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城規會通過新田科技城大綱草圖 查毅超:有助培育創科人才 甯漢豪:考慮用「地花」概念發展

政事

城規會通過新田科技城大綱草圖 查毅超:有助培育創科人才 甯漢豪:考慮用「地花」概念發展
政事

政事

城規會通過新田科技城大綱草圖 查毅超:有助培育創科人才 甯漢豪:考慮用「地花」概念發展

2024年07月20日 10:18 最後更新:13:08

對於城規會通過新田科技城相關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欣喜,指新田科技城是整個北都發展的「旗艦區域」,有很多產業用地、尤其創科用地。

新田科技城預想圖。(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預想圖。(資料圖片)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表示,對新田科技城法定圖則獲通過感到鼓舞。指整個計劃的落實,可以為創科各階段的進程提供更廣闊空間去發揮所長,包括科研、原型製作、先導測試、量產等,同時全速推進各創科領域的發展,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業、新能源科技等。他深信,此舉定能加強各方連繫及資源配套,有助推動香港整體創科及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此次大規模的發展計劃,定能培育更多本地創科人才,吸引內地和海外優秀科研人才,為年輕人爭取更廣闊的發展機會。 

新田科技城預想圖。(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預想圖。(資料圖片)

甯漢豪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政府過去5年,在北部都會區收地涉及120多公頃,單是今個財政年度要收地約400公頃,形容規模與挑戰大。她預期,2026年可完成平整首批土地,並會研究引入「地花」概念,平整土地同時批地,有助加快發展。

她表示,希望今年年底可向立法會就首批土地申請撥款,展開土地平整工作。至於受北都發展影響的魚塘佔90多公頃,當中一半近乎荒廢,重申會建設300多公頃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由政府負責,若涉及私人土地,會收地做保育。

新田科技城。網上圖片

新田科技城。網上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計劃26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教賌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圖片

教賌局局長蔡若蓮。政府新聞處圖片

蔡若蓮說,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內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牛潭尾新發展區及新界北新市鎮一共預留約90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關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發展進度領先其他兩個選址,港鐵洪水橋站亦預計於2030年落成,政府會否優先發展該區教育用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巴士的報記者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巴士的報記者攝

蔡若蓮回覆質詢時說,政府已在洪水橋預留了約5公頃土地,供自資專上院校發展新校園,相關平整工程預計於明年內完成,預計可比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的有關用地較早推出。局方現正與相關政策局或部門商討預留土地的具體位置、面積、用途及密度等規劃事宜,並會配合規劃事宜的進度,適時邀請合資格的自資專上院校就提交發展意向書。

教育城概括圖。

教育城概括圖。

她提到,如有院校的發展計劃需要比5公頃更大的用地,並符合相關的考慮因素,包括可行性、成本效益、如何善用現有的校園設施和公共資源等,教育局會與相關部門檢視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有關土地用途規劃是否有修訂空間,以配合院校的發展計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