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機遇灣區|張虎: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 粵港澳人員雙向奔赴成新常態 

兩岸

機遇灣區|張虎: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 粵港澳人員雙向奔赴成新常態 
兩岸

兩岸

機遇灣區|張虎: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 粵港澳人員雙向奔赴成新常態 

2024年06月11日 11:32 最後更新:06月13日 11:43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在「機遇灣區」主題活動上,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最新進展成效。他表示,目前正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計劃進一步打通粵港澳三地的投資貿易、機制標準和市場准入等,創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他表示,粵港澳人員往來日益便捷,隨著「港車北上」及試點實施往來港澳的人才簽注政策等措施落地,進一步推動三地人員往來交流。他說,今年首5個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而去年全年香港居民北上內地達到約5300萬人次,認為港澳居民北上熱度高企,雙向奔赴已成為生活新常態。

「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介紹會。新華社

「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介紹會。新華社

張虎提到,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的一小時跨海、跨江通道群,未來會持續改善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運輸,提升人員車輛往來、貨物通關、資金跨境等方面的水平。

張虎說,粵港兩地已率先實現數字身份認證複認,對多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粵港跨境通辦,首次實現內地政務系統對香港市民身份的線上認證。他又指,正持續推進醫生、教師及導遊等領域的職業資格認可,促進港澳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東就業,目前累計已有3950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職業資格。

張虎。

張虎。

此外,在金融市場有序地推進互聯互通,他說深港通、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在投資者准入條件參與機構範圍合格投資產品範圍,個人投資者額度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升級,更好地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資產配置和理財投資需求。

張虎在廣州出席「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講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情況。他說自2019年黨中央印發《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經過5年的努力,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層次群建設邁出堅實一步。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8萬億元到2023年突破14萬億元,也就是說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高質量發展潛力和動能不斷釋放,充份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活潑生機。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美國早前宣布徵收所謂對等關稅,破壞國際貿易秩序,擾亂全球供應鏈,為世界帶來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特區政府已多次表達強烈不滿,敦促美方停止破壞自由貿易,也會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就美方無理措施提出申訴。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巴士的報記者攝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國基在本港出席「機遇灣區」主題活動時說,美國挑起的關稅戰嚴重衝擊過去幾十年國際社會共同建立的多邊貿易機制,對中小企與跨境電商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包括生產成本上升,連鎖反應下將影響國際貿易及投資者信心,繼而可能引發全球貿易萎縮,香港對外貿易企業短期內亦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陳國基在本港出席「機遇灣區」主題活動。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國基在本港出席「機遇灣區」主題活動。巴士的報記者攝

他指出,全球各地正採取應對措施,重新評估美國市場和資產的投資風險,加快與其他貿易夥伴商討合作,香港亦一直保持高度警覺,盡力化危為機,把握各國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吸引海外企業和資金來港,去年境外公司駐港的子公司總數已超過9900家,初創企業數目接近4700家,兩項數字同樣創歷來新高。

陳國基說,面對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等挑戰,香港不會低頭,將更堅定在全球貿易關係和供應鏈重組過程中開拓機遇,推動經濟升級轉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