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環保署周六起向公屋戶每月派20個指定袋 為期半年

社會事

環保署周六起向公屋戶每月派20個指定袋 為期半年
社會事

社會事

環保署周六起向公屋戶每月派20個指定袋 為期半年

2024年05月31日 19:13 最後更新:06月01日 00:02

環保署明日(6月1日)起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共約84萬戶派發指定袋,每月每戶免費提供20個指定袋,先為期6個月,將分3次派發,每次一包40個,以教育和鼓勵居民學習減少廢物和垃圾分類回收。環保署希望居民善用回收設施,盡量利用指定袋來棄置每月所有垃圾,毋需使用額外垃圾袋。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另外,環保署明日啟動「回收大行動」,透過新一輪宣傳推廣活動,以及給予額外「綠綠賞」積分,鼓勵市民培養分類回收習慣,並融入日常生活。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市民在6月至7月期間到「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提交指定回收物,可獲6倍「綠綠賞」積分。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回收廚餘,每日亦可額外獲10分「綠綠賞」積分。環保署會於7月推出以「大嘥鬼」為主題的期間限定禮品,供市民換領。

香港減廢網站圖片

香港減廢網站圖片

環保署表示,至今「綠在區區」已設有11個「回收環保站」、77個「回收便利點」、超過130個「回收流動點」,再加上82套智能回收箱和和逐步增加的「回收流動點」,預計公共收集點在6月會增加至約380個,並於8月再增加至約500個。連同鄉郊地區約1100套路邊回收桶,回收網絡已覆蓋全港各區超過8成的人口。

香港減廢網站圖片

香港減廢網站圖片

署方又預計在今年8月前,可完成在全港200多個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並計劃在廚餘量較多的公共屋邨安裝額外的智能廚餘回收桶。

首階段「走塑」實施一周年,環保署助理署長黃智華形容成效令人鼓舞。至於第二階段管制幾時實施,他說第二階段涵蓋更多產品,包括食物容器及蓋等,當局正與餐飲業界及不同替代品的生產商保持溝通,了解成熟度、普及性及可負擔性,並會按實際情況考慮。

資料圖川

資料圖川

他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環保署過去兩個月聽取餐飲業界對第二階段管制的意見,預計於今年中,與大型餐飲連鎖餐廳進行非塑膠替代品的場景實驗。黃智華說聽到有業界反映,由於外賣餐具要盛載一些食物液體、湯品,因此在安全性、密封性方面要有要求,環保署會繼續與業界商討如果達致有關要求。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被問到餐飲市道是否其中一個因素,以考慮幾時推行第二階段管制,黃智華說非塑膠替代品的價格已持續下降,相信對業界可以接受。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在同一節目表示,首階段「走塑」的成效值得支持,又認為下一步要做得更好,建議有關方面推行可重用餐具借還服務,或利用按金制甚至鼓勵自攜餐具可獲減價等,從消費者行為上出發,達到「走塑」的風潮。他又相信第二階段的實施條件較以往充分,只要非塑膠替代品的價格有所下降,推行下一階段「走塑」指日可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