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1+」新藥審批機制自去年11月1日實施至上月31日為止,已批准兩款治療癌症的新藥申請,為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1+」新藥審批機制至上月31日為止,已批准兩款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口服標靶藥申請。
盧寵茂指,該兩款癌症新藥是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醫管局已有19名病人使用有關新藥。
盧寵茂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衞生署已收到約70間藥廠逾210個查詢,並有數間藥企表達透過「1+」機制提出註冊申請的意向,有待所需資料齊備後會提交申請。目前無任何於「1+」機制下的新藥申請被拒。
他又提到,透過「1+」機制,成功註冊的藥物會增加,讓臨床醫生能夠有更多藥物選擇。臨床醫生亦可按服務需要向醫管局的藥物建議委員會申請把新藥物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當新藥物能夠於香港註冊並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經證實於臨床有顯著效益時,便可被考慮納入撒瑪利亞基金或關愛基金的資助範圍。
新機制下,臨床醫生可按服務需要向醫管局的藥物建議委員會申請把新藥物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就公立醫院收費的檢討,預料會於財政預算案公布前有結果,他說,現時急症室有六成病人屬於輕症,而現時急症室的收費太低,給病人的感覺亦都方便,他不希望急症室越來越有如普通科門診,當局的目標是未來收費調整幅度,能引導非急症病人選擇向家庭醫生求診。
盧寵茂。資料圖片
盧寵茂出席一個電視台節目時表示,公立醫院收費已7年沒有調整,今次是全盤檢討,目標之一是希望醫療安全網能協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並在資助方面更有針對性,令公共醫療服務不會被濫用,他又提到,照顧最緊急的兩類病人是政府責任,即使不收費亦可以。
巴十的報資料圖片
對於醫管局不同聯網的重組計劃,盧寵茂表示,當局會按人口及組成結構等因素決定資源分配,他舉例,未來北部都會區發展,估計該區人口會增加,而港島東區預計整體人口會減少。被問到醫管局正研究將港島東及西兩個聯網合併,原本東區醫院計劃擴建後增加的500張病床,將如何分配,盧寵茂表示,現時仍未有定案,有待未來人口數目及聯網分布情況進一步確定。
資料圖片
對於醫管局日前公布,日後醫療事故的公布會分三個階段,首先由內部釐清事實,再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清楚,然後向外公布。盧寵茂表示,每宗事故性質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難以一刀切,就公布的時間設定時限,但強調如果涉及嚴重公共衞生事件,當局一定會盡快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