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奧本海默》的有意無意:未提「原子彈之母」吳健雄,背離歷史真相

博客文章

《奧本海默》的有意無意:未提「原子彈之母」吳健雄,背離歷史真相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奧本海默》的有意無意:未提「原子彈之母」吳健雄,背離歷史真相

2024年03月13日 07:00

電影《奧本海默》橫掃奧斯卡,卻漏掉了關鍵角色「原子彈之母」吳健雄。這位來自江蘇的科技精英和奧本海默亦師亦友,參與「曼哈頓計劃」,在原子彈製造發揮臨門一腳作用,改變了美國與全球的命運。奧本海默暱稱她為「姐姐」,愛因斯坦在她產子住院時去探望她。她至少被十一次提名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都擦肩而過。美國政府2021年發行紀念吳健雄的郵票,是遲來的榮譽。而電影有意或無意中未提吳健雄,背離歷史真相,是一大失誤。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內地上觀新聞2023年9月5日發表一篇關於吳健雄的人物特寫,摘錄如下: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吳健雄的丈夫袁家騮(左一)是著名高能物理學家,也是袁世凱之孫。網上圖片

吳健雄的丈夫袁家騮(左一)是著名高能物理學家,也是袁世凱之孫。網上圖片

1946年初,勞倫斯(左)、西博格與奧本海默(右)在一個回旋加速器前。網上圖片

1946年初,勞倫斯(左)、西博格與奧本海默(右)在一個回旋加速器前。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吳健雄在實驗室。網上圖片

吳健雄在實驗室。網上圖片

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和她的同事,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右),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的突破性發現。網上圖片

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和她的同事,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右),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的突破性發現。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奧本海默》電影中,美國原子彈研發基地洛斯阿拉莫斯建成後,超過4000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到那裡工作。為了方便管理,奧本海默將很多研究人員的妻子列入後勤人員,其中一部分人還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參與者。

不過,當時還有一名為「曼哈頓計劃」工作的華人女性,卻不是誰的家屬,而是奧本海默直接邀請的科研人員。她就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性會長、被譽為「東方居里夫人」的吳健雄。

求學之路

在正式場合,吳健雄總是以一襲中國旗袍亮相。這是她少女時代養成的習慣。

1912年,吳健雄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太倉瀏河鎮。她家在瀏河鎮天妃宮廟門前廣場的右手邊,小時候也常到廣場和廟院中玩耍。但與同齡人相比,她更為沉靜,常常穿著一身土布旗袍,獨自待在家中小樓上聽礦石收音機。

吳健雄的父親吳仲裔思想開明,提倡男女平等,在瀏河鎮創辦了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對吳健雄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23年,吳健雄小學畢業,考入蘇州市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在那裡,她見到了胡適。當時的她或許沒想到,自己後來不僅成了胡適的學生,還深受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思想影響,走上了探求科學真理的道路。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1929年,吳健雄被保送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學習,一年後轉入物理系讀書。1934年,在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施士元的指導下,吳健雄完成了一篇題為《證明布喇格定律》的優秀畢業論文,獲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畢業後,她受聘到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不久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在父親吳仲裔和叔叔吳琢之的支持和資助下,吳健雄離開家鄉遠赴美國留學。其實,在乘坐「胡佛總統號」輪船抵達美國之初,她原本只計劃在舊金山停留一個禮拜,然後就東行前往密西根大學念書。

但陰差陽錯地,她踏進了伯克利的校門,並很快地擁有了一場浪漫的邂逅。

吳健雄的丈夫袁家騮(左一)是著名高能物理學家,也是袁世凱之孫。網上圖片

吳健雄的丈夫袁家騮(左一)是著名高能物理學家,也是袁世凱之孫。網上圖片

在伯克利,為吳健雄擔任向導的,正是後來成為她丈夫的袁家騮。但「浪漫的邂逅」並不是指與袁家騮的相遇,而是在參觀的過程中,她發現,伯克利恰好擁有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這是一個倉庫大小的設備,可以將帶電粒子沿著螺旋的路徑加速並將它們射向更小的粒子。我的祖母一看到它,就知道自己必須留在這裡。」2021年底,吳健雄唯一的孫女Jada Yuan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回憶祖母的長文,提到了這場對物理學家而言極其重要的相遇。

彼時的伯克利群星閃耀。發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勞倫斯時年35歲,正在物理系任教的奧本海默只有32歲,他們後來都擔任過吳健雄的導師。

1946年初,勞倫斯(左)、西博格與奧本海默(右)在一個回旋加速器前。網上圖片

1946年初,勞倫斯(左)、西博格與奧本海默(右)在一個回旋加速器前。網上圖片

推動「曼哈頓計劃」完成

據後來因發現了超鈾元素而獲諾貝爾獎的西博格回憶,吳健雄是當時伯克利僅有的幾名女學生之一。

在伯克利,朋友們喜歡叫吳健雄「基基」,其中也包括奧本海默。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這是中國話「姐姐」的外文口音,叫起來讓人感到親近。

在勞倫斯、奧本海默、塞格雷等著名物理學家的指導下,吳健雄很快成為伯克利一名優秀的學生。她博士論文工作的一部分是關於鈾核的裂變。由於她研究的內容在當時高度敏感,這項工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被解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然而,即便當時她已經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畢業後仍舊很難找到工作。兩年的時間裡,她都在導師的課題組裡做博士後研究員。事實上,當時全美國排名前20的研究型大學中,沒有一所大學的物理系有女性教職工。

性別偏見並不是吳健雄學術生涯中唯一的障礙。在她來到美國一年後,二戰愈演愈烈,美國西海岸地區針對亞洲移民的種族歧視隨之加劇。後來,吳健雄移居到美國東海岸,在美國史密斯學院獲得了教職。1944年,她到普林斯頓大學擔任講師,並定居於普林斯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久後,吳健雄就參與到「曼哈頓計劃」中,扮演了一個低調卻至關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是因為她在原子核物理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另一方面是奧本海默對吳健雄的賞識,使得她能以外國人身份參加如此機密的工作。

當時,「曼哈頓計劃」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尚未解決的問題之一是濃縮鈾元素、並使其達到臨界質量,二是有效引爆的技術問題。吳健雄參與的工作就是濃縮鈾的制造。她的一項關於鈾原子核分裂後產生的氙氣對中子吸收截面研究的實驗結果,解決了核反應堆因放射性惰性氣體氙的影響而使核分裂反應停止的問題,對「曼哈頓計劃」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個沙漠中,人類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一個新時代降臨了。

諾獎背後的身影

1956年12月24日,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吳健雄在結束一場持續了整個夏秋季節的物理實驗後,從華盛頓搭乘末班火車前往紐約,為宇稱不守恆理論的提出者——楊振寧和李政道——帶去了她的實驗結果。

這一結果,驗證了楊、李二人的觀點,即「宇稱在β衰變中不守恆」,因而直接推翻了此前統治整個物理學世界的關於宇稱守恆的基本假定。

吳健雄為什麼會開展這一實驗?事情還要從1956年李政道找到她說起。當時,李政道告訴吳健雄,他和楊振寧想知道宇宙中是否存在一些可能會違反宇稱守恆定律的基本粒子。然而,兩人都是理論物理學家,不可能自己去開展實驗。

吳健雄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為了驗證李政道和楊振寧的假說,她放棄了原本已經安排好的行程,成立了一個合作實驗小組,開始了細致而艱苦的工作。

吳健雄在實驗室。網上圖片

吳健雄在實驗室。網上圖片

吳健雄設計的實驗是利用絕熱去磁方法將放射性核鈷60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並通過磁場使原子核極化。她試圖觀察,β衰變中是否會以完全對稱的模式發射β粒子——也就是像物理學界公認的那樣,還是說發射的β粒子在一個方向上會比另一個方向多。

楊振寧後來回憶,當時整個物理學界都認為左右當然應該絕對對稱,吳健雄的實驗也成了一些大物理學家冷嘲熱諷的對像。她為什麼有勇氣去做一個大家認為無希望的實驗?是否希望僥幸發現左右並不完全對稱?楊振寧說,「我認為不是,這不是她做人做事的態度。她認為鈷60是否左右對稱是原則性的基礎問題,當然絕對應該去研究。不計後果,這是她的過人之處。」

正如吳健雄所說,「永遠不要把所謂不驗自明的定律視為是必然的」。實驗結果出人意料,β衰變的粒子在其中一個方向上發射的更多。這個消息一經宣布,楊振寧、李政道和吳健雄以及其他後續開展驗證實驗的物理學家開始頻繁受邀在全美參加會議,他們的名字和照片也在媒體上被廣泛地報道。

同年10月,楊振寧和李政道成了歷史上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在12月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楊振寧指出了吳健雄實驗的重要性。他在諾貝爾委員會以及與會嘉賓的面前直言,宇稱不守恆的發現離不開吳健雄團隊的工作。李政道後來也極力爭取,希望諾貝爾獎委員會肯定吳健雄的工作。奧本海默也公開表明,吳健雄應該共同分享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和她的同事,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右),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的突破性發現。網上圖片

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和她的同事,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右),在哥倫比亞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的突破性發現。網上圖片

對於自己沒有得到諾獎,吳健雄多年來從未公開表露過意見。1989年1月,她在回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史坦伯格的一封信中,誠懇地感謝他對自己的讚揚:「像你這樣一位近代物理的偉大批評者,所給予我的稱讚,是比任何我所期望或重視的科學獎更有價值的。我的一生,全然投身於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樂在其中。盡管我從來沒有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當我的工作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人忽視,依然是深深地傷害了我。」

盡管沒有獲得諾獎,在打破了宇稱守恆定律後,吳健雄成為首位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頒發的科姆斯托克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美國物理學會首位女性會長、首位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也是首位在世時就有以她命名的小行星的科學家。

她的學術成就,為女性和有色人種科學家打開了西方國家大學教職的大門。這也暗合了她父親起名的初衷:不讓鬚眉,積健為雄。

世界公民和永遠的中國人

就在2021年,吳健雄登上了美國郵政局發行的永久郵票,此前獲此殊榮的有愛因斯坦、費米、費曼等人類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雖然吳健雄的大部分科研成就和學術榮譽都是在國外獲得的,雖然從1936年離開祖國到1997年去世,她在美國的時間長達61年之久,但作為一名中國人,吳健雄始終難舍對祖國的眷戀。

在國外生活的日子裡,她最愛吃的是中國菜,最愛喝的是中國茶,她的客廳最醒目處掛的是幾幅著名國畫家的作品,她的書架上有很多中國古書。有時在和外國好友談話時,她會不自覺地說起中文來。有一次她演講時太過投入,居然將物理公式像漢字一般在黑板上由右向左寫了出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1973年9月22日,袁家騮、吳健雄夫婦終於回到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祖國大陸,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自此以後,吳健雄一直致力於加強同祖國的交流,先後受聘為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校名譽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

1982年7月,吳健雄訪問復旦大學,與校長蘇步青、談家楨、謝希德、華中一、楊福家等教授合影。她還親自參加了東南大學的吳健雄實驗室揭牌儀式,對吳健雄袁家騮科學講座基金會和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付出了很多心血,將所有積蓄都投入了這兩個基金會,用來支援祖國的建設和發展。

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在紐約病逝,終年85歲。遵照她的遺願,袁家騮親自護送她的骨灰回到了故鄉。她的墓碑上寫著:「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奧斯卡

往下看更多文章

菲律賓政治派系「生死搏鬥」 兩大家族互發暗殺威脅

2024年11月24日 12:27 最後更新:12:33

菲律賓兩個最有權勢的家族開始攤牌了,一方是現任總統小馬可斯家族,另一方是前任總統杜特爾特家族。兩方不僅僅是政見分歧,現在還涉及到「肉體消滅」。

杜特爾特之女、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AP圖片

杜特爾特之女、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AP圖片

11月23日,杜特爾特的女兒、也是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在一個記者會上公開表態:她已向他人下令,如果自己被害,那就去找小馬可斯和妻子報仇。

她說:「我已經和一個人(殺手)談過了。我說,如果我被殺了,就去殺了小馬可斯、麗莎·阿拉內塔和(議長)馬丁·羅穆亞爾德斯。這不是開玩笑,不是開玩笑。」

小馬可斯。

小馬可斯。

麗莎是小馬可斯的妻子。羅穆亞爾德斯是小馬可斯的堂表兄弟,是他將薩拉的副總統辦公室預算砍掉了三分之二。

薩拉還指控:「這個國家正在走向地獄,因為我們是由一個不知道如何成為總統的人領導的,他就是個騙子。」

此前,有網友提醒薩拉,必須注意安全,因為她和她的辦公室主任夜間逗留在眾議院,就是進入「敵人的領土」。

對於薩拉的公開指控,馬可斯家族反應強烈。

菲律賓總統通訊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說:「根據副總統清晰而明確的聲明,她與一名殺手簽訂了合同,如果針對她的陰謀得逞,她將殺死總統,執行秘書已將這一威脅提交給總統安全司令部,要求立即採取適當行動。」

聲明還稱:「必須始終認真對待對總統生命的任何威脅,尤其是以清晰和確定的措辭公開披露這種威脅。」

警方已提高了對小馬可斯的安全保護級別。

在菲律賓,總統和副總統分開選舉產生。副總統一般沒有實權,但卻是總統第一順應繼承人。

薩拉在上屆大選與小馬可斯結盟作其副手。

薩拉在上屆大選與小馬可斯結盟作其副手。

薩拉曾是小馬可斯的親密盟友,一度進入小馬可斯內閣,擔任教育部長。

但現在,兩人徹底鬧掰。薩拉此前也辭去了教育部長一職。

事實上,馬可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現在已經徹底攤牌。

針對杜特爾特執政時期,在打擊毒販方面,是否存在濫殺無辜問題,菲律賓司法部據稱正在展開調查。

憤怒的杜特爾特則表態,自己就是殺了人,那就請國際刑事法院(ICC)盡快派人過來,調查他的禁毒戰爭和所謂「反人類罪」。

在杜特爾特時期,菲律賓退出了國際刑事法院。從理論上說,國際刑事法院已經管不到杜特爾特。

但小馬可斯政府則放出風聲:如果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對杜特爾特發佈逮捕令,菲律賓警察「已準備好進行協助」。

這怎能不讓杜特爾特家族憤怒。

作為一個針鋒相對的舉動,已經無法再次競選總統的杜特爾特,宣佈參選老家達沃市的市長。

用CNN的話說,杜特爾特回歸,菲律賓政治派系展開「殊死搏鬥」。

內地資深媒體人「牛彈琴」這樣分析整件事:

一、兩大家族都不是省油的燈。杜特爾特誇張招搖、不按常理出牌;但出身政治世家的小馬可斯,同樣也不是善類。

甚至副總統薩拉·杜特爾特,現在正在遭遇腐敗調查。更別提老杜特爾特,很可能被小馬可斯抓住把柄,投進監獄。

菲律賓前總統,不是被暗殺流亡,就是被投入監獄,也是有傳統的。

但束手就擒,也不是杜特爾特家族的風格,不排除最後魚死網破,血雨腥風。

二、事件背後是重大政策分歧。杜特爾特,不管有多少爭議,但在其任內,中菲關係漸入佳境,南海問題也趨於平靜。

小馬可斯上台,頻繁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挑起紛爭,而且,菲律賓向美軍開放軍事基地,完全倒向美方的態勢非常明顯。

小馬可斯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AP圖片

小馬可斯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AP圖片

CNN引用菲律賓大學學者萊伊的話說,這場爭執的核心是地緣政治,特別是菲律賓應該如何平衡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從目前看,這場鬥爭是不可調和的。

三、小馬可斯的表現令人嘆息。中方曾一度對小馬可斯寄予厚望,對他訪華也給予了高度的禮遇。

小馬可斯與中國,還有著特殊的淵源。

據「牛彈琴」所知,小馬可斯應該是全世界現任所有外國領導人中,唯一一個和毛澤東主席見過面、握過手、合過影的國家元首。

應該是在1974年,「鐵蝴蝶」伊美黛帶著兒子小馬可斯訪問北京,但很不巧,毛澤東主席不在京,伊美黛非常失望,以至於當著中方官員的面,忍不住抽泣起來。

中方不得不調整安排,特意安排伊美黛一行前往湖南長沙去見毛主席。伊美黛後來回憶說:「毛主席知道我喜歡唱歌,就請我演唱。我用中文唱起了《我愛北京天安門》。毛主席聽了非常高興。」

毛主席和伊美黛母子合影,當時站在毛主席右側的,就是還只有17歲的小馬可斯。

小馬可斯是中菲關係的積極參與者和開拓者。但是輪到他上台執政,卻跌到了谷底,甚至不排除有衝突戰爭的可能。

現在,馬可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又開始攤牌,甚至相互暗殺威脅。

暗殺,在菲律賓,並不是陌生的事情。1983年,堅決反對老馬可斯統治的菲律賓參議員阿基諾,結束流亡回到菲律賓時,在馬尼拉機場剛下飛機就遭到暗殺。

老馬可斯,就是現在小馬可斯總統的父親,後來流亡美國。阿基諾的夫人和兒子,後來也當上了菲律賓總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