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歐洲三國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 它們為何能走在隊伍前列?

博客文章

歐洲三國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 它們為何能走在隊伍前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歐洲三國率先承認巴勒斯坦國 它們為何能走在隊伍前列?

2024年05月23日 16:58 最後更新:17:01

挪威、西班牙、愛爾蘭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折射出歐洲舞台上的複雜棋局,也提醒著世界,實現中東地區的持久和平,需要更多外交智慧和共同努力。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據「上觀新聞」,當地時間5月22日上午,挪威、西班牙、愛爾蘭分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於5月28日正式生效。

三國指出,此舉旨在通過「兩國方案」推動巴以衝突的解决,也「符合以色列的最大利益」。輿論認為,這一歷史性舉動不僅是對加沙平民的聲援、對巴勒斯坦的外交支持,也是對以色列的最新外交打擊,可能會引發吸引更多國家效仿。「2024年5月,料將載入巴勒斯坦外交史册。」

挪威首相斯特勒。AP圖片

挪威首相斯特勒。AP圖片

由於時差關係,當地時間當天上午8時,挪威首相斯特勒率先宣布,挪威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决定將於5月28日生效,這一决定已通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當局。「兩國解决方案符合以色列的最佳利益。」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AP資料圖片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AP資料圖片

隨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議會宣布,西班牙計劃於5月28日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一决定只為「和平與正義」。愛爾蘭總理哈里斯在都柏林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這一天對巴勒斯坦和愛爾蘭來說都具有歷史意義。愛爾蘭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决定也將於5月28日生效。

愛爾蘭政府官員在政府大樓外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AP圖片

愛爾蘭政府官員在政府大樓外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AP圖片

消息傳出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迅速發表聲明,對三國的决定表示高度贊賞和歡迎。以色列方面同樣反應强烈,宣布立即召回駐愛爾蘭和挪威大使,並威脅西班牙將召回駐西班牙大使。

愛爾蘭、西班牙都是歐盟成員國。挪威是北約成員國,與歐盟保持密切關係。這將是最近10年裡歐盟成員國首次承認巴勒斯坦國。自1988年以來,193個聯合國成員國中有139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但整個歐盟不承認巴勒斯坦國,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國均不承認。在歐盟成員國中,有8個國家已承認巴勒斯坦國,最近一次是瑞典於2014年承認。

如今,歐洲三國的集體行動在全球媒體版面佔據一席,但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最近幾周,西班牙總理桑切斯一直在歐洲展開「穿梭外交」,與愛爾蘭、斯洛文尼亞、挪威和馬耳他等國領導人舉行一系列會議,多次討論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事宜。愛爾蘭此前預告,考慮於本月21日與其他國家采取集體行動。

據稱,桑切斯原本希望在歐盟層面推動這一計劃,但遭到德國等國反對。德國政府稱,只有在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後才會承認巴勒斯坦國;比利時政府不支持將5月21日作為最後期限;葡萄牙總理稱,如果沒有歐洲聯合行動,葡萄牙政府「不會像西班牙走得那麽遠」。

放眼歐洲,西班牙、愛爾蘭、挪威為何能走在本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隊伍前列?綜合輿論觀點,歷史因素或從中發揮很大作用。

先看愛爾蘭,其民眾一直對巴勒斯坦人保持較高支持度。1980年,愛爾蘭成為第一個呼籲巴勒斯坦建國的歐盟成員國。它也是最後一個允許以色列開設常駐大使館的歐盟成員國(1993年)。在新一輪巴以衝突期間,愛爾蘭政客發出歐洲範圍內對以色列最嚴厲的批評。

AP圖片

AP圖片

究其背後,有輿論指出,愛爾蘭是以白人為主的歐洲國家,但一個多世紀前,愛爾蘭和巴勒斯坦都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愛爾蘭人也曾在19世紀遭遇嚴重饑荒。他們對眼下巴勒斯坦人的艱苦處境産生同情和共鳴。「當我們看到巴勒斯坦人的遭遇時,我們身上的所有傷疤都被揭開。」有愛爾蘭網友稱。此外,不少愛爾蘭人認為,巴以衝突與北愛爾蘭天主教與新教之間長達數十年的衝突亦有相似之處。

再看西班牙,與愛爾蘭相似,西班牙也對巴勒斯坦長期保持獨特的支持。政府層面,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發生以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是對以色列批評最大聲的歐洲領導人之一,將「兩國方案」視為解决中東危機的唯一答案。民間層面,有調查顯示,西班牙民眾是西歐最支持巴勒斯坦的人群。

究其背後,歷史因素同樣不容小覷。一方面,西班牙地理位置靠近北非馬格里布地區。在1939年至1975年佛朗哥獨裁統治期間,為了避免被西方孤立,西班牙與中東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建立關係。另一方面,由於馬德里與納粹德國的關係,以色列與西班牙在戰後很長時間相互疏遠。直到佛朗哥時代結束、西班牙加入北約後,西班牙才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1986年)。

隨後幾年裡,西班牙成為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的調解者。1991年馬德里和平會議的召開,被視為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奧斯陸協議》的前奏。

最後看挪威,它是30多年前《奧斯陸協議》的誕生地,一直熱心支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兩國方案」。1993年8月,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秘密會面後達成和平協議。同年9月,雙方於美國白宮正式簽署協議,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

西班牙方面此前希望,其對巴勒斯坦國的支持,能在歐盟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外界預計,不久之後可能會有更多國家加入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隊伍。其中,斯洛文尼亞、馬耳他有望於本月采取行動。

歐洲多國的承認究竟意味著什麽?

從巴勒斯坦的角度看,這無疑是其近期取得的重大成就,將賦予其繼續鬥爭的國際合法性。聯合國大會本月10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决議,支持巴勒斯坦「入聯」,多個歐洲國家準備進一步提升巴勒斯坦的外交地位。這表明承認巴勒斯坦國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從以色列的角度看,它將背負更大的壓力,陷入更孤立的境地。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不過,較為扎眼的是,到目前為止,暫無西方主要大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歐洲三國的最新承認進一步凸顯歐盟內部的不同聲音和嚴重分歧。

「歐洲國家對以色列施加壓力的有效方式是嚴厲制裁、停止出售武器。」意大利前駐伊拉克大使卡爾內洛斯稱,但除了愛爾蘭,沒有哪個歐洲國家願意走這條路。歸根結底,歐盟成員國仍需要在巴以問題上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氣和决心。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英媒《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稱,英國為了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變得「順從」,更以「吸血鬼」來形容中國,警告英國不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英媒質疑,納瓦羅的言論,顯示其脆弱及好戰,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

據《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道,納瓦羅宣稱英國放任北京將經濟實力擴展到全球,抨擊英國與中國重新接觸的舉動。他指,關稅談判期間,與中國的接觸將是「非常危險」;認為英國過度受隱含附帶條件的中國「恩賜」影響,警告英國應避免成為中國傾銷貨品的地方。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泰晤士報》稱,納瓦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言論引起英國官員的擔憂,因他們正努力與歐盟和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同時又希望不要觸怒白宮。

去年7月,英國工黨贏得大選後,一直在推動與北京重啟溝通,採取「平衡」、「務實」的態度,認為孤立中國、「假裝中國不存在」,不符合國際現實與英國利益。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和外相林德偉先後訪華,都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定、平衡關係的必要性。《每日電訊報》說,李韻晴最近也表示倫敦是中國資金的「天然家園」。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對於納瓦羅的言論,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指,本屆政府將始終以警醒的眼光、清晰的戰略來處理英國與中國的關係,英國的國際貿易方針將繼續致力於促進英國的長期繁榮,但同時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絕不退讓。

英國iNews網站刊登題為「英國不會對中國俯首稱臣,但世界舞台也並非美國一家獨大」的評論文章稱,納瓦羅在英國尋求與美國政府協商關稅問題的敏感時刻,抨擊英國政府,此舉暗示美國對英國及其歐洲盟友的敵意。

文章認為,納瓦羅可能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因為均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到2023年,英國有970家公司實際上由中國所有,創造了超過5.9萬個就業職位,收入超過1160億英鎊。該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對英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文章又稱,納瓦羅的言論表明,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存在弱點。縱使這些言論與美國政府一貫的強硬立場相符,但也掩蓋一個事實,因為特朗普和納瓦羅的關稅策略,全球貿易關係如今已岌岌可危,納瓦羅或許希望看到英國政府為達成與美國的協議,而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舉措,但這一干預行為可能遭到來自美國國內的反對。

雖然英國僅遭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基本稅率10%,但英國仍未能躲過特朗普對汽車和鋼鋁製品實施的25%關稅。儘管批評英國的對中政策,但納瓦羅說,英美貿易協商持續有進度。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曾對英美盡速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不過,英國與歐盟19日將舉行峰會,英、歐官方皆已釋出擬加強合作的訊號,各界預期雙方將就經貿和安全議題推動進一步整合和協調一致,包括在食品法規標準、碳交易等領域。特朗普此前曾指歐盟的存在是為了「搞」美國,又指控歐盟對進口美貨刻意設置障礙。

但英國官方曾強調,英國不需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選邊站,兩者對英國都很重要。食品法規標準是英美貿易協商一大潛在難點。和歐盟一樣,英國目前不開放進口經賀爾蒙處理的牛肉、以及經氯洗滌的雞肉。若英國不願鬆綁食品規範,納瓦羅說,英國將為此付出成本。

在特朗普的經貿財政團隊中,納瓦羅作風一向屬激進派,信奉「關稅」作為政策工具的效用,主張美中應經貿脫鉤、世界應孤立中國。 納瓦羅在特朗普第一及和第二任期皆位居要職;對其「生存之道」,納瓦羅曾說,準則是「全心全意協助特朗普總統實現願景」,且「絕不邀功」,但永遠要「願意出面承擔罪責」。至於去年7月上台的英國工黨政府,則主張對華持平衡、務實態度。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5月3日的公開活動上表示,經貿關係不是零和遊戲,貿易壁壘如同抽刀斷水。他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總體是平衡且雙贏的,美方若濫施關稅,最終「損人害己」,將干擾企業正常經營與民眾生活,甚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破壞世界經濟穩定成長。「我們不願打關稅戰,但不怕打。我們堅定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而且是國際經貿秩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