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歐洲三國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 它們為何能走在隊伍前列?

博客文章

歐洲三國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 它們為何能走在隊伍前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歐洲三國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 它們為何能走在隊伍前列?

2024年05月23日 16:58 最後更新:17:01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折射出歐洲舞台上的複雜棋局,也提醒著世界,實現中東地區的持久和平,需要更多外交智慧和共同努力。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據「上觀新聞」,當地時間5月22日上午,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分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於5月28日正式生效。

三國指出,此舉旨在通過「兩國方案」推動巴以衝突的解决,也「符合以色列的最大利益」。輿論認為,這一歷史性舉動不僅是對加沙平民的聲援、對巴勒斯坦的外交支持,也是對以色列的最新外交打擊,可能會引發吸引更多國家效仿。「2024年5月,料將載入巴勒斯坦外交史册。」

挪威首相斯特勒。AP圖片

挪威首相斯特勒。AP圖片

由於時差關係,當地時間當天上午8時,挪威首相斯特勒率先宣布,挪威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决定將於5月28日生效,這一决定已通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當局。「兩國解决方案符合以色列的最佳利益。」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AP資料圖片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AP資料圖片

隨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議會宣布,西班牙計劃於5月28日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一决定只為「和平與正義」。愛爾蘭總理哈里斯在都柏林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這一天對巴勒斯坦和愛爾蘭來說都具有歷史意義。愛爾蘭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决定也將於5月28日生效。

愛爾蘭政府官員在政府大樓外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AP圖片

愛爾蘭政府官員在政府大樓外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AP圖片

消息傳出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迅速發表聲明,對三國的决定表示高度贊賞和歡迎。以色列方面同樣反應强烈,宣布立即召回駐愛爾蘭和挪威大使,並威脅西班牙將召回駐西班牙大使。

愛爾蘭、西班牙都是歐盟成員國。挪威是北約成員國,與歐盟保持密切關係。這將是最近10年裡歐盟成員國首次承認巴勒斯坦國。自1988年以來,193個聯合國成員國中有139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但整個歐盟不承認巴勒斯坦國,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國均不承認。在歐盟成員國中,有8個國家已承認巴勒斯坦國,最近一次是瑞典於2014年承認。

如今,歐洲三國的集體行動在全球媒體版面佔據一席,但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最近幾周,西班牙總理桑切斯一直在歐洲展開「穿梭外交」,與愛爾蘭、斯洛文尼亞、挪威和馬耳他等國領導人舉行一系列會議,多次討論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事宜。愛爾蘭此前預告,考慮於本月21日與其他國家采取集體行動。

據稱,桑切斯原本希望在歐盟層面推動這一計劃,但遭到德國等國反對。德國政府稱,只有在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後才會承認巴勒斯坦國;比利時政府不支持將5月21日作為最後期限;葡萄牙總理稱,如果沒有歐洲聯合行動,葡萄牙政府「不會像西班牙走得那麽遠」。

放眼歐洲,西班牙、愛爾蘭、挪威為何能走在本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隊伍前列?綜合輿論觀點,歷史因素或從中發揮很大作用。

先看愛爾蘭,其民眾一直對巴勒斯坦人保持較高支持度。1980年,愛爾蘭成為第一個呼籲巴勒斯坦建國的歐盟成員國。它也是最後一個允許以色列開設常駐大使館的歐盟成員國(1993年)。在新一輪巴以衝突期間,愛爾蘭政客發出歐洲範圍內對以色列最嚴厲的批評。

AP圖片

AP圖片

究其背後,有輿論指出,愛爾蘭是以白人為主的歐洲國家,但一個多世紀前,愛爾蘭和巴勒斯坦都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愛爾蘭人也曾在19世紀遭遇嚴重饑荒。他們對眼下巴勒斯坦人的艱苦處境産生同情和共鳴。「當我們看到巴勒斯坦人的遭遇時,我們身上的所有傷疤都被揭開。」有愛爾蘭網友稱。此外,不少愛爾蘭人認為,巴以衝突與北愛爾蘭天主教與新教之間長達數十年的衝突亦有相似之處。

再看西班牙,與愛爾蘭相似,西班牙也對巴勒斯坦長期保持獨特的支持。政府層面,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發生以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是對以色列批評最大聲的歐洲領導人之一,將「兩國方案」視為解决中東危機的唯一答案。民間層面,有調查顯示,西班牙民眾是西歐最支持巴勒斯坦的人群。

究其背後,歷史因素同樣不容小覷。一方面,西班牙地理位置靠近北非馬格里布地區。在1939年至1975年佛朗哥獨裁統治期間,為了避免被西方孤立,西班牙與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建立關係。另一方面,由於馬德里與納粹德國的關係,以色列與西班牙在戰後很長時間相互疏遠。直到佛朗哥時代結束、西班牙加入北約後,西班牙才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1986年)。

隨後幾年裡,西班牙成為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的調解者。1991年馬德里和平會議的召開,被視為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奧斯陸協議》的前奏。

最後看挪威,它是30多年前《奧斯陸協議》的誕生地,一直熱心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兩國方案」。1993年8月,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秘密會面後達成和平協議。同年9月,雙方於美國白宮正式簽署協議,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

西班牙方面此前希望,其對巴勒斯坦國的支持,能在歐盟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外界預計,不久之後可能會有更多國家加入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隊伍。其中,斯洛文尼亞、馬耳他有望於本月采取行動。

歐洲多國的承認究竟意味著什麽?

從巴勒斯坦的角度看,這無疑是其近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將賦予其繼續鬥爭的國際合法性。聯合國大會本月10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决議,支持巴勒斯坦「入聯」,多個歐洲國家準備進一步提升巴勒斯坦的外交地位。這表明承認巴勒斯坦國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從以色列的角度看,它將背負更大的壓力,陷入更孤立的境地。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不過,較為扎眼的是,到目前為止,暫無西方主要大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歐洲三國的最新承認進一步凸顯歐盟內部的不同聲音和嚴重分歧。

「歐洲國家對以色列施加壓力的有效方式是嚴厲制裁、停止出售武器。」意大利前駐伊拉克大使卡爾內洛斯稱,但除了愛爾蘭,沒有哪個歐洲國家願意走這條路。歸根結底,歐盟成員國仍需要在巴以問題上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氣和决心。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軍7800噸核潛艇遭挪威小漁船捕獲?官方證實尷尬真相 向當地營救海警致謝

2024年11月16日 15:53 最後更新:16:44

近日挪威海域發生一宗離奇事件,當地一艘10米長小漁船出海意外「捕獲」重達7800噸的美軍核潛艇,放入海中的漁網纏住潛艇,當地海警出動救援。事後美軍官方證實確有其事,並向營救海警表示感謝。

挪威小漁船出海意外捕獲龐然大物

綜合外媒報導,挪威一艘約10米長的小型漁船在當地時間11月11日如往常一樣出海捕魚,原本他們的目標只是大比目魚,然而卻意外捕捉到一個龐然大物:長逾百米、重達7800噸的美軍核動力潛艇。

美國核潛艇被漁船捕獲(新聞截圖)

美國核潛艇被漁船捕獲(新聞截圖)

當日這艘名為「島嶼男孩」號的小型漁船從挪威北部索姆馬羅伊村出發,在北極圈附近海域進行日常捕撈作業,撒下漁網抓比目魚。不久,漁民們就捕撈到估價為2萬挪威克朗(約1.4萬港元)的魚獲。

撒網不久收到海岸警衛隊緊急來電

當漁民們重新鋪設好漁網進行第二輪捕魚後返回岸邊時,突然接到挪威海岸警衛隊發來的緊急無線電通知,指他們放入大海的漁網纏住美軍一艘長115米、重達7800噸的海軍核動力潛艇,被拖行了幾公里。

漁網示意圖

漁網示意圖

在核動力潛艇發出求救信號後,搭乘船隻護送它的挪威海岸警衛隊成員們,將纏在潛艇螺旋槳上的漁網剪斷,幫助它從網中「脫困」。

漁網纏住重達7800噸美軍核動力潛艇

據了解,涉事潛水艇是美軍長115米、標準排水量約7800噸的尖端核動力潛艇,配備先進的聲吶和隱身技術,攜帶多種魚雷和戰斧導彈等武器,並能潛入極深的水下深度。當時,該核潛艇剛剛離開北極城市特羅姆瑟,在索瑪羅伊島東北部海域航行。

美軍「弗吉尼亞」號核動力攻擊潛艇被漁船意外捕獲(網上圖片)

美軍「弗吉尼亞」號核動力攻擊潛艇被漁船意外捕獲(網上圖片)

美軍方證實事件向挪威表示感謝

 美國第六艦隊發言人皮爾森·霍金斯證實事故確實發生及基本狀況,指事件並未導致人員傷亡,調查正在進行中。隨後,美國第六艦隊發布聲明就「挪威對美國潛艇部署的持續支持」表示感謝,並感謝挪威在解救潛艇方面提供的幫助。而美國駐奧斯陸大使館也證實,美國「弗吉尼亞」號核動力攻擊潛艇正在特羅姆瑟附近的一個港口按計劃停靠後,在附近海域被漁網「纏住」。

造成漁船損失 美方指會循既定程序進行賠償

對此,漁船船長哈拉爾德·恩根表示:「潛艇被卷入了我們撈比目魚用的漁網,並拖著它向北行駛了兩海里(約3.7公里)。我們聽說過船隻掛到漁網,但從沒聽說過潛艇竟也會被漁網纏住。」由於漁網被剪斷導致船隻受損,恩根估計,他的漁船因此損失約4萬挪威克朗(約2.8萬港元),約是他當天捕獲大比目魚所得收入的兩倍。

關於賠償問題,美國第六艦隊發言人霍金斯稱,「一般來說,當美軍對民用設備損壞負責時,都會有既定索賠程序來賠償費用。」

漁船示意圖

漁船示意圖

近年來軍用設備活動頻繁

據悉,美國海軍第六艦隊負責執行歐洲和非洲的任務,定期在北極和北大西洋開展行動。

報道還提到,今年6月,美國海軍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田納西」號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諾曼底」號被部署至挪威海,以應對俄羅斯的行動。2021年,挪威同意讓美國核動力潛艇使用特羅姆瑟郊外的一個民用港口輪換船員並補充補給。當時,當地居民擔心軍艦會干擾民用基礎設施,曾表示抗議。

隨著軍用設備在該海域的活動日益頻繁,與民用船隻發生碰撞或造成今次類似意外似乎越來越難以避免。

挪威海域示意圖

挪威海域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