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賓夕凡尼亞州競選集會上遭受槍擊 ,剛開始的時候,懷疑他右耳中槍。後來發現應該是槍手的子彈擊中特朗普面前的提詞器,提詞器的碎片飛出,割傷了特朗普的右耳。
提詞器的碎片飛出,割傷了特朗普的右耳。
特朗普受槍擊 會得到更多選民支持嗎?
這似乎是肯定的,每一次槍響,只要候選人沒死就多數會勝選!歷史上都是如此,很少有候選人挨槍子後還敗選的,當然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台灣的陳水扁了。他就因為中槍,在2004年的選舉以些微票數擊敗對手連戰。
民主選舉的核心是允許參選雙方公平競爭,而不是消滅對方只剩下自己。所以,一旦出現一個候選人遭遇刺殺,將選舉升級成爲對手的肉體消滅,那麼民主就完全不正當了。所以,中間選民,必然有所行動,出來支持受害的一方。
此前雖然支持特朗普、但不公開表態的埃隆·馬斯克在特朗普遇刺後,也公開表態支持特朗普,甚至連發三帖支持。
在第一則帖文中,馬斯克表示自己將毫無保留地爲特朗普的競選背書站臺,並希望特朗普能早日康復。
第二帖,就發出了特朗普受傷後高舉拳頭,高呼戰鬥的圖片,該圖片將成爲經典場面!
特朗普受傷後高舉拳頭,高呼戰鬥的經典圖片。
馬斯克發帖,將特朗普比肩羅斯福。
第三帖,將特朗普比肩羅斯福,稱歷史上另一個如此強硬的總統,就是羅斯福。
除了馬斯克應該還有很多名人出來表態,站在支持特朗普的立場上,而所有人都會譴責兇手。
那些不支持特朗普的人,也同樣必須指責兇手,不能抹黑。
一些別有用心,稱特朗普是自導自演的人,基本上會在網上被批判得體無完膚。
所以,特朗普遇刺,將讓特朗普的聲望推到最高點,甚至刺激一些本來不想投票,不想支持老年政治的人被特朗普的強悍所感染,也出來投票支持特朗普!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自2021年10月卸任後,默克爾幾乎息交絕游,潛心撰寫回憶錄。這本回憶錄將於近日出版,其中講述她與特朗普打交道的困難和技巧,以及對這位地產大亨出身的美國總統的印象。
資料圖片
綜合路透社、美國「政客新聞網」11月21日報道,在德國《時代周報》提前發佈的節選中,默克爾回憶她曾向教皇方濟各請教如何與特朗普打交道,以說服後者不要退出《巴黎協定》。方濟各的建議是「彎而不折」。
「他(特朗普)從房地產開發商的角度看待一切,就像他進入政界之前一樣。」默克爾在回憶錄中寫道,「每塊地只能賣一次,如果他沒有得到,別人就會得到。這就是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對他來說,所有國家都在相互競爭,一方的成功意味著另一方的失敗;他不信通過合作可以促進所有國家的繁榮。」默克爾寫道。
默克爾回憶,特朗普威脅退出《巴黎協定》之際,她曾向教皇方濟各請教如何與「有著根本不同觀點」的人打交道,方濟各立刻明白默克爾指的就是特朗普,也清楚後者想要退出《巴黎協定》。
「彎曲(bend)、彎曲、彎曲,但要確保它不會折斷(break)。」方濟各對默克爾說。
「我喜歡這個比喻,我又對他重復了一遍。」默克爾表示,「本著這種精神,我會努力在漢堡解決我與《巴黎協定》和特朗普之間的問題。」
2021年10月,教皇方濟各與即將卸任德國總理的默克爾會面。梵蒂岡媒體
不過,默克爾並未能阻擋特朗普「退群」的腳步。2017年6月1日,就任美國總統不到半年的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2020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該協定。兩個多月後,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又宣佈重返《巴黎協定》。隨著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各方又開始擔憂美國會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政客新聞網」提及,目前為止,正為特朗普第二任期做準備的歐洲政界人士一直在避免說出惹惱特朗普的話,但已於2021年卸任德國總理的默克爾沒必要玩這種拍馬屁的遊戲。
在回憶錄中,默克爾關於特朗普的多數描寫都和2017年3月兩人在白宮的首次會晤有關。
「我們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進行交談。特朗普在情感層面,我在事實層面。」默克爾寫道,「當他注意到我的論點時,通常只是為了從中製造新的指控。」
默克爾還稱,當自己飛回國時,「我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她意識到在一個彼此相連的世界里,她與特朗普卻無法合作。
後來發生的事印證了默克爾的感覺。報道提及,在默克爾和特朗普首次會晤後不久,即2017年5月,特朗普前往意大利出席七國集團(G7)峰會時對歐洲嗤之以鼻。那年5月28日,默克爾在特朗普執政和英國脫歐的背景下,發出了歐洲人「必須真正掌握自身命運」的呼籲。
由於回憶錄寫於特朗普勝選之前,默克爾在書中還表示「衷心希望」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能夠擊敗對手。這一願望已然落空。
默克爾還透露,特朗普似乎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很著迷。
她說,在2017年3月的白宮會談中,特朗普很想聽聽她對普京的看法。
「特朗普問了我很多問題,包括我的東德背景以及我與普京的关系。」她写道,「他显然对俄罗斯总统非常着迷。」
在回憶錄中,默克爾還回顧了她和普京的多次接觸,稱普京給她的印象是「一位渴望被認真對待的人」。
「在我看來,他是一個不想被輕視的人,隨時準備發洩憤怒。」默克爾寫道,「你也許會覺得他幼稚、卑鄙,但俄羅斯從未從地圖上消失。」
默克爾提及,普京在談到烏克蘭問題時表示:「你不會永遠是總理,然後他們就會加入北約。我想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默克爾補充說,一些中東歐國家的領導人一直抱有一廂情願的想法:「他們似乎希望這個國家(俄羅斯)消失,不復存在。我無法責備他們……但擁有大量核武器的俄羅斯確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