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解放軍罕見公開潛艇武器實力 尾流自導魚雷摧毀登陸艦

博客文章

解放軍罕見公開潛艇武器實力 尾流自導魚雷摧毀登陸艦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解放軍罕見公開潛艇武器實力 尾流自導魚雷摧毀登陸艦

2024年06月19日 12:13 最後更新:12:22

近日,解放軍罕見地公開展示了其潛艇武器實力,展示了一艘解放軍074型登陸艦被尾流自導魚雷擊中並摧毀的全過程,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對美軍近期軍演計劃的回應。

美國「動力」網站幾天前披露,美軍在2024年的「環太平洋」聯合演習中重點演練擊沉退役的「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以檢驗反艦武器的實戰能力。沒想到的是,中國緊跟著公布了一段非常罕見的視頻,顯示一艘解放軍074型登陸艦被尾流自導魚雷命中並摧毀的全過程,這是「一次難得以一見的中國潜艇武器能力的展示」。

「動力」網站報道截圖

「動力」網站報道截圖

解放軍此次發布的視頻,據「動力」網站16日的報道,來自於解放軍海軍潛艇部隊成立70周年的紀念片段。視頻中,074型登陸艦在被魚雷擊中前處於運動狀態,魚雷命中艦艉部分並引發巨大爆炸,致使艦艉離水面。這種強烈的震動通常會導致龍骨受損,最終導致艦艇無法繼續運行。

074型兩棲登陸艦於1990年代末開始建造,共建造了15艘,其中12艘供中國海軍使用,另有3艘出口。這種傳統的坦克登陸艦,排水量800噸,長58米,能夠向灘頭運送兩輛坦克或350名士兵。隨著新一代兩棲作戰艦艇的服役,074型登陸艦逐漸退役。因此,退役的074型登陸艦成為了驗證反艦武器殺傷力的理想靶艦,類似於美國使用「塔拉瓦」號兩棲攻擊艦進行的實驗。

視頻中展示的尾流自導魚雷,被認為是潛艇發射的重型武器。這種魚雷對任何國家的海軍而言,都是一種重大威脅。尾流自導魚雷通過追踪艦艇在水中形成的尾流來識別目標,然後高速航行至艦艉並引爆。由於艦艉布置了螺旋槳和方向舵等關鍵設備,因此一旦被擊中,艦艇很可能會失去動力,即使不立即沉沒,也會喪失行動能力。

更糟糕的是,尾流自導魚雷通常都是那些航行速度快、爆炸威力大的533毫米和650毫米遠程重型魚雷。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65-76A型650毫米尾流自導魚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擁有足够的動力,能够以50節的速度航行超過100公里。在這個過程中,潛艇不需要對魚雷進行中繼引導,使得發動攻擊的潛艇有更充裕的時間規避敵方攻擊並重新作戰。冷戰時期,美國海軍對蘇聯的尾流自導魚雷束手無策,曾有笑話稱,為了防止蘇聯核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美國航母,最好的辦法是派一艘「佩里」級護衛艦跟在航母後面充當「人肉盾牌」。

隨著技術的進步,尾流自導魚雷雖然不再是無法攔截的武器,但其威脅仍然巨大。特別是在齊射時,尾流自導魚雷被稱為「航母殺手」,其威力不容小覷。美媒認為,中國潛艇部隊此次發布的視頻,證明了其尾流自導魚雷的強大威力。

登陸艦主要在近海地區執行任務,這些淺水區域更適合中國的先進常規潛艇活動,而非美國的大型核潛艇。尾流自導魚雷的遠程射程,擴展了常規潛艇的作戰範圍。這意味著,常規潛艇可以從較遠的地方發射魚雷,讓魚雷自主追踪和獵殺兩棲艦艇,使潛艇遠離威脅。

報道指出,儘管中國的核潛艇受到更多關注,但常規潛艇部隊在保護領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海軍和航運構成了巨大威脅。隨著新型艦艇的問世和對無人水下作戰的巨額投資,中國潛艇部隊的威脅將越來越大,可能會徹底改變水下作戰的方式。

解放軍今次罕見地公開展示潛艇武器實力,無疑是一次強有力的展示,向世界證明其在潛艇技術和武器方面的進步。這段影片不僅展示了尾流自導魚雷的威力,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海軍實力的重新認識。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第六代戰鬥機初見曙光」 美媒:技術驗證機或已試飛

2024年06月26日 13:21 最後更新:13:31

美國空軍的F-22隱形戰機在二十年前開啓了第五代戰鬥機的時代,瞬間使得其他戰機一夜之間變成了過時的產物。時光流轉,誰將率先啟動第六代戰鬥機的時代呢?美國《防務新聞》在24日憂心忡忡地指出,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截圖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截圖

根據內地軍事專欄「空天力量」,報道指出,儘管中國在所有的國防事務上都以保密聞名,但有跡象表明在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領域,中國正在取得進展。最明確的證據可能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2019年1月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消息。在一次有關第六代戰鬥機的討論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王海峰表示,他們正在籌備研究一種「到2035年可以保衛海空的戰鬥機」。當時他還提到了一些元素,如有人-無人協同、人工智能的應用,改進的隱身和全向感應器等。

2022年,美國空戰司令部司令馬克・凱利表示,中國提出的這些努力方向「正在按計劃進行」。他指出,他們對於第六代戰鬥機技術的看法與美國非常相似,主要特徵是信號呈指數級減少,處理能力和傳輸能力呈指數級加速,而開放任務系統具有迭代能力,能以相應的速度進行重新編程。

中航工業發布的無尾戰鬥機概念圖

中航工業發布的無尾戰鬥機概念圖

長期關注中國軍事動態的美國觀察家里克・喬認為,中國在第六代戰機領域展開了創紀錄的努力計劃。自2019年以來,中國通過半官方渠道透露的相關進展信息持續增加。他提出的證據包括中航工業描繪通用下一代戰鬥機配置的藝術作品、學術論文以及軍方和行業官員的聲明。此外,2021年10月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出現了一種新型無尾戰鬥機的身影。

喬指出,第六代戰鬥機的設計非常複雜,通常包括空氣動力學設計和控制、射頻材料、飛行控制軟件、傳感技術、數據鏈接和作戰管理系統、武器以及協同戰鬥機或無人機的集成。他向《防務新聞》透露,中國第六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可能是縮比版本,他將這架神秘的戰鬥機稱為J-XD)已經進行了飛行測試。不過他也指出,「我完全相信J-XD的一些子系統(如發動機)最初會比美國同類產品性能差,儘管過去幾十年來中美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但在某些領域他們仍在追趕。」

X截圖

X截圖

美國空軍中國航天研究院院長布倫丹・馬爾瓦尼在回答「中國目前是否有能力研發這些先進戰鬥機」時表示,「今天?不。二十年後?絕對會。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了這一點。我們越來越不會低估中國體制下定決心後所能達到的程度。」
他認為,缺乏先進的噴氣發動機一直是中國航空領域的重大缺陷,但情況正在好轉。他說,「歸根結底,這只是科學。我告訴人們,柏林的物理學和北京的物理學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你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你就能製造出一台好的航空發動機,尤其是用於軍事方面。」

馬爾瓦尼表示,中國將未來戰機描述為無人駕駛,但他認為該設計更有可能是「可根據需求選擇是否載人」,這取決於人工智能系統以及其他必要技術的開發速度。他說,「你不必一定讓飛行員在飛機裏,你可以讓它自行飛行,或者它可以充當忠誠的僚機。」

報道還提到,就像美國第六代戰機的設想是與無人機協同作戰一樣,中國的無人機製造商同樣雄心勃勃。喬認為,在航展上亮相的中國無人戰鬥機「可能並不代表為解放軍實際開發的無人機,後者的性能幾乎肯定更為雄心勃勃。」他還表示,可以設想中國各種先進的作戰無人機「正在進行先進的開發/測試,甚至有限的開始服役」。作為佐證之一,他提到,中國率先推出了雙座型殲20隱形戰鬥機,後座操作員可以控制無人機,顯示中國正在努力推進無人機與有人戰機的協同作戰。

最後,美媒總結表示,如果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王海峰關於中國第六代戰鬥機將於2035年投入使用的預測成立,考慮到試飛和測試需要約5年的時間,因此原型機最早將在2028年左右準備就緒。喬認為這是可能的,而馬爾瓦尼的預測略微悲觀,但時間表也不過只往後推遲了幾年,「中國第六代戰鬥機可能會在21世紀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首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