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預測未來5年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別將達19,100伙及35,000伙,其中後者有望超越長策目標33%,預計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將持續回落。
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未來當局應把公營房屋政策重心轉向「提質」。
團結香港基金預計,未來5年私人和公營房屋的落成量,比過去5年分別上升14%和1.3倍,公屋輪候時間亦持續回落,有望由目前的5.8年,下降至2026至2027年度的4.5年,達成政府定下的目標,但認為各界仍不能鬆懈,因假如過去反覆出現的落成延誤情況再度發生,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則只會輕微下降至5.2年。
報告形容,香港目前正步入土地及房屋供應「收成期」,有機會、有選擇,之前因市況波動而停止造地建屋達10年,造成供應短缺、居住質素下降;政府應汲取教訓,制訂土地房屋策略時,要更有前瞻性,不單集中資源按部就班繼續造地建屋,可把政策重心從「提量」轉向「提質」,讓市民住大點、住好點,逐步提升公營房屋單位的面積、增加資助出售房屋單位的比例,以提供更多可以負擔的置業機會。
公屋輪候時間有望回落。
團結香港基金及大新銀行聯合發布「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顯示香港在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文化體育及旅遊3個行業均位居榜首。
「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以100作為滿分,調研11個城市在6個行業的發展情況。基金會表示,在金融服務方面,香港憑藉高度國際化的宏觀環境、成熟的人才培育體系以及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政策支持,以82.6 的綜合得分領先;在貿易及物流方面,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以及中國唯一奉行普通法的地區等優勢,以 83分位列第一 。
啟德體育園
基金會又提到,大灣區多個行業展現獨特優勢,強強聯手協同發展,例如在貿易及物流業方面,香港、廣州和深圳分別作為大灣區的國際航空樞紐、內貿海運中心及國際海運中心,定位互補,共同推動區域貿易及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在製造業與創新科技方面,港深穗三地可發展全產業鏈互補的緊密合作關係,其中香港擁有科研人才資源,深圳具備完整的科研專利,中山、佛山、廣州等市設有「燈塔工廠」,而香港的高質量質檢技術服務為製造業下游發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