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本第5大銀行買外債巨虧 緊急拋售630億美元美歐債券止損 美債有壓力

博客文章

日本第5大銀行買外債巨虧 緊急拋售630億美元美歐債券止損 美債有壓力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日本第5大銀行買外債巨虧 緊急拋售630億美元美歐債券止損 美債有壓力

2024年06月21日 09:33 最後更新:10:22

在美聯儲持續的高利率環境下,「矽谷銀行」式的危機在日本上演。日本中央農林金庫(The Norinchukin Bank)緊急拋售超過10萬億日元(630億美元)美國和歐洲主權債券,彌補巨額虧損。

有分析認為,該銀行的大規模拋售可能引發拋售,會對美債市場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日本作為美債「最大債主」,該行的動作會否引發一場美債拋售潮?

據「北京商報」報道,在美聯儲持續的高利率並且遲遲未見降息徵兆下,「矽谷銀行」危機重現,但這次是在日本。與矽谷銀行當時處境相似,歐美利率上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一些外國銀行過去高價購買的美國國債等外國債券價值縮水。

6月18日,日本第5大銀行農林中央金庫銀行突然宣佈,將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內出售規模超過10萬億日元(63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歐洲債券,以彌補巨額未實現損失。該銀行預計,隨著債券出售,截至2025年3月財年的淨虧損將急升至1.5萬億日元(94.5億美元)。

農林中央金庫銀行巨虧的主要原因是,歐美利率上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進而使得該銀行在過去高價購買的歐美債券價值大幅縮水。在此之前,農林中央金庫銀行為了規避日本負利率環境,將大量資金投向了美債,因為美債利率較高。

但隨後,因美聯儲加息,利率大幅飆升,債券息升價跌,導致銀行持有的長期債券大幅貶值,債券交易價格遠遠低於面值,使得銀行遭遇巨額賬面損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報告顯示,一季度美國銀行未實現損失為5165億美元,較上一季度上升。

農林中央金庫銀行截至今年3月底,債券未實現損失總額已高達2.2萬億日元。農林中央金庫銀行投資美債的這波損失或將遠超金融危機時期。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該銀行的虧損金額為5700億日元(35.9億美元)。

與日本普通大型銀行不同,農林中央金庫銀行的貸款業務規模遠小於競爭對手,也沒有投資銀行業務,主要依賴證券和債券投資組合賺取利潤,目前其資產管理規模高達8400億美元。該銀行承認,有必要大幅改變投資組合管理,以減少債券的未實現損失。

農林中央金庫銀行首席執行官Kazuto Oku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計劃出售10萬億日元或更多的低息外國債券,將減少國債利率風險,並將投資分散到承擔企業和個人信貸的資產上。

農林中央金庫銀行作為日本最大的銀行之一,突然爆雷,無疑給日本銀行業拉響了警報。

據日本央行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存款金融機構持有的外債規模達117萬億日元,其中單是農林中央金庫銀行已持有約佔20%的份額。農林中央金庫銀行除了投資債券外,還是全球主要的貸款抵押債券(CLO)玩家。

去年年底,市場曾預期美聯儲大概在今年3月開始降息,2024年全年降息5—6次。本來減息會令債券的價格回升,但到現在,市場的預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預計減息次數大減,變成估計9月降息,全年降息次數在1—2次之間。

由此,美國國債市場經歷了大起大落,對政策敏感的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在4月飆升至5厘以上,原因是對美國利率在更長時間維持高位的擔憂促使投資者拋售債券。此後,通脹與零售銷售等數據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支援,收益率回落至4.7厘左右。

農林中央金庫銀行和許多其他投資者一樣,曾一次又一次預期美債將迎來多年難遇的牛市,卻屢屢失望鎩羽而歸。上個月,該行宣佈了一項全面調整其投資組合的計劃,直至終於宣佈「割肉」止損。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美債收益率飆升對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已然顯現,對持有大量中長期債券的美國中小銀行、機構投資者的衝擊也可能演化成火燒連營的態勢,美債收益率的提高也將對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形成較大衝擊。

不過,近期的一系列美國宏觀經濟數據都有利於降息預期。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提到,5月美國CPI漲幅低於預期,與今年稍早相比是一個可喜轉變,當時頻頻高於預期的數據引發投資者對美國通脹重新升溫的廣泛擔憂。同時,儘管美國工資增長仍然穩定,但其他數據,如職位空缺、失業救濟申請和失業率,表明勞動力市場也正在降溫。

基於這些數據,儘管美聯儲上周的點陣圖暗示僅降息一次,債券投資者目前仍押注美聯儲年內會降息兩次,首次降息將在9月,並因此押注美債價格將會反彈。

目前,農林中央金庫銀行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8400億美元。因此,市場對農林中央金庫銀行拋售美債的動作高度關注,有分析認為,該銀行的大規模拋售可能會對美債市場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日本是美債「最大債主」。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截至3月份日本政府持有1.18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在外國投資者中所佔比例最大。楊海平指出,日本3月結束負利率後日元持續貶值,日本當局可能在今年4月末干預匯市,這就要拋售美債籌集資金。日本財務省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日本外匯儲備餘額為1.2315萬億美元,較4月底減少474億美元。其中,日本持有的外國債券等減少504億美元,至9280億美元。

事實上,近期已有跡象顯示日本正在減少其持有的美債。當地時間6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佈了2024年4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顯示,4月份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從3月份的創紀錄高位有所回落。

在前十大美債持倉最多的國家地區中,今年4月僅有4個增持美債,總持倉排名第六位且代表對沖基金興趣的開曼群島增持165億美元為增幅最多。其中,日本在4月減持了375億美元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降至了1.15萬億美元;減持排名第二位的是總持倉居於第五位的加拿大,減持美債247億美元。

美債的第三大持有國英國的持倉從紀錄高位減少179億美元至7102億美元,總持倉排名第七的比利時也減持了美債47億美元。而在前十大「債主」列表之外,總持倉排名第17位的沙特4月份所持美債減少5億美元至1354億美元。

總體而言,海外總計持有的美國國債在今年4月份減少663億美元至8.02萬億美元,減量為去年9月以來最大。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個例。美國資管公司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的利率策略師Ed Al-Hussainy表示:「這似乎只是這家銀行風險監管的失敗。我們仍看到美國投資級債券的買家非常激進,在2022年賣出美國國債後,日本買家又回來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比利時

往下看更多文章

谷歌前CEO公然鼓吹AI武器化 專家:恐搬石砸腳

2024年09月28日 12:57 最後更新:13:20

「人工智能時代的戰爭需要新的武器」,近日,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刊登谷歌前CEO施密特(Eric Schmidt)署名的文章。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長期為美國國防部服務的施密特,近年來在各種場合渲染「中國威脅論」,遊說美國國會和白宮加大在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投資。作為多家國防初創公司的投資人,施密特在文中呼籲美國加強對此類公司的鼓勵機制,他同時鼓吹開發和採用人工智能武器。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他在文章開頭寫道,在俄烏衝突、加沙戰爭以及大國競爭的背景下,世界正變得更加危險,隨著各國國防預算不斷上漲,國防工業正迎來發展機遇。

文章稱,這場國防熱潮恰逢人工智能革命,隨著國防預算的增加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到來,採購決策者應該青睞價格經濟、能夠承受消耗且更為豐富的武器系統。因此,初創企業和國防獨角獸企業將迎來更多機會。而他之所以投資初創企業,是因為美國需要新的能力,以便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競爭。

施密特認為,美國應該從俄烏衝突中學到很多教訓。首先,增加國防開支和更換運往烏克蘭的武器「很重要」,因為這不僅僅能「重新充實美國的武器庫存,而且可以重新裝備武器庫存和供應它們的國防工業。」

施密特稱,更多資金應被投入研發,「這將使我們有朝一日,即便不是取代,也能夠利用遠程自主無人機補充F-35戰鬥機及其周圍的設備,包括空中加油機和地面工作人員。」他呼籲加強對美國國防初創企業的激勵機制,「為美國武器裝備打造一個不同的未來。」

施密特。網上圖片

施密特。網上圖片

其次,施密特稱,美國需要在充斥著電子戰的環境中還能夠有效通信的系統。他表示,在GPS拒止和欺騙下,要瞄準100公里以外的敵軍是一大挑戰,因此需要「即使在傳統方法失敗時也能可靠運行的武器和系統」,包括量子導航(quantum navigation)和視覺里程計(visual odometry)等GPS替代方案。「我們需要隨時隨地準備好戰鬥所需的東西,」施密特稱。

第三,施密特舉例稱,像烏克蘭戰場那樣,用一枚價值400萬美元的愛國者導彈來攔截價值5萬美元的沙赫德(Shahed)無人機的做法是「不可持續」。他還提到了中國,稱在美國,有人擔心幾枚東風-21或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就能摧毀一艘美國航母、艦載設備以及6000名艦員,「(打擊)成本還不到這艘造價130億美元航母的1%」。

「為了對抗這些恐懼,我們需要更便宜、更多的替代方案,利用互聯和靈活的軟件。這就需要採購改革,將總成本和供應鏈彈性與性能和適應性等其他因素進行權衡。」文章寫道。

施密特稱,某些不利因素可能會阻止美國國防預算的上升,而現有國防開支中,人事成本的大幅增長也有可能擠佔現代化和新武器開發的機會。

盡管如此,他表示,美國有可能繼續增加國防開支。施密特提及,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威克(Roger Wicker)此前提出,要大幅增加美國國防開支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

此外,有一些跡象表明美國正在認真對待創新,根據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去年美國國防創新部(Defense Innovation Unit)的預算增加了5倍,達到近10億美元。「這只是一個開始。」施密特說。

文章還稱,美國的行動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反響,近年來,國防開支目標達到或超過GDP的2%的北約國家已從2020年的9個增長到今年的23個。新的倡議也在不斷湧現,例如北大西洋國防創新加速器項目(DIANA)和為西方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資金的北約創新基金(NIF)。

文章的最後,施密特又推銷起人工智能武器。他稱,美國「必須從戰略角度思考我們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方式」,「我們可能有很多艾布拉姆斯坦克,但並非每個問題都是釘子(指突破局限性思維)。這就是創新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不能浪費這個機會,僅僅購買我們在過去戰爭中使用過的武器。人工智能時代要求我們發明、改造和採用使用人工智能的武器。」

近年來,施密特多次在公開發言中強調人工智能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極力渲染「中國威脅論」,鼓吹中美「科技新冷戰」。他通過鼓吹「冷戰」大肆斂財的舉動,也引發美國科技界人士的警惕。

微軟前任首席技術官(CTO)梅爾沃德(Nathan Myhrvold)表示,他贊同白宮和國會在科技領域加大投資,「但問題是,當你通過好戰、恐懼和衝突的論調恐嚇大眾來獲得支持時,你就會遇到一個真正的問題——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