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與眾同樂 齊拼經濟 國安教育培養「主人翁」意識

博客文章

與眾同樂 齊拼經濟 國安教育培養「主人翁」意識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與眾同樂 齊拼經濟 國安教育培養「主人翁」意識

2024年04月13日 07:00

4月15日(星期一)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從星期六開始,各區均有節目預備,希望與眾同樂,及寓教育於娛樂。星期六多個紀律部隊辦開放日,包括黃竹坑香港警察學院、飛行服務隊、赤柱香港懲教學院等,各部隊的開放日活動都不同,有升旗儀式、中式步操演示、戰術或救援演練、槍械和器材展示、警犬表演、虛擬實境體驗、攤位遊戲等,絕對是上佳親子活動。

今年全民教育日適逢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星期六、日紀律部隊辦開放日,準備多類型節目。

今年全民教育日適逢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星期六、日紀律部隊辦開放日,準備多類型節目。

18區各自精彩,包括運動會、競技、文藝表演、講座,當然也少不了攤位遊戲和虛擬實境體驗。部份政府部門也有舉辦活動,如環境及生態局就辦「生態安全:濕地的角色與功用」導賞團、啟德河導賞團等。

據港府官員說,近年參與推廣國家安全知識的地區團體和青年組織愈來愈多,去年首次在全港18區舉行逾20場活動,參與市民不少,今年節目更多元化,相信吸引力更大。

香港人對國安的理解可能跟內地不同,我認為,對香港人來說,能夠建立他們對香港這地方的歸屬感,關心香港福祉和未來發展,已算是成功,據我所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正是朝這方向努力,民政事務總署在全港18區成立地區青年建設委員會、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讓青年自薦加入,正是讓下一代對地區事務更大參與,從而培養他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愛香港這個地方,這些工作,不會一時三刻見到效果,但只要堅持,總有一天收效,除了政府,家長和學校也要合作,共同努力。

特區政府全力拼經濟,及希望為市民帶來歡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在基本法23條完成立法後,即出訪美國紐約和芝加哥,與美國商界及學術界交流,向歐美投資者解說香港現況,說明香港的開放和自由沒有改變 ;七人欖球賽剛結束,稍後啟德體育館開幕據聞也有盛事安排,各區活動不斷推出,年初至今已舉行過多場論壇,港府出盡全力推動經濟發展。

周二特首公布政府已購入7月巴黎奧運轉播權,香港運動員在巴黎奧運取得15個參賽資格、殘奧取得12個參賽資格,考慮市場不足以支撐投資播映權,私人機構投資難有盈利,於是由政府購入讓市民在電視免費觀看,為運動員打氣,相關部門將與各電視台商討播映安排,上屆東京奧運轉播帶來價值,相信這次也能發揮乘數效應,這次費用更低於東京奧運播映權,相信奧運可為廣播機構創造收益,餐飲零售也受惠。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會長嚴玉麟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精準輸入人才 適時檢討政策

2024年05月11日 07:00

一連兩天的「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周初在灣仔舉行,特首李家超在開幕致辭時說,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佔本地生產總值1.2%。資料顯示,各類人才入境計劃合共已逾10萬人抵港,證明本港對人才有一定吸引力,輸入人才對香港有助益,但港府也要時刻留意社會及經濟變化,適時檢討政策,才能締造香港與外來人才雙贏的局面。

特首在論壇致開幕辭。

特首在論壇致開幕辭。

高才通是獲批入境比率最高的類別,因為申請者無須先有僱主聘請,截至4月中,獲批比率達81.22%,這批人是高競爭力高消費力的一群,而且60%為已婚人士,攜同家人及年幼子女到港,直接惠及面臨殺校威脅的小學。

不過,上月中當局也公布了一項調查數據,指46%的抵港高才未有就業,比例不算低,也有立法會議員關注他們是找不到工作,還是拿了身份證就離開,港府官員回應說 :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抵港高才找到工作,情況「令人鼓舞」。

這也許是觀點與角度,看半杯滿還是半杯空的問題,不過,近半的人未有工作,比例似乎也不算太低,若他們找不到工作,在港無發揮空間,早晚會離去,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也會消失,內地傳媒報道,不少來自內地的高才,選擇從事保險,若來港高才相當比例是從事保險銷售,那是否符合吸引高新創科和金融人才來港的政策原意呢?

當然,無論從事甚麼行業,高才的收入多不低,他們也不會領取社會福利,對香港經濟人口結構有正面影響,但若拿了身份證就離開,則對香港社會助益有限,高才浪費了時間卻未能創一番事業,獲批來港的高才,要在港長期工作,找到他們發展所長的空間,才有實際意義。

因此,政府審批高才通,宜留意申請人的專業,避免某一類人才過剩,感覺上高才通批准很容易,也幸好簽證為期只2年,2 年後必須找到工作才可以續簽,然而推行政策,自然也是希望申請人長期留港,發揮所長,而不是相當比例的人兩年後就離開。

高才通反應熱烈,基層勞工輸入計劃則反應一般,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名額6300人 截至2月底只有880人到港工作,航空業工作地點鄰近內地,工人可在內地住宿,反應尚且如此,其他工作地點不就近內地的,相信更不理想,其中住宿是很大的問題,當局或僱主若不能安排住宿,相信要在交通及過關予特別安排,才可吸引外勞來港就業。

無論是高端人才還是基層員工輸入計劃,也要經常檢討,留意社會變化,特別是與人口有關,因這涉及未來社會資源分配等問題,小心處理才不會製造矛盾,讓各方都享受到政策的好處。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