劃合共已逾10萬人抵港,證明本港對人才有一定吸引力,輸入人才對香港有助益,但港府也要時刻留意社會及經濟變化,適時檢討政策,才能締造香港與外來人才雙贏的局面。

特首在論壇致開幕辭。

特首在論壇致開幕辭。

高才通是獲批入境比率最高的類別,因為申請者無須先有僱主聘請,截至4月中,獲批比率達81.22%,這批人是高競爭力高消費力的一群,而且60%為已婚人士,攜同家人及年幼子女到港,直接惠及面臨殺校威脅的小學。

不過,上月中當局也公布了一項調查數據,指46%的抵港高才未有就業,比例不算低,也有立法會議員關注他們是找不到工作,還是拿了身份證就離開,港府官員回應說 :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抵港高才找到工作,情況「令人鼓舞」。

這也許是觀點與角度,看半杯滿還是半杯空的問題,不過,近半的人未有工作,比例似乎也不算太低,若他們找不到工作,在港無發揮空間,早晚會離去,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也會消失,內地傳媒報道,不少來自內地的高才,選擇從事保險,若來港高才相當比例是從事保險銷售,那是否符合吸引高新創科和金融人才來港的政策原意呢?

當然,無論從事甚麼行業,高才的收入多不低,他們也不會領取社會福利,對香港經濟人口結構有正面影響,但若拿了身份證就離開,則對香港社會助益有限,高才浪費了時間卻未能創一番事業,獲批來港的高才,要在港長期工作,找到他們發展所長的空間,才有實際意義。

因此,政府審批高才通,宜留意申請人的專業,避免某一類人才過剩,感覺上高才通批准很容易,也幸好簽證為期只2年,2 年後必須找到工作才可以續簽,然而推行政策,自然也是希望申請人長期留港,發揮所長,而不是相當比例的人兩年後就離開。

高才通反應熱烈,基層勞工輸入計劃則反應一般,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名額6300人 截至2月底只有880人到港工作,航空業工作地點鄰近內地,工人可在內地住宿,反應尚且如此,其他工作地點不就近內地的,相信更不理想,其中住宿是很大的問題,當局或僱主若不能安排住宿,相信要在交通及過關予特別安排,才可吸引外勞來港就業。

無論是高端人才還是基層員工輸入計劃,也要經常檢討,留意社會變化,特別是與人口有關,因這涉及未來社會資源分配等問題,小心處理才不會製造矛盾,讓各方都享受到政策的好處。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