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百年前的這位巴黎奧運會冠軍 將一生獻給中國

博客文章

百年前的這位巴黎奧運會冠軍 將一生獻給中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百年前的這位巴黎奧運會冠軍 將一生獻給中國

2024年07月26日 07:00

2024巴黎奧運將於香港時間星期六凌晨1:30開幕,這也是繼1924年以來,奧運會一百年後重返「浪漫之都」。

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有很多開創性的做法,如首次引入「更快、更高、更强」的奧林匹克格言,首次引入奧運村的概念。同時,這届奧運會也涌現了多位傳奇巨星,當中就包括芬蘭田徑運動員努爾米 (Paavo Johannes Nurmi),當時他史無前例地在單届奧運會奪得五枚金牌。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届奧運會最大的明星,或許是英國奧運冠軍,「傳奇飛人」埃里克•利迪爾(Eric Liddell),中文名李愛銳。不僅因為他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冠軍、他的奧運故事改編的電影《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獲得奧斯卡四項大獎,更因為他生於中國、逝于中國,把一生獻給了中國。

李愛銳。

李愛銳。

如今,在天津市體育博物館裏,有專門的章節介紹李愛銳的生平和傳奇。

1902年,李愛銳出生於中國天津,其父母均為蘇格蘭人。5歲的時候,李愛銳回到蘇格蘭接受教育,他自小便展現出良好的體育天賦,在學校的跑步比賽中總是名列前茅。他還先後成為學校橄欖球隊隊長、板球隊隊長。1920年,李愛銳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他的體育天賦更加凸顯,多次在蘇格蘭甚至全英國的田徑比賽中獲得短跑冠軍。

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李愛銳是100米跑金牌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然而提前公布的奧運賽程顯示,男子100米和4X100米接力的比賽日期與他的宗教信仰活動相衝突,因此他决定放弃這兩項比賽,轉而參加男子200米和400米。這一决定當時招致不少非議,畢竟他並不擅長這兩項比賽,而且留給他的備戰時間只有幾個月。

但李愛銳最終成功了,他不僅獲得了男子200米銅牌,更是以47秒06的成績打破了男子400米的世界紀錄。

鮮花、掌聲、榮譽隨之而來。然而李愛銳又做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决定。

在拿到愛丁堡大學的理學學位後,他在23歲這一運動生涯的巔峰時刻,回到出生地天津並定居在這裏。

直到今天,很多人對李愛銳的這一選擇依然百思不得其解。

天津市體育博物館館員趙彥分析認為,李愛銳回到天津,一方面是家庭原因,他的父母一直在天津,他希望家人團聚;另一個原因則是他的價值選擇,他覺得自己的未來和人生,只有在中國才會更有價值。正如李愛銳曾說過的一段話: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雖然好像都站在同一條跑道上,但每個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義也有所不同。

回到天津的李愛銳在一所中學當起了理科和體育教師。他教授化學、數學,更培養體育人才,傳播奧運火種。在他的努力下,學校組建了足球隊、籃球隊、棒球隊、乒乓球隊、網球隊、排球隊等,成為當時天津體育運動最普及、水平最高的中學。

在天津,李愛銳還被譽為「民園之父」。作為當時天津最知名的體育場,民園體育場在1925年翻修改造時,李愛銳參照英國斯坦福橋球場的設計圖紙,對其跑道結構、燈光設備、看台層次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最終使得改造後的民園體育場成為當時亞洲最好的體育場之一。

1929年,民園體育場舉行了一場頗受關注的「萬國田徑賽」,李愛銳在男子500米决賽中擊敗了德國田徑名將奧托•費爾薩,奪得了平生的最後一塊金牌。

1934年3月27日,李愛銳和夫人弗洛倫絲•馬肯茲在天津英租界戈登道合眾會堂的結婚照。

1934年3月27日,李愛銳和夫人弗洛倫絲•馬肯茲在天津英租界戈登道合眾會堂的結婚照。

1934年,32歲的李愛銳在天津與加拿大姑娘弗洛倫絲•馬肯茲結為伉儷,之後生下兩個女兒。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破壞了世界上無數美好的家庭。親歷了戰爭的無情和殘酷,李愛銳在1941年將懷孕的妻子和孩子們送回加拿大,自己則繼續留在天津,參與救治傷兵和接濟難民。1943年,李愛銳被日軍拘捕,囚禁在濰縣(今濰坊)集中營。

在集中營裏,李愛銳為年輕人教授科學、組織體育活動,以樂觀的心態感染難友。然而長期的囚禁生活和營養不良,還是讓他的健康大為受損。1945年初,李愛銳因腦瘤不治,走完了他43載短暫的人生旅程。

1988年,李愛銳墓地紀念碑在濰坊揭幕,紀念碑由産自他的家鄉蘇格蘭的馬爾島花崗石製成,鐫刻有中英文碑文,正面是:「他們應可振翅高飛,為展翼的雄鷹;他們應可競跑向前,永遠不言疲勞。」

李愛銳墓地紀念碑。

李愛銳墓地紀念碑。

李愛銳的故事和傳奇一直被世人傳頌,世界各地的人慕名來到天津,追尋李愛銳的足迹。

李愛銳在天津的故居。

李愛銳在天津的故居。

今年,在他巴黎奧運會奪金100周年之際,多地舉辦了李愛銳紀念展。

蘇格蘭政府駐華代表柯春娜說,李愛銳是蘇格蘭人民的英雄和偶像,也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他之所以被銘記,除了他是奧運冠軍、有傑出的體育成就之外,還在於他的激情、正直、同理心,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社會的愛。

天津市體育博物館館長劉建斌認為,李愛銳無論身份和環境怎麽變化,他的內心一以貫之——堅持和實踐著他樸素的信仰,追求生命的意義。這種精神和力量穿越時空,給人啓迪。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乙遊,即乙女(源自日語,意為少女)遊戲,作為年輕女性在虛擬世界中的「自留地」,它一方面體現了社會觀念的變遷,另一方面為遊戲產業收獲了可觀的流水。開發、推廣乙遊的過程,見證了現代社會女性消費力量的崛起。

內地《半月談》注意到,2024年末,「中國iOS應用商店遊戲暢銷榜」出爐,冠軍是一款名為《戀與深空》的乙遊。另外,疊紙、網易、靈犀互娛等,都推出了乙遊產品,如《世界之外》《如鳶》等,均收獲了不錯的流水。乙遊玩家展現出驚人的消費能力:根據2024年天貓「雙11」銷售數據,疊紙心意旗艦店在潮流玩具店鋪銷售榜中表現突出,位列第二。

《戀與深空》

《戀與深空》

乙女遊戲就是以女性玩家為主要受眾、圍繞著一個女主人公和多個男性角色展開劇情的互動遊戲。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遊戲市場開始出現以女性為受眾的戀愛模擬遊戲,它們以女性視角展開,發展情感關係。日本光榮株式會社1994年發布的遊戲《安琪莉可》廣受好評,對乙遊的全球推廣起了重要作用,被認為是乙遊的開山之作。

2017年,隨著國產乙女遊戲《戀與製作人》上市,這片「粉色疆域」正裂變為現象級文化風口。遊戲廠商在技術、玩法與題材上不斷創新,希望借此抓住女性玩家的心。《戀與製作人》《時空中的繪旅人》等遊戲,憑借精美的製作和觸動人心的劇情,吸引了大量玩家;《世界之外》採取穿越模式讓玩家體驗多樣的情感旅程;《光與夜之戀》除了傳統的劇情推進外,還融合了卡牌收集系統和彈幕消除的戰鬥玩法。

乙女圈內部文化和規則不斷發展變化,形成了獨特的社群,並圍繞遊戲培育出一個包含廠商、玩家、coser(角色扮演者)等在內的龐大生態圈。過去幾年,乙遊一直被視為遊戲行業的「小眾」賽道。2024年以來,乙遊成為一種新主流,玩家群體龐大、黏性高,還熱衷於購買IP聯名服飾、cosplay(角色扮演)、立牌及公仔等周邊產品。

乙遊截圖

乙遊截圖

乙遊反映了現代女性對情感生活的嚮往。可以說,乙遊不僅是消遣娛樂,還是一種文化現象。

從體驗出發,乙遊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女性心理需求,融合了浪漫、夢幻與感性元素,為玩家提供了自由、安全、浪漫的情感體驗空間。玩家可以深入體驗愛情、友情、家庭等豐富的場景,從遊戲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感受到被關注、被包容、被接納。

乙遊的流行,反映出年輕人對傳統戀愛模式的顛覆。在虛擬空間中,玩家可以根據喜好,選擇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角色,並與之發展出各種浪漫關係。玩家不再是被動的觀眾,而是故事的主角,體驗雙向互動的情節。這種高度沉浸式的體驗,是乙遊吸引玩家的重要原因。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乙遊提供的這種體驗雖然虛擬,卻可以成為玩家的一種情感寄托,成為其表達自我、尋求認同的平台。在遊戲中,玩家正視自己的慾望,學會如何構建平等、健康的關係,逐漸成為一些人的戀愛「代餐」。

不局限於甜蜜的戀愛故事,一些乙遊還融入了冒險、成長元素,更注重平等互動——玩家可與男主並肩作戰,共同面對困難。這種設定,賦予玩家更多自主性,展現了更複雜的情感層次,以及女性角色的成長空間。有的挑戰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為玩家的個性成長提供了鍛煉機會,為生活積累經驗值。

調查研究證實,乙遊能對女性的戀愛觀產生一定影響。遊戲提供了一種安全的情感實踐空間,玩家通過面對種種情感難題、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助力玩家的人格成長。

乙遊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還面臨著爭議和挑戰。如何在關照青年情緒消費需求的同時,讓乙遊健康有序發展,還需要更多智慧和力量的加持。

作為一種消費行為,遊戲玩家在解鎖任務的同時,也在購買自己的身份認同。在乙遊中,通過消費行為,玩家可以構建與男主角的關係——消費的額度越高,與對方的互動感就越密切,產生的身份代入感也就越強。面對遊戲世界的消費陷阱,玩家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應避免過度「氪金」,保持理性消費、健康娛樂的理念。

部分年輕人缺乏現實中的情感支持,玩乙遊成了一種逃避現實、緩解孤獨感的方法。盡管數字世界可以編織一段浪漫的關係,提供多樣的情感體驗和情緒價值,扮演情感宣洩的出口,但長期沉溺在虛擬親密關係中,玩家或因此而逃避現實。

心理學家提醒,在乙遊中,因算法而「被選擇、被拼接、被想像」,容易過度沉迷不能自拔,對現實中的戀愛感到失望,並由此疏遠、拒絕,甚至脫離真實的社交關係。在享受遊戲帶來樂趣的同時,要保持理性和自我認知,釐清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虛擬世界再美好,也不能取代現實生活,更不能讓遊戲成為逃避現實的工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