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今年再度成為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的官方社區合作夥伴,與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攜手合作,推出「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讓學生、基層市民及不同能力人士,有機會欣賞世界級賽事之餘, 亦可以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五)、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左四)、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時任署理局長劉震(左三)、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右二),及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右一)等嘉賓岀席開幕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點擊看圖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左五)、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左四)、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右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時任署理局長劉震(左三)、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左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右二),及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右一)等嘉賓岀席開幕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圖右)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右圖右)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旗下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國家隊球員的指導,並與她們切磋球技。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表示,會視國家女排為目標進發。
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讓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更了解排球運動及享受賽事氣氛。
評述員義工施富强(右圖中)表示見到視障人士和家人一起出來參與體育盛事,是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圖右)及馬會董事楊紹信博士(右圖右)先後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會長吳守基致送國家隊球員親筆簽名的排球,以感謝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由6月起開展,藉舉辦一連串各式各樣的社區活動,讓不同年齡、背景和能力的人士均可參與此國際盛事,為了讓計劃順利舉行,大會特別招募及培訓 200 多名義工協助是次賽事,包括接待球隊、場地設置和推廣活動等。 義工之一的張芷維表示:「我覺得這次社區計劃絶對有意義,這些活動可以提升社區凝聚力之餘,亦讓大家對不同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義工協助是次賽事。
在賽事前舉辦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大會邀請了逾3000位市民、學生和視障人士,到現場親身體驗中國女排的練習實況,一睹球員風采。部分學生更獲難得機會參加大師班,與國家隊球員互相切磋,並由她們親自傳授排球技巧。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旗下的中國女排全接觸項目,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國家隊球員的指導,並與她們切磋球技。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就形容自己既緊張又激動:「沒想過可以和國家女排球員有這麼近的交流,與她們接觸後感覺真的學習到很多,即使我接失了很多球,她們都會很親切和耐心地,教我如何做得更好,我以後都會好好練習,視她們為目標進發。」
有份參與大師班的同學黃嘉兒表示,會視國家女排為目標進發。
而在賽事舉行期間,計劃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向6000多名學生、基層市民及視障人士派發免費門票,讓大家可以一起享受賽事。同時,更與賽馬會「開聲體」體育口述影像服務合作,讓視障人士都可感受賽事戰況及氣氛。
透過悅賞排球無邊界項目,讓視障人士以聽覺及觸覺更了解排球運動及享受賽事氣氛。
參與的評述員之一施富强表示,過程中自己都同樣開心:「其實每一次和視障人士交流,帶他們去不同場地觀看體育運動,感受很開心,見到他們和家人一起出來活動,不用困在家裡,參與社區甚至香港的體育盛事,都是我們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評述員義工施富强(右圖中)表示見到視障人士和家人一起出來參與體育盛事,是一眾運動人樂意和希望見到的事
另外,計劃在賽事期間於香港體育館露天廣場設置國際「八式」運動攤位,由學生以體育和參 賽國家為主題推廣賽事及參賽國家資料,並增加他們對運動產業的了解。 同時,計劃亦推出「共融」樂玩坐式排球體驗活動,與本地學校合作,推廣坐式排球運動,宣揚傷健共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受惠者參觀馬會展區及國際「八式」運動攤位。
一如其他慈善捐助項目,馬會對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 透過賽馬和博彩業務所得收益,帶來稅收及慈善捐款,同時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
為紀念瑪利諾修院學校創校一百週年,學校辦學團體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有限公司公布,屬於法定古蹟的修院大樓將展開名為「諾源 – 賽馬會瑪利諾古蹟活化教育及服務中心」的活化及提供社區服務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近億元支持。
修院大樓
樓高兩層,位於瑪利諾主樓東面座的修院大樓,座落九龍塘界限街毗鄰瑪利諾小學部入口。1937 年起,修院大樓肩負「工業部門」重任,讓來自貧困家庭的年輕女性透過學習縫紉及刺繡技術,為神職人員製作多款宗教聖衣,逐漸改善生活並享經濟獨立。
修院大樓
自 1970年代起,修院大樓一直用作瑪利諾修女宿舍,直至 2019 年移交給基金有限公司。隨後基金有限公司對大樓進行結構勘察工程,意外發現大樓一樓一處隱藏的閣樓內保存關於繡坊的文物,當中的珍貴藏品更是滿載瑪利諾修女來港進行傳教及辦學和社會服務的歷史印記。
閣樓內保存關於繡坊的文物
閣樓內保存關於繡坊的文物
為紀念及延伸修女無私貢獻的服務精神,將誨人不倦的重要遺產薪火相傳,基金有限公司銳意把修院大樓改建為集文物、社區服務與教育於一身的中心。
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鍾郝儀稱表示,瑪利諾修女致力發展香港中小學教育,多年來春風化雨、貢獻良多,這座充滿濃厚藝術特色的宏偉建築,再一次印證她們長久以來關懷社會的精神。基金有限公司不單止是保育這座古色古香的傳統歷史建築,更是將作育英才,女性自強不息的精神延續下去。在這背景下,基金有限公司決定推出活化項目,建設修院大樓為文物、教育與服務中心,希望這座饒富意義的建築繼續照亮社群,為各界帶來無限溫暖。
瑪利諾修院學校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鍾郝儀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審批撥捐超過港幣 9100 萬元支持此項目。瑪利諾修院學校教育信託基金委員會會長李麗娟表示,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捐助,積極支持這活化項目。適逢慶祝瑪利諾修院學校百年校慶,這項目是體現履行承諾,承傳修女燃亮社區、關懷婦女、支持青少年發展的最佳證明。
瑪利諾修院學校教育信託基金委員會會長李麗娟
改建修院大樓的前期工程已於 2024 年 7 月展開,主要工程項目即將於 2025 年進行,預計於 2027 年竣工。待工程於 2027 年年底完成後,該中心將開放予非牟利機構,並可供市民參觀及作指定用途。
活化後大樓室內構想圖
瑪利諾修院學校位於九龍塘窩打老道的校舍,建於 1937 年,佔地 700 平方米的修院大樓是該建築群的一部分。校舍擁有獨特的建築風格且保存完好,於 2008 年被政府列為法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