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六成市民滿意政府表現 虛心聆聽方能保持好勢頭

博客文章

六成市民滿意政府表現 虛心聆聽方能保持好勢頭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六成市民滿意政府表現 虛心聆聽方能保持好勢頭

2024年06月27日 11:46 最後更新:12:06

現屆特區政府上任將滿兩年,作為一個中期小結,普羅大眾的心聲最能反映對政府施政表現的評價。近日兩個由不同機構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不約而同顯示市民對行政長官李家超和現屆政府的滿意率均超過六成,足證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向及工作,受到廣大市民支持。當然,正如李家超自己亦經常強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特區政府的施政獲得肯定,固然值得支持和讚賞,但各級官員亦須清楚知道,這絕非志得意滿的時候。市民的認同既是鼓勵,亦是期許,時刻提醒政府要保持警惕,虛心聆聽民意,不能有負市民所託。

六成受訪者認同特首及政府表現

近日紫荊研究院和星島新聞集團分別公布有關政府施政的民調結果,當中紫荊以音頻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超過680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有62.5%受訪市民傾向滿意特區政府整體工作表現,而對於特首李家超工作表現,表示傾向滿意的有63.1%。至於星島的民調則是以網上問卷方式進行,接近11 900名市民參與,政府在有關的民調中表現更好,有66%的受訪市民對本屆政府上任至今工作表現感滿意,更有多達68%受訪者表示滿意特首李家超表現。

市民最關注垃圾收費及房屋問題

兩個民調的研究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結果雙雙顯示大部分市民滿意行政長官和現屆政府的表現。民調結果亦清晰反映,「聆聽民意」顯然是政府獲得市民支持的不二法門,以「暫緩垃圾收費」為例,有關決定在星島的民調中獲得接近20%受訪者的高比率認同,說明市民對政府「懸崖勒馬」一事「收貨」;不過,星島的民調同時顯示,「垃圾收費」正是市民最不滿意本屆政府的地方,約54%受訪者認為有關政策計劃不周。筆者認為,政府在將來制訂處理固體廢物的政策時尤其需要注意。

除了「熱門」的垃圾收費問題,房屋問題一直是市民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為了讓居於不適切住所的香港市民,可以過上較有尊嚴和正常的生活,現屆政府下的工夫和心力可真一點都不少,已經推出的政策包括承諾五年內興建3萬間簡約公屋;讓居於「劏房」等不適切住所的市民,可以選擇環境較佳的住房;在不適切住所較集中的地區,設立大量社區客廳,藉提供共享空間,讓相關住戶可以有更多活動及生活空間,改善他們的生活。當然,在眾多房屋政策中,加強打擊和回收濫用公屋,亦是不得不提、值得稱許的舉措。

新舉措打擊濫用公屋獲認同

濫用公屋情況,存在已久,現屆政府採取多項新措施,加大打擊濫用的力度,既是民心向所,亦是現屆政府不怕面對「老、大、難」問題的表現。除了加強抽查和申報制度外,現屆政府亦作出多項安排,藉以嚴厲打擊濫用公屋,確保公屋資源不被濫用,例如與土地註冊處建立資料比較及核對機制;加設獎勵制度,鼓勵物業管理公司及護衛公司舉報濫用公屋個案等。凡此種種創新做法,令房屋署成功回收大量被濫用的公屋單位,實現公平正義,市民看在眼裡,對政府的優良表現自然記在心上。

政府施政獲市民認同,固然值得官員,甚至是全社會高興。然而,除了看到做得好的地方,更重要是看到市民覺得仍有不足的地方,不斷檢討和改善。作為市民,對政府做得好的地方應不吝鼓勵,對那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當然亦有責任指出,讓政府可以改善。筆者期望政府保持這一份「虛心」,只有如此,施政和表現才可不斷進步,推出的政策才能獲得民心。

時事評論員董光羽




董光羽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簡約公屋

往下看更多文章

面對面溝通直接消除誤解 陳茂波訪法、美說好香港故事

2024年05月28日 22:14 最後更新:05月30日 18:22

要讓其他人真正認識自己,澄清任何誤解,沒有什麼方法比面對面溝通交流,當面把問題說清楚更好。正因如此,特區政府官員們自「復常」後不時到訪世界不同經濟體,親身跟當地主事官員和不同界別人士推廣和說明香港的現況,為香港「拼經濟、謀發展」。近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展開法國和美國訪問行程,介紹香港最新情況和商機,讓當地不同界別的人士可以直接了解香港的新發展,並藉此釋除海外朋友對香港的誤解。事實證明,特區代表團外訪的效果相當正面,對聚焦於發展經濟、吸納四方人才、爭取外資的香港而言,絕對是不可或缺。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展開法國和美國訪問行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展開法國和美國訪問行程。

香港「一國兩制」優勢無可代替

陳茂波今次率團到訪法、美兩國,行程相當豐富。在法國的行程中,代表團先後多次向當地金融機構和商界領袖介紹香港的經濟和金融現狀、資產市場表現,以及特區政府「拼經濟、謀發展」的措施。對商界人士而言,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兼收兩者之利,今香港具備打入中國市場、面向全球的優勢,這個獨特優勢,放諸全球依然是無可取代。陳茂波在跟法國不同界別人士會面時亦強調香港的法治優勢,營商環境自由開放、友善高效,資金、貨物、人才和資訊自由流通,與國際最佳標準接軌等種種優勢和條件,令香港成為法國商界的理想投資地點。

在香港投資和營商的優勢,「官員常常講、媒體常常報、市民常常聽」,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對很多外國商界人士,尤其那些未曾涉足香港業務的投資者而言,他們對香港的認識很多時來自外國媒體報道;在此情況下,他們對香港的了解當然不會全面,甚至是有失偏頗。這亦是為何陳茂波等特區政府財金官員必須「走出去」,向外國不同界別人士講解香港的實際情況。

財金官員「走出去」,向外國不同界別人士講解香港的實際情況。

財金官員「走出去」,向外國不同界別人士講解香港的實際情況。

香港、法國經貿關係緊密

事實上,香港和法國之間的經貿關係和文化交流,一向都十分緊密。截至2021年底,法國是香港在歐盟經濟體中最大的投資者,當中直接投資額便達到123億美元(即接近960億港元)。而2023年,香港與法國的貿易總額亦超過810億港元。早前在香港舉行的「香港國際創科展」上,法國外交部智能及可持續城市部特別顧問吳爾伏(Gerard Wolf)便直言,法國企業若要到亞洲發展,「不能不到香港」。吳爾伏又盛讚「創新」是香港的基因,對香港政府亦有信心。

香港,一向都是商界重視的寶地,投資和營商的優勢一直都在。只是在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下,近年多了很多針對香港不實的言論和批評,在外國媒體的渲染和片面報道下,令到部分外地投資者對香港有所誤解。陳茂波今次率團外訪,向法國和歐洲不同經濟體逾400名工商界領袖重點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為歐洲商界帶來的商機,特別是香港作為外資進入大灣區市場的最佳跳板和平台的優勢。

結束法國訪問後,陳茂波為首的特區代表團已隨即轉到美國繼續行程。相較法國,美國商界人士對香港的疑問,相信亦會更多,特區代表團要發揮的功用就更重要。香港「一國兩制」和背靠祖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優勢,絕對不是任何人寫幾篇報道、發表一些不盡不實指控就可以輕易「唱衰」或「唱倒」。期待香港代表團繼續「擺事實、講道理」,將香港的優勢盡情展示,讓事實和數據說好香港經濟故事。

時事評論員董光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