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講座 車品覺講述人工智能最新發展

社會事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講座 車品覺講述人工智能最新發展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講座 車品覺講述人工智能最新發展

2024年05月04日 20:55 最後更新:20:55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專題講座,由大數據治理公會召集人及數字化經濟委員會成員車品覺講述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市民可以如何應用相關技術,以及正確分辨有用真實的資訊。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素養」講座。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素養」講座。

講座題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素養,車品覺先介紹人工智能的起源和歷史。他表示,人工智能為市民帶來方便,但同時亦帶來社會問題,因此科技應向更健康趨勢發展。

車品覺指出,全球未來十年將會是強人工智能年代,具備與人類同等或超越人類智慧,而現時一些專業範疇已開始由人工智能取代,例如營養師、心理醫生等職業。但他提醒,商業應用未必追得上科技發展,亦有成本效益問題,企業要避免「跟車太貼」。而本港是否有足夠需求智能科技仍是未知之數,加上科技變化大,社會需要逐步走,並在過程中作檢討。而科技發展重視用戶體驗,令用家感興趣使用,設計要避免過於複雜。

車品覺認為全球未來十年將會是強人工智能年代。

車品覺認為全球未來十年將會是強人工智能年代。

另外,財政預算案早前提出,數字經濟將是一個很重要的新動能,而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最快今年亦會投入服務。車品覺表示,本港要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善用國家資源,並輔助不同企業推動數字經濟,「算力」要與大數據互相配合運用,才可發展成國際數據樞紐中心。

車品覺建議,市民使用人工智能時,應擔任導演角色,提出思考和問題,與人工智能互相溝通,不是被動地要求解答及感到恐懼,亦可以比較不同的程式軟件,才會為生活帶來更多進步和方便。

往下看更多文章

反對聲不斷!韓國推AI教科書 民眾憂加劇過度依賴電子設備

2024年12月02日 17:20 最後更新:18:31

從2025年新學期開始,韓國政府將推動普及人工智能電子教科書(AIDT),但韓國教育界對教學過度依賴電子化,令教育界專家及民眾的反對聲不斷。

中文及特定科目不用電子化課本

韓國副總理兼教育部長李周浩近日發表了「引進AIDT路線圖調整案有。其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小學、初中和高中都對中文科進行了保留,即不會使用電子化課本。

報道稱,原定於2026學年開始引進AIDT的小學中文、實科(韓國一種結合生活科學和工科技術的小學課程)和中學中文、技術、家庭課被列入「不適用」的科目中。原定於2028學年引進的高中中文和實科也被排除在外。

部份科目引入時間推遲

歷史和科學將AIDT引進時間推遲到2027年,比原計劃晚1年。但是,小學3年級、4年級和初中1年級、高中1年級的數學與英語和信息等科目將按原計劃從明年開始。

加劇學生對電子設備的過度依賴

《韓國日報》報道稱,政府推遲及調整AIDT引入進度,是因為民眾普遍擔心人工智能教科書可能會加劇學生對電子設備的過度依賴,引發其他問題。此外,還有教育界專家和家長擔心,政府原定的引入時間太匆忙,教師需要時間適應和調整教學方式,學校也沒有收到相關預算。

AIDT仍不完備

韓國《京鄉新聞》報道稱,自從政府提出人工智能電子教科書這個設想以來,AI專家們一直對其「AI聊天機器人」這一功能表示擔憂。使用過AIDT試制品的專家表示:「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想要保證在AIDT中搭載沒有錯誤的生成型AI是非常困難的。在公共教育領域,生成型AI必須經過長時間且反覆驗證和修改才能達到民眾期望的使用標準,避免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但(政府)太急於推進這一項目了。」

X圖片

X圖片

AIDT歸類為教育資料 非教科書

《韓國日報》報道稱,韓國國會教育委員會近日通過了相關法案,將AIDT歸類為教育資料,而不是正式教科書。與所有學校都必須采用的教科書不同,教材可以由校長自行決定是否使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